在龙坪山和杨状元一起创作历史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19:25 1

摘要:注释:最初,舜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大禹又重新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雍州、豫州、梁州、荆州、扬州这九州。根据土地的情况制定贡赋,各种土地的等级都评定正确,制定出适合中央地区的赋税标准,这些详细记载在《禹贡》一书中。舜把君位禅让给禹,舜去世后,禹为了避让

以下是对这段内容的详细注释和白话翻译:

“任九州岛,作贡赋,禅代为君。”

- 注释:最初,舜把天下划分为十二个州,大禹又重新划分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雍州、豫州、梁州、荆州、扬州这九州。根据土地的情况制定贡赋,各种土地的等级都评定正确,制定出适合中央地区的赋税标准,这些详细记载在《禹贡》一书中。舜把君位禅让给禹,舜去世后,禹为了避让舜的儿子商均,前往阳城,天下的人都归附禹,于是禹登上了君位。

- 白话翻译:大禹掌管天下的九州,根据各地土地的不同情况制定贡赋。之前舜把君主之位禅让给了禹。一开始舜划分天下为十二个州,大禹又重新确定为冀、兖、青、徐、雍、豫、梁、荆、扬这九个州。按照土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贡赋,各种土地都评定了正确的等级,形成了适合中央地区的赋税制度,这些在《禹贡》这本书里有详细记载。舜把君位禅让给禹后去世,禹为了避让舜的儿子商均去了阳城,但天下人都认可禹,禹于是就即位当君主了。

“绝旨酒,拜昌言,下车泣罪。”

- 注释:仪狄酿造了酒,禹喝了觉得味道甘美,说以后一定会有因为酒而使国家灭亡的情况,于是疏远了仪狄,不再饮用美酒。如果有人说出正确且有价值的言论,禹就会向他行拜礼。“下车泣罪”的注释在前面一段关于“泣罪”句子的下面。

- 白话翻译:大禹拒绝了美酒,对于那些正确且有价值的言论,他会向发表言论的人行拜礼表示尊重。大禹还曾从车上下来,为犯罪的人哭泣(表示同情和反思)。以前仪狄酿造了酒,大禹喝了觉得很好喝,但他担心以后会有人因酒而亡国,就疏远了仪狄,不再喝美酒。如果有人说出很好的建议,大禹就会向他行礼。至于“下车泣罪”的具体解释在前面提到“泣罪”的地方有说明。

“叙九畴,铸九鼎,镇国安民。”

- 注释:舜命令禹整理《洪范》中的九种治国的大法,整理这些大法的言论详细记载在《洪范》篇中。“九畴”的注释在前面一段关于“锡洛”句子的下面。“九鼎”的注释在前面一段关于“九鼎”句子的下面。

- 白话翻译:舜让大禹整理《洪范》中的九种治国的根本大法,大禹还铸造了九鼎。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让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安稳。舜曾命令大禹整理那九种治国的重要法则,这些内容在《洪范》篇里有详细记载,关于“九畴”的解释在前面提到“锡洛”的地方有说明;而“九鼎”的解释也在前面提到“九鼎”的地方有说明。

“天与子,启承家,兵征有扈。”

- 注释:禹在会稽去世,当初禹把益推荐给上天(表示想让益继承君位),但禹的儿子启很贤能,能够恭敬地继承禹的治国之道,天下的人不归附益而归附启,说:“这是我们君主禹的儿子啊。”启于是即位,在钓台宴请诸侯。有扈氏不服从启的统治,启写下《甘誓》,召集六卿去征讨有扈氏。双方在甘这个地方大战,启没有取胜;六卿请求再战,启说:“不可以,我们的土地并不少,百姓也并不少。如今没有取胜,是因为我的德行浅薄,教化不好。”于是班师回朝,不弹奏琴瑟,不敲击钟鼓,不使用华丽的席子,不追求美味的食物,亲近亲人,尊重长辈,尊崇贤能的人,任用有才能的人,这样隐藏自己的声威过了一年,有扈氏就归服了。启于是消灭了有扈氏。孟子说:“上天把君位给儿子,就给儿子。”钓台,在现在的河南开封府禹州嵎水的东边。扈国,就是现在的西安府鄠县。

- 白话翻译:禹去世后,上天似乎更倾向让禹的儿子启继承家业,启就当上了君主。有扈氏不服气,启就带兵去征讨有扈氏。禹在会稽去世,原本禹推荐益来继承君位,但启很贤能,大家都觉得启是禹的儿子更应该即位,启就当了君主还在钓台宴请诸侯。有扈氏不服从,启就写了《甘誓》召集六卿去打仗,一开始在甘地没打赢,六卿想再打,启觉得是自己德行不够没教化好百姓,就退兵回去。回去后他不享受娱乐,不讲究吃喝,亲近亲人和长辈,重用贤能之人,过了一年,有扈氏就服了,启就把有扈氏消灭了。孟子说上天要把君位给儿子那就给儿子。钓台在现在河南开封府禹州嵎水东边,扈国在现在西安府鄠县。

“太康氏,畋洛水,五子歌闻。”

- 注释:启去世后,儿子太康即位,他的五个弟弟分别在卫地居住。太康任用有穷国的后羿为相,太康贪图安逸、丧失德行,游乐打猎没有节制。在洛水的南岸打猎,后羿在黄河边阻挡他,太康不能回到都城。他的五个弟弟侍奉着他们的母亲在洛水入黄河口的地方等待他,他们追述大禹的告诫,写下了《五子之歌》。第一章说的是太康失去民心,第二章说的是太康的打猎游乐行为,第三章哀叹京城不能保住,第四章痛心旧有的典章制度沦丧、宗庙社稷无人祭祀,第五章以悲哀痛惜之情结束。有穷,是侯国的名字。洛汭,在河南府巩县,是洛水流入黄河的地方。

- 白话翻译:启死后他儿子太康即位,太康在洛水一带打猎玩乐没有节制。他的五个弟弟还为这事写了《五子之歌》。太康即位后,他的五个弟弟在卫地,他让有穷国的后羿当相。太康贪图享乐没德行,在洛水南岸打猎,后羿在黄河边拦住他不让他回城。他的五个弟弟就带着母亲在洛水入黄河口等他,还追述大禹的告诫写了《五子之歌》。第一章说太康失去民心,第二章说他打猎的事,第三章说京城保不住,第四章说典章制度没了、宗庙社稷没人管,第五章以悲哀结束。有穷是个侯国,洛汭在河南府巩县洛水入黄河的地方。

“仲康氏,讨羲和,阴锄羿翼。”

- 注释:太康空占着君位却失去了国家,在阳夏去世,太康的弟弟仲康继承君位。仲康认为羲和与后羿结党作恶,命令胤侯掌管六军去征讨羲和,铲除后羿的羽翼。所以在仲康在位期间,后羿不敢肆意妄为。这些话详细记载在《尚书·胤征》中。阳夏,就是现在的开封府太康县。

- 白话翻译:太康死后,他弟弟仲康即位,仲康讨伐了和后羿勾结的羲和,暗中削弱后羿的势力。太康没守住国家死在阳夏,仲康即位后觉得羲和与后羿结党干坏事,就派胤侯带六军去打羲和,削弱后羿的势力,所以仲康在位时后羿不敢太放肆,这些在《尚书·胤征》里有详细记载。阳夏就是现在开封府太康县。

“帝相氏,被寒浞,弒逆亡身。”

- 注释:仲康传位给儿子相,相迁都到商丘,依靠同姓诸侯斟灌氏和斟鄩氏。后羿自己迁都到穷石,任用寒浞,寒浞让后羿沉迷于打猎,逢蒙杀死后羿并把他煮了吃,寒浞自己自立为君。寒浞和后羿的妻子生了浇和豷。后来寒浞派浇消灭了斟灌氏和斟鄩氏,杀死了相。商丘,是县名,属于归德府。斟灌的故城,在青州府寿光县;斟鄩的旧址,在莱州府潍县。寒,是国名,寒浞被封在这里,有寒亭的古迹。鄩,读音是寻。浞读音是足。浇读音是枭,《论语》中写作奡。豷,读音是系。

- 白话翻译:仲康的儿子相当君主的时候,被寒浞篡位杀害。相即位后迁到商丘,依靠斟灌氏和斟鄩氏。后羿迁到穷石,用了寒浞,寒浞让后羿沉迷打猎,逢蒙杀了后羿后寒浞自己当君主。寒浞和后羿妻子生了浇和豷,后来寒浞派浇灭了斟灌氏和斟鄩氏还杀了相。商丘在归德府,斟灌故城在青州府寿光县,斟鄩旧址在莱州府潍县,寒是个国名,寒浞封在那有寒亭古迹,鄩读寻,浞读足,浇读枭(《论语》写奡),豷读系。

“少康氏,灭浇豷,銮舆反正。”

- 注释:当初,相被杀害时,后缗正怀有身孕,从墙洞逃了出来,回到有仍国,生下少康。少康四十一岁的时候,夏朝的旧臣靡从有鬲氏那里收集斟灌氏和斟鄩氏的残余力量,讨伐寒浞并杀死了他,拥立少康。不久少康派臣子女艾在过国消灭了浇,派太子季杼在戈国消灭了豷,于是少康回到旧都,夏朝的统治得以复兴。有仍,是国名。缗,是后缗的名字,是有仍国国君的女儿。靡,是夏朝的旧臣名。鬲、过、戈,都是国名。鬲,读音是格。杼读音是苎。

- 白话翻译:相被杀后,他妻子后缗逃出来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消灭了寒浞的儿子浇和豷,让夏朝的统治又回到正轨。相被杀时后缗怀孕从墙洞逃出回有仍国生了少康,少康四十一岁时,旧臣靡从有鬲氏那召集力量灭了寒浞,少康又派女艾灭了浇,派太子季杼灭了豷,然后回到旧都,夏朝复兴。有仍是国名,缗是后缗,有仍国君女儿,靡是旧臣名,鬲、过、戈是国名,鬲读格,杼读苎。

“一成田,一旅众,靡致中兴。”

- 注释:当初,少康在有仍国,担任有仍国的牧正。浇派他的臣子椒去搜寻少康,少康逃奔到有虞国,担任有虞国的庖正。有虞国的君主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并把纶邑封给少康,少康有方圆十里的土地,有五百人的民众,他能传播自己的德行并谋划复国的策略,以此来收集夏朝的民众。安抚那些旧有的官职人员,谋划着复兴夏朝。最终依靠旧臣靡讨伐寒浞并使其伏法,少康登上王位,恢复了大禹时的旧绩,夏朝的统治得以复兴,诸侯都来朝拜。胡氏说:少康和靡在鬲地经营了四十年,然后才能够消灭元凶,祭祀夏朝的祖先并配享天帝,恢复了旧有的基业,这真可以说是中兴了。所以唐虞世南评论历代中兴的君主,把少康列为首位。方圆十里为一成,五百人为一旅。虞,是商均受封的国家。思,是有虞国君主的名字。姚,是有虞国的姓,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纶邑,就是现在的平阳府荥河县。

- 白话翻译:少康一开始只有很少的土地和民众,在旧臣靡的帮助下实现了夏朝的中兴。少康在有仍国当牧正,浇派人找他,他逃到有虞国当庖正,有虞国君主思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还封了纶邑给他,他只有方圆十里土地和五百民众,但他传播德行谋划复国,收集夏朝民众,安抚旧官员,最后靠靡灭了寒浞恢复王位,夏朝复兴诸侯都来朝拜。胡氏说少康和靡经营四十年才消灭坏人恢复基业,唐虞世南说少康是历代中兴君主之首。方圆十里是一成,五百人是一旅,虞是商均封国,思是有虞国君主名,姚是姓,两个女儿嫁少康,纶邑在现在平阳府荥河县。

“再传至,七朝君,三回甲子。”

- 注释:少康传了七代君主,一共经历了一百四十八年,这七代君主都能够遵循大禹的治国之道使夏朝兴盛。

- 白话翻译:从少康开始又传了七代君主,经历了大约一百四十八年(差不多三个甲子六十年为一甲子),这七代君主都能像大禹那样让夏朝兴盛。

“杼槐芒,泄不降,以至扃廑。”

- 注释:杼,是少康的儿子。槐,是杼的儿子。芒,是槐的儿子。泄,是芒的儿子。不降,是泄的儿子。扃,是不降的弟弟。廑,是扃的儿子。

- 白话翻译:少康之后依次传位的君主是杼、槐、芒、泄、不降,然后到扃、廑。杼是少康儿子,槐是杼儿子,芒是槐儿子,泄是芒儿子,不降是泄儿子,扃是不降弟弟,廑是扃儿子。

“帝孔甲,醢雌龙,崇神好鬼。”

- 注释:孔甲,是不降的儿子,廑去世后,孔甲继承君位。当时天上降下两条龙,刘累向豢龙氏学习驯养龙的技术,能够喂养这两条龙,孔甲赐给他御龙氏的姓氏。其中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偷偷地把它做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派人再去要龙肉,刘累害怕就迁到了鲁地。《大纪》说:孔甲喜好鬼神之事,肆意地进行淫乱的行为,创作了《破斧之歌》,这就是东音,诸侯们受到他的影响,夏朝的政治开始衰落。鲁,就是现在的汝州鲁山县。醢,读音是海。

- 白话翻译:孔甲当君主的时候,把死了的雌龙做成肉酱吃,还很迷信鬼神。孔甲是不降儿子,廑死后他即位,当时天上降下两条龙,刘累学了养龙技术,孔甲赐他御龙氏姓,雌龙死了刘累做成肉酱给孔甲吃,孔甲再要时刘累害怕就逃到鲁地。《大纪》说孔甲好鬼神还淫乱,作了《破斧之歌》(东音),诸侯受影响,夏朝政治开始衰落。鲁是现在汝州鲁山县,醢读海。

“又相传,复二纪,皋发因循。”

- 注释:孔甲传位给儿子皋,皋在位十一年。皋传位给儿子发,发在位十三年。

- 白话翻译:从孔甲又传了两代君主,分别是皋和发,他们在位时间加起来差不多二十多年(一纪十二年,二纪约二十四年),这两代君主没什么大的作为,因循守旧。孔甲传儿子皋,皋在位十一年,皋传儿子发,发在位十三年。

“至履癸,号桀王,荒淫无道。”

- 注释:履癸,是发的儿子,也就是桀。他的力气大到能把铁钩拉直,他仗着自己有力气,不致力于德行,用武力伤害百姓。有个叫赵梁的人,教桀做无道的事情,劝桀贪婪凶狠、放纵淫乐。按照谥法:残害别人、杀人很多就称为桀。

- 白话翻译:到了发的儿子履癸,也就是桀当君主的时候,他荒淫无道。桀力气很大能拉直铁钩,他仗着有力气不搞德行还伤害百姓。有个赵梁教他干坏事,让他贪婪凶狠、放纵玩乐。按谥法,残害杀人多就叫桀。

“造琼宫,宠妹喜,涂炭生灵。”

- 注释:当时有的诸侯不来朝见,桀就讨伐蒙山的有施氏。有施氏进献女子妹喜,桀宠爱妹喜,为她建造琼宫、象廊、瑶台、玉床。耗尽了民力,花光了民财。建造肉山脯林,酒池槽堤,演奏靡靡之音;一次击鼓就能让三千人像牛一样饮酒,把这当作游戏。诸侯韦氏、顾氏、昆吾氏,与桀结党作恶,肆意地施行乱政,来虐待他们的百姓。蒙山,就是现在的青州府蒙阴县。

- 白话翻译:桀为了宠爱的妹喜建造豪华宫殿,让百姓生活痛苦。当时有诸侯不来朝见,桀就打蒙山的有施氏,有施氏献了妹喜,桀宠爱她就造琼宫等豪华建筑,耗尽民力民财。还弄肉山脯林、酒

来源:甘露糖茶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