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话,教育应该是普惠性质的,所有人都应该享有同等水平的教育。但现在有些中小学教师通过补习班形成了一种知识垄断,而其他的那些孩子们享受不到这种知识的普及,所以直接就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现在网上有一个新鲜的词语,叫做知识变现。直播的尽头都是带货,知识的尽头不也是要变现吗?
但是这个在网络上已经成熟的词语,在现实生活当中却不是这样。
很多网友都提出了质疑,补习班也是老师知识变现的一种载体,但是现在为什么要人人喊打?
其实这里有两个原因:
第一,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存在,影响了教育公平
什么意思呢?补习班的本质就是教育资源的市场化,但是市场规则和教育公平的公共属性存在着根本性的冲突
一句话,教育应该是普惠性质的,所有人都应该享有同等水平的教育。但现在有些中小学教师通过补习班形成了一种知识垄断,而其他的那些孩子们享受不到这种知识的普及,所以直接就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另外一个,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以后,普通家庭很难负担起高额的培训费,但是富裕家庭可以保持优势。这更加违背了教育的公平性。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即便是老师要知识付费知识变现,但是有违教育公平是绝对不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喊打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教育部门严查中小学老师补课的根本原因。
第二,一旦中小学教师实施有偿补课,那么老师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教育者变成了一个商人
老师只是一个职业,他的主要的薪资来源是教育财政上拨款。一句话,国家财政花费一定的费用来保障中小学教师终身的稳定编制,就是为了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平等传授给他所任教的每一个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并且帮助这些孩子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这是老师的使命,也是他的责任。
但如果说老师一旦参与有偿补课,他的角色就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教育者,也不必心怀那些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是变成了一个用自己的知识拿来换钱的商人。
既然是商人,必定以逐利为主要目标。但由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平等,所以商人的角色化会严重损害教育本来的本质和目标追求。
另外,教育补习是一块广阔的市场,如果纵容发展,那么就会导致市场乱象的滋生。
很多人都看好了这个市场,把教育变成了一门生意,真正受损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真正受损的还是那些家境一般的孩子。
更何况在这种情况下,擅长营销的那些教育商人会挤压真正优秀教师的生存空间。这对于教育的未来发展来讲,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老师有偿补课、开补习班是知识变现的一种方式,是完全可以有自主权的,但是由于身份还有地位的特殊性,人人喊打是避免不了的。
这也是国家为什么三令五申,一直严格限制甚至杜绝中小学教师参与有偿补课的根本原因。
来源:老张侃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