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在这中间的角色也很微妙,嘴上不说一定会帮台湾打仗,但手里没停过,给台湾卖了不少武器。这种“战略模糊”的态度,让两岸关系一直像个定时炸弹。
如果大陆和台湾真的开启武统,到底谁会先撑不住?
这个话题的火药味儿最近被台北前市长柯文哲点起来了,他放话说,大陆可能连两周都撑不过。
这话一出,网上炸开了锅,有人觉得他有道理,有人觉得他在瞎扯。
那么,事实到底怎么样呢?
先说说这事儿是怎么起的。
柯文哲,台湾政坛上一个挺有名的角色,前一阵子公开表示,如果武统真的打起来,大陆可能会在两周内崩溃。
他这话可不是随便乱说的,据他自己讲,是基于美国RAND公司(兰德公司)的一个研究得出的结论。
这个研究大概意思是,如果美国插手两岸冲突,大陆的军事力量可能扛不住,很快就会被打垮。
这话听起来挺耸人听闻的,毕竟大陆这些年的军事实力大家有目共睹,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垮?
但柯文哲也不是完全没根据的人,他毕竟当过台北市长,政治经验不少,所以他的话还是引起了不少讨论。
要搞清楚武统这事儿,得先明白大陆和台湾为啥这么剑拔弩张。
简单来说,这恩怨得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的国共内战。
共产党打赢了,在大陆建立了新中国,而国民党退到台湾,自称是“中华民国”。
从那以后,两边都觉得自己才是正统,互相不服气。
过去几十年,大陆一直把台湾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强调统一是底线,甚至不排除用武力解决问题。
台湾这边呢,尤其是民进党上台后,越来越强调自己是独立的国家,靠着美国撑腰,跟大陆对着干。
美国在这中间的角色也很微妙,嘴上不说一定会帮台湾打仗,但手里没停过,给台湾卖了不少武器。这种“战略模糊”的态度,让两岸关系一直像个定时炸弹。
最近几年,情况更紧张了。大陆在台湾附近搞军演的次数越来越多,飞机军舰隔三差五就绕一圈,摆明了是在秀肌肉。
台湾这边,蔡英文政府也在拉拢美国、日本这些国家,摆出一副“你敢来我就敢拼”的架势。武统这事儿,虽然大家都希望别发生,但真要擦枪走火,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柯文哲就是在这么个背景下抛出他的“两周论”的。
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这话肯定有自己的算盘,但咱们今天不猜他的动机,只看事实能不能撑起他的说法。
军事实力:谁的拳头更硬?
要判断谁先垮,军事实力肯定是第一个要掰扯清楚的。咱们先看看双方的家底儿。
大陆的军事实力,简单说就是“人多钱多装备好”。202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现役兵力超过200万,是全球最大的常备军。
军费开支呢,官方数据是2300亿美元左右,比好多国家一年的GDP还高。光看这些数字,就知道大陆不是好惹的。
具体到武器装备,大陆这些年进步飞快。空军有歼-20这种隐形战机,能跟美国的F-35掰掰手腕;海军有航母,像“辽宁舰”和“山东舰”,还有一大堆驱逐舰、潜艇;导弹方面,像是东风系列,能打几千公里,精度还挺高。
还有个很厉害的点是“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说白了就是用导弹和电子战,让对手(比如美国)的航母和飞机不敢靠近。
这套东西专门针对台海这种地形,威力不容小觑。
再加上大陆的国土面积大,后勤补给线长,就算前线吃紧,也能从内地调资源,撑的时间肯定不短。
台湾这边呢,兵力就少多了,只有17万左右的现役部队,军费大概是168亿美元,跟大陆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不过,台湾也不是软柿子,它有自己的优势。
首先是地理位置。台湾是个岛,离大陆最近也就100多公里,周围都是海。这对进攻方来说是个大麻烦,因为渡海作战从来都不简单。台湾这些年花了不少钱在防御上,比如买了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反舰导弹,还自己造了潜艇和无人机。这些东西虽然数量不多,但专门用来对付大规模登陆,效果可能不差。
其次,台湾走的是“不对称作战”路线。啥意思呢?就是不跟你硬碰硬,而是用灵活的小型武器搞乱你。比如便携式防空导弹,能打直升机和低空飞机;再比如海马斯火箭炮,能远程打击登陆部队。这种打法不求全胜,只求拖时间,熬到国际支援到来。
光看数据,大陆的优势是压倒性的。兵力多、装备全、后勤强,台湾根本没法正面抗衡。但打仗不是光比数字,地形和策略也很关键。
台湾如果能守住海峡,把大陆的登陆部队拖在海上,确实能让对方付出不小代价。可问题在于,大陆的空军和海军要是抢先控制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台湾的防御再强也可能扛不住。
柯文哲说的“两周崩溃”,还提到美国介入。那咱们得看看,如果美国真打过来,能不能扭转局面。美国确实有全球最强的海军,航母战斗群一摆出来,火力不是盖的。
但大陆的A2/AD能力也不是吃素的,导弹射程能覆盖第一岛链,美国航母想靠近得冒很大风险。更何况,现在的解放军跟十年前不是一个级别了,柯文哲引用的那个RAND研究,很可能是老黄历,参考价值不大。
经济和政治:谁更扛得住折腾?
打仗不光是拼枪炮,经济和政治的底子也很关键。咱们再看看这俩方面。
大陆的经济和政治
大陆的经济体量全球第二,2023年GDP超过17万亿美元,工业体系齐全,能自己造飞机大炮,能源粮食也有保障。但短板也不少,比如经济增长放缓,地方债高,人口老龄化严重。如果打起仗来,国际制裁可能会让出口受挫,经济压力会很大。
政治上,共产党管得严,社会稳定有保障。打仗可能会让老百姓不满,尤其是伤亡大了或者生活水平下降,但通过宣传和管控,大陆短期内乱不了。关键是,只要高层意志坚定,资源还能集中起来支撑战争。
台湾的经济和政治
台湾的经济GDP大概是7850亿美元,半导体产业全球有名,但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尤其是跟大陆的贸易。武统一开打,港口封锁、供应链断裂,经济肯定瘫痪。粮食和能源也得靠进口,一旦断了,日子不好过。
政治上,台湾是民主社会,民意很重要。打仗初期,大家可能团结起来抗敌,但时间长了,伤亡多了,可能会有人动摇。国际支持是个变量,如果美国和盟友给钱给武器,台湾能多撑一阵;但如果被孤立,那就危险了。
谁先崩溃?
经济上,台湾的脆弱性更明显,小岛经济扛不住长期封锁。大陆虽然也有压力,但体量大,韧性强,能撑更久。政治上,大陆的管控能力占优,台湾的民主反而可能让内部意见分裂。不过,国际因素是个X变量,美国要是全力支持台湾,可能改变局面。
柯文哲的“两周论”站得住脚吗?
现在回到柯文哲那句话:大陆撑不过两周。咱们综合看看。
他提到的RAND研究,网上能查到的版本大多是早年的,比如2000年代的报告。
那时候大陆的军力确实不如现在,海军弱、导弹少,美国介入可能真能速胜。
但现在情况变了,解放军的现代化速度超乎想象,反舰导弹、无人机、航母都上了,RAND的老结论早就过时了。
再看柯文哲本人。这家伙最近麻烦不少,卷进贪腐案被逮捕,政治信誉受损。他抛出“两周论”,可能有拉选票、转移焦点的意思。毕竟,他在台湾年轻人里有点号召力,这种耸人听闻的话能吸引眼球。
从事实看,大陆两周内崩溃几乎不可能。
它的军力、经济、政治底子都比台湾厚实,就算美国介入,战争也不会那么快分胜负。台湾想撑下去,倒是真得指望外援,但能不能撑过两周,也得打个问号。
所以,谁先垮?不好一棍子打死。
台湾的处境更艰难,但大陆也不是铁板一块。柯文哲的“两周论”听着刺激,实际站不住脚。真要打起来,双方都会付出惨重代价,赢家不好说,输家肯定是老百姓。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