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切鸡引爆!一场关于“鸡味”的坚守正席卷全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05:38 3

摘要:在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中,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自家养殖180天的走地鸡,精心制作了一道广东白切鸡,却因评委一句“不够嫩”遭淘汰。他当场反驳:“广东的白切鸡讲究的就是鸡的生长期,养够月份的鸡才有嚼劲和鸡味。您说的‘嫩’,可能是一两个月的幼鸡,但那种鸡没有

一道白切鸡,让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在厨艺综艺上直接怼了评委,却意外获得全网力挺,更点燃了抖音上的一场美食文化狂欢。

在综艺《炙热游戏·百厨大战》中,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带着自家养殖180天的走地鸡,精心制作了一道广东白切鸡,却因评委一句“不够嫩”遭淘汰。他当场反驳:“广东的白切鸡讲究的就是鸡的生长期,养够月份的鸡才有嚼劲和鸡味。您说的‘嫩’,可能是一两个月的幼鸡,但那种鸡没有灵魂,在广东,这种鸡白送都没人要。这番话瞬间点燃了抖音网友的热情。#广东白切鸡#、#全红婵哥哥白切鸡#等相关话题播放量迅速突破2亿次。

南北之争:饮食文化的大碰撞,节目片段流出后,广东网友特别是两广地区的反应最为激烈。他们纷纷涌向节目组和周晓燕评委的社交平台留言:“北方评委不懂别乱评!广东白切鸡就该用老鸡”、“出了湛江,我就没吃过正宗的白切鸡”。北方网友则坚持自己的观点:“吃个鸡还要费牙?嫩滑的才顺口啊”。甚至连广东内部都出现分歧,珠三角部分网友坦言“老鸡确实有点硬”。这场看似简单的口味之争,实则是地域饮食文化的激烈碰撞。评委周晓燕代表的是通用烹饪标准,而全进华守护的是地方特色美食的评判标准。

广东人的执着:什么是真正的“鸡味”对广东人而言,白切鸡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广东人吃白切鸡讲究“鸡味”,认为只有足够天数的走地鸡才能保证皮脆肉紧的口感。“养六到八个月、六斤左右的阉鸡才叫正宗”,“正宗白切鸡讲究的就是肉质的弹性和那股鸡油香”。在广东人看来,只有养够日子的鸡,才能吃出白切鸡的咸香鲜嫩,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广东网友直言:“180天的鸡才有鸡味,速成鸡全是水味”、“在湛江,老板敢用嫩鸡,下次绝对没人去”。这种对食材本味的执着,是广东饮食文化的核心精髓。

从争议到传承:全进华的巧妙应对,被淘汰后,全进华没有沉溺于争议,反而顺势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广东白切鸡的制作教程。视频里,他详细讲解了选鸡、焯水、调蘸料的步骤,还不忘提醒大家“180天的走地鸡是关键”。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他的厨艺功底,还巧妙宣传了家乡的特色美食。不少网友看完后留言“想尝尝正宗的广东白切鸡”,甚至有当地农户表示,最近咨询走地鸡购买渠道的人多了不少。全进华回到湛江后,新增了“传统美食教学”板块,教网友如何挑选老鸡、控制火候。最新数据显示,他的抖音账号粉丝已超338万,近30天直播销售额达700万+。

美食无界文化有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全进华的厨综之旅,是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缩影。他的白切鸡或许不符合竞技标准,却承载着广东人对食材本味的执着。这场风波最终变成了一次饮食文化的科普和正能量的传递。正如岳云鹏所说,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不同的“讲究”。当我们在追求“标准化”“全球化”的同时,是否还能为地方特色留一席之地?当传统美食遇到现代审美,是该“迎合”还是“坚守”?这些问题或许没有标准答案,但全进华用行动告诉我们:文化传承需要“守正”,也需要“创新”。

抖音上,白切鸡的热度仍在持续发酵。广东网友纷纷晒出自家制作的白切鸡,高呼“这才叫鸡有鸡味!全国网友也开始尝试用180天的走地鸡制作正宗广东白切鸡。从一场争议到全民美食狂欢,白切鸡的背后,是中国人对传统饮食文化的集体认同和自豪感。

来源:梓涵倾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