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打仗时最怕什么?张召忠:一旦遇到这2种情况,美军必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5 12:23 1

摘要:作为全球军力最强的国家,美军并非百战百胜。但事实上,这支强大的军队也有致命的软肋。局座张召忠教授曾在多个场合分析指出:美军最怕的不是对手的先进武器,而是陷入两种特定困境。

作为全球军力最强的国家,美军并非百战百胜。但事实上,这支强大的军队也有致命的软肋。局座张召忠教授曾在多个场合分析指出:美军最怕的不是对手的先进武器,而是陷入两种特定困境。

一旦这两种情况发生,即使强大如美军也难逃失败命运。那么,这两种“必败魔咒”究竟是什么?

一、最怕“战争长期化”:陷入泥潭就会流血而亡

张召忠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军擅长的是高科技闪电战,而不是持久消耗战。”
现代美军作战理念建立在“快速决胜”基础上:利用空中优势和精确打击摧毁对方指挥系统,地面部队快速推进,力求短期内结束战斗。

但如果对手将战争拖入长期消耗阶段,美军的优势就会逐渐瓦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富汗战争。2001年美军入侵阿富汗,仅用两个月就推翻塔利班政权。但随后20年的治安战中,美军耗资2万亿美元,伤亡超2.4万人,最终却不得不黯然撤军。

塔利班采用游击战术:化整为零、避免正面交锋、利用地形拖延。美军每消灭一个游击队,就有更多当地人因亲友伤亡加入反抗队伍——这正是“越反越恐”的悖论。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越南战争。美军拥有绝对火力优势,平均消耗15吨弹药才能消灭一名北越士兵。但北越军队接受中国顾问“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以空间换时间”的建议,将战争拖入长达10年的消耗战。最终美国国内反战情绪爆发,被迫撤军。

二、最怕“国内舆论反对”:民众不再支持就是末日开始

美军另一大软肋是对国内舆论的极度敏感。张召忠多次强调:“美国打仗靠的是民意授权,一旦失去民众支持,战争注定失败。”

美国政治体制决定了战争必须获得民众持续支持。如果战争导致大量伤亡或军费飙升,民众就会通过选举、示威等方式迫使政府收手。

越南战争是最深刻教训:当电视开始每天播放美军阵亡画面、大学生被征召上前线的新闻后,反战浪潮席卷全美。民众焚烧征兵卡、冲击五角大楼,最终迫使尼克松政府撤军。

伊拉克战争同样如此:2003年美军快速占领巴格达时,国内支持率达70%。但随着战争长期化,2008年支持率暴跌至30%。奥巴马凭借“结束战争”承诺当选总统,立即启动撤军。

甚至军方自身也受舆论影响。张召忠提到一个细节:伊拉克战争期间,许多士兵家属公开抗议,导致部队士气低落。

初期快速取胜→2. 陷入长期消耗→3. 国内舆论反转→4. 被迫撤军认输

张召忠意味深长地指出:“美国人可以接受短暂牺牲,但不能接受无限期流血。他们的文化是计算成本收益的——如果战争代价超过收益,就会果断放弃。”

这正是为什么美国近年来愈发谨慎动武。无论是叙利亚还是乌克兰,美军都避免直接参战。毕竟,再强大的军队,也无法战胜时间和人心。

来源:喵与汪的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