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上海市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表彰名单,上海外国语大学10项成果成功上榜,展现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卓越实力。
近日,上海市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上海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表彰名单,上海外国语大学10项成果成功上榜,展现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深厚积淀与卓越实力。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中共上海市委领导下开展的本市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奖项,旨在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前瞻性、创新性、科学性研究,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上外此次10项获奖成果均为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其中沈强主编的《管理决策:脑科学视角下的新解读》获著作类一等奖;
俞祖成创作的《社会治理视域中的日本非营利组织》和文少彪的《控制与自主:美国的中东代理人战争》获著作类二等奖;刘洪钟、潘煜、徐四华、宋炳辉、邵洪亮、许宏、郭树勇等7位学者获论文类二等奖。
其中,此次获得著作类一等奖的《管理决策:脑科学视角下的新解读》是沈强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从人际到脑际—社会互动与消费价值表征:基于消费者神经科学视角》及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专项《神经科学驱动的管理决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该成果从四方面梳理了神经科学与管理决策交叉领域的研究进展。
上海外国语大学历来重视科学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多语种、跨学科优势,以校级重大攻关项目为抓手,融通各学科、院系、团队力量,全方位提供支持保障,在高水平奖项、高层次项目方面连创佳绩。
此前,在2023年公布的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中,学校共有13项成果榜上有名。其中,朱威烈教授荣获学术贡献奖,史伟教授荣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陈淑梅教授等11位教师的成果荣获学科学术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朱威烈教授及其代表作《学思刍议--朱威烈文选》
在本科人才培养中,上外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同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学校聚焦“新文科”系列改革,探索“外语+X”学科交叉融合模式。
目前,上外总计6个项目入选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涵盖外国语言文学类、工商管理类、新闻传播类等传统专业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设专业。比如,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项目融合了语言学和数据科学,有机结合了信息技术与语言学、翻译学研究。
以此次获奖为新起点,上海外国语大学将持续深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进一步发挥多语种、跨学科优势,深化“新文科”改革与“外语+X”学科融合实践,紧扣国家战略需求推进科研攻关,为推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服务上海及国家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上外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