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进高墙活动举办:传“非遗”薪火 忆抗战胜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1:43 1

摘要: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助力提升教育改造质量,近期,河南省第三监狱携手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深入开展“非遗”传承进高墙活动。借助省新华书店在文化方面的深厚底蕴,邀请“非遗”传承人李达老师进监授课,手把手教授“非遗”制品工艺,引导服刑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助力提升教育改造质量,近期,河南省第三监狱携手省新华书店发行集团,深入开展“非遗”传承进高墙活动。借助省新华书店在文化方面的深厚底蕴,邀请“非遗”传承人李达老师进监授课,手把手教授“非遗”制品工艺,引导服刑人员从“非遗”传承中汲取抗战精神的力量,激发向善向上的动力,不断推进“烽火铸魂,书启新程”系列活动走深走实。

裁剪纸、制拓印、做竹编,描绘盛世中华

把“非遗”传承作为传递抗战精神的有效媒介,河南省第三监狱深度挖掘“非遗”文化潜力,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利用狱内电视平台集中播放“非遗”工艺视频,大力营造出学“非遗”、制“非遗”的浓厚氛围。河南省第三监狱结合教育改造实际,开设剪纸、拓印、竹编等“非遗”文化基础班,组织服刑人员亲手制作“非遗”工艺,其中剪纸画《同心共筑中国梦》《锦绣中华》、竹编画《党旗飘扬》《我爱中国》和拓印画《红心向党》等优秀作品,充分表达了服刑人员爱党爱国的热情和积极改造的决心。

雕皮画、烧钧瓷、锦灰堆,开启新生征程

在开展“非遗”传承进高墙活动中,河南省第三监狱依托禹州钧瓷文化,结合大禹治水,提炼出“疏修治正”教育改造理念,实现了“非遗”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合,组织有一定基础的服刑人员学习制作手工皮雕画、锦灰堆,烧制钧瓷等特色“非遗”工艺,让服刑人员在学习过程中,深刻体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通过制作手工皮雕画《烽火铸魂,书启新程》、锦灰堆《代价》和钧瓷“文房四宝”等作品,促使服刑人员铭记抗战历史,厚植“五个树立”“五个认同”。

绘粉彩、制工艺、展书画,缅怀革命先烈

活动期间,河南省第三监狱持续深化“粉彩绘新生”文化特色品牌,聚焦抗战主题,组织服刑人员积极创作粉笔画,开展书法绘画展评活动,促使服刑人员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传递热爱祖国、积极改造的情感。活动集中展示了服刑人员创作的粉笔画《铁血军魂》《岁月如歌,不负山河》、手工艺品《南湖红船》和书法《民族精神》、绘画《山河壮丽》等作品,在全狱掀起了铭记抗战历史,传承抗战精神的浪潮。

精神如炬,照亮新生之路;文明似水,润泽囚子心田。通过此次活动有效促使了服刑人员积极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增强踏实改造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河南省第三监狱将充分依托民盟“黄丝带帮教”示范基地优势,进一步整合省新华书店等社会资源,持续深化“非遗”传承进高墙活动的教育改造成果,让“非遗”文化绽放新的时代光彩,为教育改造赋能提升注入新动能。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