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原子弹下无冤魂?看到当时日本百姓在干什么你就明白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7:10 1

摘要:随着前段时间日本在台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人们对于这个国家的观感也再一次得到了刷新,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受到过原子弹打击的国家,很多日本人都对这件事感到纷纷不平,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甚至还曾自发的组织了相关的团体和组织。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 影子红了

编辑 | 影子红了

随着前段时间日本在台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人们对于这个国家的观感也再一次得到了刷新,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受到过原子弹打击的国家,很多日本人都对这件事感到纷纷不平,认为自己才是受害者,甚至还曾自发的组织了相关的团体和组织。

那么,在二战时期,日本民众真的如同他们所说的那样无辜么?

日本妇女在做准备工作

要说起日本民众在侵华战争时期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就不得不提到日本女性这个导致战火不断蔓延扩大的重要因素。

在抗日战争爆发前,因为明治维新等一系列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改革措施,导致日本虽然走上了较快的发展道路,但同时也把国家政治和宗教内容融合到了一起,最终形成饿了一种独特的军国主义道路,身为明治政府的天皇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日本民众心中的“神”。

日本裕仁天皇

而在这种洗脑之喜爱,使得日本民众形成了一种对天皇的极端崇拜,从而将战死当成了一种荣誉,战死的人可以在死后变成“神”到神社当中接受供奉,因此在这一时期,日本民间就萌生了尚武的精神,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基础。

后来爆发的经济危机和关东大地震,更加激化了日本对外扩张思想的形成,而当时的日本女性,便成为了整个日本社会当中除了法西斯势力以外最为极端的群体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经受过饥饿、贫困、亡夫或者丧子之痛的折磨,这些日本民间开始盛行起了一种鼓励儿子或者丈夫参军,并且祈祷他们尽快战死,希望他们不要生还的日本妇女,在日本的历史文化当中,甚至还流传过一则这样的事迹:

一位日本妇女的几个孩子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当中死亡,她为此经常落泪,但当别人问及她落泪的原因时,她却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儿子死去而落泪,而是因为没有儿子可以送上战场而落泪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仅如此,当年参加过南京大屠杀,在晚年后悔反省的侵华日军东史郎也在日记当中描述过自己出征时的场景。

在他的描述当中,她的母亲曾劝告他珍惜这次的机会,并认为这是一次千金难买的“出征”,不仅要他高高兴兴地去,还要他在被抓住后主动自杀,因为她有三个儿子,死他一个也没有什么关系,说完还送给了他一把刻有字的匕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当时的东史郎也因为母亲的这番话备受鼓舞,不仅觉得母亲十分伟大,甚至还在信中发誓自己一定要欣然赴死,双方也微笑中挥手告别,仿佛他们参与的并不是什么罪行滔天的一场残忍战争,而是一场光宗耀祖的比赛。

同样的案例,还有被日本民众和政府夸赞为“昭和烈女”的井上千代子,时年21岁的她为了让丈夫更好的投入到侵华战争当中,竟然在丈夫动身的前一天夜里选择自杀,留下遗书让丈夫更好的为祖国效命,避免他在战场上牵挂自己。

日本报道昭和烈女

而她这么做的行为也让她的丈夫——大阪步兵第37联队的井上清一中尉“大受鼓舞”,不断残害我国百姓的同时,犯下了震惊中外的“平顶山惨案”,但日本民众对侵华战争的纵容态度,显然是不止只有女性群体在进行动员这么简单。

在侵华战争爆发时期,除了主动动员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参与战争以外,这些妇女还参加了“战前工作”为日军提供物质保障、创造助战文学和国策电影为日军发动战争提供了理由和氛围、自发组织动员团为参战日军的进行动员和后方维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少有的敢于为中国民众发声的反战民众,也会受到日本社会全方面的打击和压迫,比如曾经被日本诗坛誉为“千年一遇”的接触女诗人与谢野晶子就因为谴责一战中的日俄战争以及二战中的中日战争,被日本的右翼分子等众多势力围攻。

而在这种大环境氛围下,日本的男性被洗脑参军投入到侵略战争,日本的女性被洗脑积极维护推进战争发展,至于那些年纪较小的日本学生,自然也无法逃脱这个恐怖氛围,最终成为不断扩张战争局势的动员兵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日本政府精神动员、劳务动员、兵力动员等一系列组合拳下,绝大多数的日本学生兵都开始采用各种方式维护战争的进行,要么主动参与到部队当中作战,要么就是下乡或者到工厂中劳作为前线提供补给,可以说,在当时的那个氛围下,绝大多数的日本人其实都不无辜。

当然,之所以说是绝大多数,也就代表着这些民众当中也有不少富有良知的人,比如那个被葬在烈士陵园的日本人伊田助男,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影响主动参军从事运输工作。

伊田助男

但在意识到到日军的暴行后决心帮助我军抗日,主动携带十万发子弹送到我军阵营附近后开枪自杀,并且留下了一句让无数人为之动容的遗书:

“亲爱的中国游击队同志们:

我看到你们撒在山沟里的宣传品,知道你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你们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我很想和你们会面,但我被法西斯野兽包围走投无路,我决定自杀。我把我运来的10万发子弹赠给贵军。请你们瞄准日本法西斯军射击。祝神圣的共产主义事业早日成功!”

伊田助男牺牲遗址纪念碑

而伊田助男的这个行为也直接在日军内部引起了极大轰动,迫使日本军队遣散部队回去重新做“思想工作”,但在伊田助男事迹的激励下,还是有不少民众选择弃暗投明,采用各种方式来阻挡日军在中国大地上的侵略步伐

为什么说原子弹下无冤魂?因为那些个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人早已主动站出进行弥补或者补救,而在原子弹中牺牲的日本民众,他们或许也有自己的苦衷,是受害者,但对于当时饱受水深火热的中国民众来说,他们也同样是不可置疑的加害者

2021-09-30 中国知网 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学生兵研究

2014-01-27 中国知网 日本妇女与侵华战争

2014-06-30 中国知网 日本妇女在侵华战争中具有“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双重身份

2018-05-03 中国军网 “东满特委”及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二三事

来源:影子红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