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辽沈——邵彬教授对话张鑫丰教授,共论乳腺肿瘤治疗未来方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5 11:16 1

摘要:8月15日-16日,第二届辽沈乳腺肿瘤论坛于沈阳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融汇·循证·见远·新识”为主题,汇聚了全国数百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乳腺肿瘤防治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论坛召开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邵彬教授特邀论坛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张鑫丰教授做客肿

编者按:8月15日-16日,第二届辽沈乳腺肿瘤论坛于沈阳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融汇·循证·见远·新识”为主题,汇聚了全国数百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乳腺肿瘤防治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论坛召开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邵彬教授特邀论坛主席、辽宁省肿瘤医院张鑫丰教授做客肿瘤瞭望《乳事大咖说》栏目,就论坛创办初衷、会议设置理念、乳腺外科诊疗进展、综合治疗策略以及未来学科发展方向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

邵彬教授: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一病区的主任张鑫丰教授,做客肿瘤瞭望《乳事大咖说》栏目,首先请张鑫丰教授谈一谈举办辽沈乳腺肿瘤论坛的初衷。

张鑫丰教授:非常感谢邵彬教授的邀请,也感谢肿瘤瞭望《乳事大咖说》栏目提供这次访谈机会。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辽沈乳腺肿瘤论坛的起源与发展。这个论坛的创办,源于辽宁省肿瘤医院院领导和张斌教授的引领与推动,他们希望我们在乳腺肿瘤领域进一步扩大学术影响力。随着乳腺肿瘤诊疗日益规范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日益丰富,会议命名也多种多样。我们最终确定使用“辽沈乳腺肿瘤论坛”这一名称,这是因为“辽沈”二字寓意深远——正如大家所知,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的第一枪,而我们的会议所在地辽宁沈阳,也富有历史意义。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论坛,在全国范围内打响乳腺肿瘤学术会议的品牌,也衷心祝愿我国乳腺肿瘤事业越办越好。

邵彬教授:从张鑫丰教授的介绍中,我能感受到他是一位有情怀的外科医生。这不仅体现在会议名称的选择上,更体现在他为辽宁肿瘤事业所奉献的精神。接下来,想请您谈一谈本届会议的安排。目前乳腺癌诊疗仍然存在一些困惑与难点,那么在本次会议中,您有哪些方面的考量呢?

张鑫丰教授:当前乳腺肿瘤诊疗仍面临诸多难点,尤其在满足不同层级医院医生的需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考量的点包括以下内容:

需求分层

地市级医生日常承担“杂而全”的全程诊疗工作,需同时兼顾内科与外科内容,对单病种论坛的深度有所不足,更渴望参与多学科(如乳腺癌与肺癌等)融合的研讨会。省级中心更聚焦高精专技术,例如前沿腔镜操作与精准治疗策略。国家级中心(如邵志敏教授团队)则侧重于引入国际最新理念,并承担起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责任。

时间与深度的矛盾

目前学术会议数量虽多,但安排紧凑,听众缺乏充分思考与消化时间。亟需精简议程,增加互动讨论环节,以提升会议实效。

学科交叉与未来方向

作为大连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在会议中积极融入工科协作元素。基础研究领域的新载药技术、新型材料等成果虽转化周期较长,但已展现出推动临床治疗与预后改善的创新潜力,并将成为乳腺肿瘤领域未来的重要突破方向。

邵彬教授:好的,非常感谢张鑫丰教授的介绍,我感受到张鑫丰教授对本次会议的设置做了非常深入的思考,尤其是涉及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确实,我们需要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找到解决之道。就像张鑫丰教授在与各方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推动学科建设,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

我还有一个问题:本场会议的内容设置非常丰富,涵盖了临床循证证据、学科新进展、前沿探索以及多学科结合等多个方面。可否请鑫丰教授就目前的特色内容,选择几个重点方面与我们分享一下?

张鑫丰教授:目前针对乳腺肿瘤治疗采用的是综合治疗模式。对于乳腺外科医生而言,直观的感受是手术范围越来越小、手术量也在减少。因为在综合治疗模式下,很多患者已经达到病理完全缓解。未来的方向可能是用放疗替代传统手术,或者直接通过微创手术取代根治性手术——这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下降空间,包括腋窝处理的降阶。例如,有可能不再常规进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转而采取长期随访,或者以放疗代替腋窝清扫。

因此,从外科角度看,我们的工作范围确实在收窄,但正在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越来越小,生活质量则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从综合治疗的角度来看,早期患者的药物新辅助治疗应成为未来长期关注的重点。通过新辅助治疗,既能筛选出对治疗敏感、预后良好的患者,也能识别出治疗效果不佳的人群,从而对这部分患者实施强化治疗,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然,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我们除了关注生存期,也要重视生活质量。比如脑转移的早期筛查与发现,目前已有多种药物能够延长转移性患者的生存。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多学科协作的推进,有望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只要患者能够持续生存,就有机会参与新药的临床试验,从而进一步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我认为乳腺肿瘤事业,无论是外科还是内科,都拥有光明的未来。

邵彬教授:非常感谢张鑫丰教授的介绍,从这些内容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张鑫丰教授的用心,会议内容也确实非常精彩,这些都是临床治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助力。同时感谢鑫丰教授为大家提供了好的交流机会!

张鑫丰教授:感谢邵彬教授对辽宁省肿瘤事业的关注和帮助,也祝肿瘤瞭望《乳事大咖说》栏目越办越好。

邵彬 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 乳腺中心学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综合性治疗。对于复发、耐药、难治性乳腺癌,不同分型:HER2 阳性,三阴性,激素受体阳性,各种转移形式:肝、脑、肺、骨、胸壁转移,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综合治疗及副反应处理。

MD Anderson 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乳腺肿瘤青年学组委员

北京健康促进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主任委员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促会乳腺疾病分委会常委

北京健康促进会肿瘤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北京性腺轴疾病防治研究会监事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协会精准靶向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分会委员

张鑫丰 教授

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一病区主任

主任医师,肿瘤学博士,硕导

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医疗中心访问学者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及 Cedars Sinai 医疗中心访问学者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分会沈阳学组委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乳腺肿瘤专委会常委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青委会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乳腺疾病微创诊断及治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乳腺疾病微创诊断及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乳房修复与再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

沈阳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沈阳市医学会乳腺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沈阳市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来源:肿瘤瞭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