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和老公陈志刚谈恋爱时,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我们,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工作稳定,父母都是工作人,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
文:王姐 素材:娟娟
(声明:作者@王姐日记112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故事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我和老公陈志刚谈恋爱时,身边的亲朋好友都不看好我们,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在大城市长大,工作稳定,父母都是工作人,家庭条件优越,从小娇生惯养。
陈志刚家是农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姐弟四人,他有三个姐姐。
不仅外人不看好,我父母也不看好我们,父亲跟我说,闺女,你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将来很难适应农村的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不同,婆媳关系不好处,再加上他那么多姐姐,姑嫂之间的关系更难处。
母亲说,闺女,你在城市里长大,他在农村长大,你们的消费观念,生活习惯都会有很多的差异,现在不明显,等结婚后真正生活在一起,一定会有矛盾的。
我说,妈,你也在城市里长大,我爸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你们不是依然非常恩爱吗?
母亲说,那是我想的开,你爸人品好,但你是不知道,你爸老家的那些亲戚三天两头找你爸帮忙。
我说,我也能接受,我也相信志刚的人品。
最后父亲说,那你先带回来,我们看看再说。
后来,我带陈志刚去我家,陈志刚为人老实勤快,懂事有礼貌。
去我家几次之后,赢得了我父母的喜欢,等熟悉了之后,他一去就进厨房,之前都是我爸做饭,后来,他成了我家的厨师。
志刚最终赢得了我父母的认可,他们同意我们正式交往。
志刚的三个姐姐,大姐是农民,在老家种地,嫁的村子离婆婆家只有五里地。
二姐在镇上的初中教书,镇上离老家十二里。
三姐在县城,是县城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三个姐姐离娘家都近,回娘家就像串门一样方便。
陈志刚大学毕业留在的省城工作。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跟志刚一起回婆婆的情景。
那是2003年的元旦。
我们从省城坐汽车先到他们县城,又在县城转车到镇上,到镇上后离他们村子还有八里地,要在镇上租车回乡下,说实话,坐了五六个小时的汽车,我当时感到头晕,恶心,又累又饿,心情差到极点,甚至后悔根本不该来,再想到以后如果要经常回去,心里特别怕。
到了镇上,公婆和二姐早早在车站等着,他们一直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看到我们下车,婆婆一路小跑的就过来了,上前一把拉住我的手说,孩子,累坏了吧,坐这么远的车辛苦你了,你二姐夫在饭店定好了饭菜等着我们呢,我们先去吃饭,吃了饭再回乡下。
婆婆的关心和热情让我心情瞬间好了很多。
在镇上吃了午饭,二姐提前就找好了车,直接把我们送到乡下。
走进婆婆家的院子,跟我想象的农村完全不一样。
婆婆家的院子很大,方方正正,正房是四间平房,院子的左侧两间瓦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储藏室。
平房的左侧还有一间房,像是车库,我看见里面停放的四轮拖拉机。
整个院子干干净净,非常整齐。
走进屋子,里面收拾的也是干净整齐,婆婆从屋里拿出一双拖鞋递给我说,我知道,城里都时兴进屋换拖鞋,我给你准备好的,你穿着高跟鞋累,赶紧换了吧。
看着婆婆手里掂着的棉拖鞋,我当时鼻子一酸,万万没想到,她们想的那么周到。
回来之前,志刚跟我说,农村没有暖气,你穿厚一些,我做好了心里准备,但是,我没想到,进屋居然一点都不冷。
我问志刚,不是说老家没暖气吗,我咋觉的屋里暖暖的。
婆婆说,知道城里都有暖气,怕你回来受冻,就烧了个电热町,你别说,这东西烧起来,屋里就是舒服。
我听志刚说过,公婆都是特别节俭的人,他们自己肯定是不舍得用的,就是因为我要来,她们专程买的。
我说,阿姨,其实也不冷,不用这么浪费的。
婆婆说,没事,不浪费,就开着,晚上放你屋里,我们在农村,都习惯了,可不能把你冻感冒了。
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了这个有爱的家。
第二天,我跟婆婆一起去菜地,农村的空气很好,婆婆不善言辞,她把所有的爱都做进了饭菜里。
回家里吃的第一顿饭,我感觉咸,没怎么吃,婆婆知道后,接下来的两天,饭菜都根据我的口味做的,全家人迁就我一个。
第三天,三个姐姐都回来了,七嘴八舌的拉住我说话,三姐性格最外向,拉住我滔滔不绝的说个不停,给我讲了很多陈志刚小时候的事情, 笑得我肚子疼,最后三个姐姐说,要是陈志刚以后欺负你,告诉我们,看我们不吃了他。
陈志刚陪着笑脸说,有你们在,借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
我们哈哈大笑。
婆婆家的氛围特别好,三个姐姐关系和睦,相互谦让,她们对志刚这个弟弟更是掏心掏肺的好。看着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甚至嬉戏打闹,我好羡慕,也很快的融入了这个家庭。
后来,我们结婚,虽然在农村的婚礼没有在城市大酒店举办那么豪华,但却很隆重,公公婆婆用当地最高的礼仪把我风光娶进了门。
婚后,我和三个姐姐相处的都很好,尤其是二姐,我们两个都是老师,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婚后第三年,我怀孕了,当老公打电话把这一消息告诉公婆的时候,他们激动的心情透过手机的话筒溢出来,最后,婆婆在电话里小心翼翼的问老公,你问问娟娟,需要我去照顾她吗?如果需要,我明天就收拾行李过去。
这个从来不喜欢进城的老太太,第一次主动要来省城,仅仅就是为了照顾我。
老公说,她现在没啥反应,能自己顾自己。
婆婆说,那就中,那就中,临挂电话,她一遍又一遍的叮嘱老公,少出差,在家照顾好我。
但老公的工作性质就是时常要出差,我一个人也不想做饭,离爸妈家又远,我也不想跑,每天跟着同事一起在外面吃,怀孕三个月,孕吐非常厉害,吃什么吐什么,外面的饭菜油大盐大,我看见就开始恶心。
一个月下来,我瘦了整整六斤,母亲心疼我,要给我请保姆,可我和老公的工资哪能请的起保姆呢?
母亲说,我们出钱。我拒绝了,我从小虽然娇生惯养,但我学识和认知告诉我不能啃老。
老公心疼我,便问我,让妈来咱家照顾你吧。
我说,妈来了,爸一个人在家咋办?家里还有七八亩的地。
老公说,你放心吧,如果妈来,家里的地不让他们种了。
老公说完这话第二天,婆婆就背着行李来了,婆婆不怎么识字,是公公把他送来的,来的时候,婆婆提着满满一篮子鸡蛋,公公扛着一大袋子面粉,还有两只收拾干净的鸡。
婆婆说,自从志刚说你怀孕,我就开始攒鸡蛋,这些都是咱家养的鸡下的,好的很。面粉也是咱家自己种的麦子打的,我给你擀面条吃。
婆婆的话瞬间温暖了我。
自从婆婆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早上上班走的早,婆婆每天五点多就起来给我做早饭,为了不影响我休息,她总是蹑手蹑脚的,小米南瓜粥,玉米红薯粥.......几乎每天不重样。
我胃口不好,每次吃不多,为了让我吃好,她一天五六次的给我做,做好上午十点多和下午三点多送到我们学校,同事们都羡慕的说,没见过这么好的婆婆。
婆婆来了一个月不到,我长胖了五斤。
父亲和母亲周末来家里看我,看到婆婆给我做的饭,面条手手擀的,肉馅是自己动手垛的,母亲把我拉到房间里说,娟娟,你婆婆把你照顾的这么周到,你可不能跟老人生气,要和婆婆好好相处。
我虽然脾气不好,也喜欢耍些小性子,但道理我是懂得,婆婆对我那么好,我自然不会跟她生气的。
婆婆照顾我,公公一个月来一次,送鸡蛋,送新鲜的蔬菜,每次来,他就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坐车回去,说家里养的鸡,养的羊,离不开。其实我知道,当时是夏天,他是怕他在家里,我不方便。
母亲说,我嫁给你爸那么多年,都是老家的亲戚千方百计的算计咱家,你是那辈子修来的福气,婆家全家人都围着你一个人转。
我坐月子前,跟老公商量,婆婆一个人太辛苦了,我们请个保姆,可以帮婆婆一把。
大姐知道后说,请啥保姆,浪费钱,刚好那时也不忙,我来伺候你。
我说,大姐,农闲你不是都要出去打工吗?
大姐说,挣钱是重要,但也没有我弟媳妇坐月子重要呀,再说了,别人照顾,我们可不放心。
月子里,大姨来看我,看到我被婆婆和大姐养的白白胖胖,脸色红润有光泽,忍不住落泪。
我妈说,大姐,你这是干啥?咋还哭上了呢?
大姨说,看娟娟坐月子,我忍不住想起小月,当年小月坐月子我去看她,又黄又瘦的,她婆婆伺候她,这不让吃,那不让吃,说容易回奶。孩子闹人,她婆婆说自己又是洗又是做的,特别累,没精力抱孩子,女婿白天上班,到家也喊累,孩子一点都不管,白天晚上都是小月一个人带孩子,如今,小月一身的月子病。
小月是我表姐,婆家是我们本市的,家里挺有钱的,大姨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她月子里受了这些罪,当时表姐家孩子办满月酒,我跟母亲一起出的,见到表姐很瘦,我还以为她是为了保持身材减肥了呢?万万没想到是月子里根本没养。
和表姐相比,我简直太幸福了。
产假结束我上班了,婆婆一个人带孩子,忙不过来,公公来了,公公来之后,家里的地是大姐帮助种,收完,种好,把收入的钱全数都给公婆。
之前,是公公往我们家送东西,公公来之后,是三个姐姐轮流来送东西,送鸡蛋,送粉条,送肉,不但给我们送,每次都还给我爸妈再单独准备一份。
大姨常羡慕我妈说,你这那是嫁出去了闺女,明明是又有多了四个孩子。
我妈高兴的合不拢嘴,走到哪炫耀到哪。
公公来后,我就更有福了,婆婆做饭、做家务,公公带儿子,我吃完饭,婆婆一个碗都不舍得让我刷,说什么我上一天班特别辛苦,回家多陪陪孩子等等,总之不让我做一点家务。
每次我爸妈来家,看到公婆这样惯我,就说,你们把她惯坏了。
婆婆说,娟娟嫁到我们家受委屈了,我们就得多宠一些。
更令我感动的是,那年我爸爸骨折。
我爸骨折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我妈做饭不行,婆婆做好饭就让公公给我爸妈送去,蒸包子,包饺子等等,把我爸妈感动的一塌糊涂,我爸好之后,跟我说,娟娟呀,你公婆是好人,对你好,对我们好,以后他们老了你可不能嫌弃,一点要像对我们一样孝敬你的公婆。
父母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所以,公婆生日,逢年过节,我都会精心为公婆准备礼物。而他们也从来不扫兴,不管我买啥,他们都说好。
儿子上幼儿园后,公婆闲了下来,坚持要回老家,我们留都留不住,公公说,之前我们带孩子,在城里有个事做,也不感到无聊,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我们天天在家,大眼瞪小眼,无聊的很,我们回去,家里有几亩地,忙忙碌碌也有意思。
我们拗不过他们,只能依他们的意思,好在,几个姐姐都离的近。
公婆回去后,我们因为上班,平时回去的少,都是三个姐姐在跟前尽孝,大姐如果不出去打工,天天往家里跑,二姐和三姐轮流,给公婆买吃的,买用的,生病了三姐直接接到医院治疗,从来不让我和老公知道。
我们觉得在公婆跟前尽孝太少,每次回去就给些钱,但公婆转手又给了我儿子。他们时常说,我们在乡下,菜是自己种的,粮食也是自己的,做饭烧的是柴火,花不了啥钱。
其实,我们早就给他们买了液化气,煤气灶,但他们节省,一年也用不完一罐气。
那些年,公婆身体好,又有三个姐姐在身边照顾,过得一直很好,我们也很安心。
就在三年前,一向身体很好的公公突然离世,一句话都没有留下,公公的离世,对婆婆打击很大,没多久,婆婆也中风了,虽然抢救及时,但还是落下了后遗症,生活只能半自理。
三个姐姐都说让婆婆以后跟着她们生活,婆婆喊着泪水说,我这一把年龄了,要是像你爸一样,那天就突然没有了,我可不能在闺女家过。
我明白婆婆的意思,在她心里,儿子家才算自己的家,女儿毕竟嫁出去了。
我说,妈,我接你去省城生活。
婆婆说,我这个样子,你们都要上班,我不能去连累你。
大姐说,妈,没事,你不想去我们家住,也不想去弟弟家,以后就住家里,我不出去了,天天来陪你。
二姐三姐也跟着说,我们三个离得都近,轮流回来陪你。
三个姐姐孝顺,为我们考虑,但我们不能不懂事。
自从公公去世后,老公就一直懊悔,应该早点接公婆跟我一起生活,后来,婆婆那样,老公时常担心婆婆,即使出差也要经常回去看望,虽然三个姐姐把婆婆照顾的很好,我知道,老公担心婆婆。
放暑假了,我带着儿子回去陪婆婆,回老家的路上,我跟儿子说,奶奶最疼你,这次回去,你好好劝劝奶奶,争取让她跟我们一起回省城生活。
当天晚上,儿子就坐着婆婆身边各种撒娇。
我们在家住了三天,儿子天天在婆婆跟前劝,婆婆终于打消了顾虑,同意跟着我们回省城生活。
婆婆同意后,我趁热打铁,那天一早,趁三个姐姐都不在,我就收拾好婆婆的行李,开车把婆婆偷偷接回了我家。
我们前脚刚走不久,后脚大姐就打来电话,电话接通,大姐说,娟娟,你咋不吭声把妈接走了呢?
儿子说,大姑,你放心吧,奶奶同意去跟着我们一起生活了。
紧接着,二姐三姐也打来了电话,都说我老公经常出差,我又要上班,照顾婆婆不方便,她们不放心,让我把婆婆送回去, 怎么可能呢?婆婆好不容易同意跟我们走了,我是一定不能再送回去的。
我带着婆婆回去的那天,老公刚好出差回来,一进门看见婆婆在客厅的沙发上坐着看电视,当场就落泪了。
他拉住我的手说,媳妇,谢谢你。
我说,你好好感谢你儿子,都是他的功劳。再说,我们夫妻一体,做这些都是应该的。老公眼圈都红了。
第二天中午,我在厨房做饭,婆婆在一边教我做馅饼,我家门铃响了,我喊儿子去开门,结果我就听见门刚开砰的一声又关上了。
我跑出来问儿子怎么了?
儿子说,妈,坏了?姑姑追家里抢奶奶来了。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听见门口叽叽咋咋的吵闹声,我开门一看,三个姐姐齐刷刷的站在门口。
看见我开门,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嚷嚷。
娟娟呀,你把妈偷回家,你儿子门都不想让我们进了。
儿子说,我害怕你们把奶奶接走。
三个姐姐哈哈笑开了。
进屋后,大姐说,娟娟,我知道你们孝顺,但志刚经常出差,等暑假过后,你要上班,妈现在自理能力差,你自己照顾肯定忙不过来,不比在老家,我们三个守在,轮流照顾,轻松很多。
我说,姐,你就放心吧,妈除了做饭,洗衣服不能行,其他自理都没有问题,我学校就在家隔壁,抬腿就到家了,这些年,都是你们在跟前尽孝,我和志刚啥都没做过,爸突然走了,志刚已经非常遗憾,我们必须好好为妈尽孝。
大姐说,这样,我们再问问妈。
婆婆说,儿子家才算我的家,我愿意留下。再说了,我孙子也需要我。
姐姐们说,妈,你还是重男轻女,总觉得女儿是外人。
婆婆说,那是自然的,我儿子儿媳妇才是一家人。
二姐三姐说,娟娟,妈在你们这,我们离得远,都帮不上什么忙,就靠你自己,我们实在不忍心呀。
儿子接话说,姑姑,你们放心吧,家里还有我呢,我一定照顾好奶奶。
三个姐姐看着儿子笑了。
如今婆婆跟我们一起生活已经三年,老公为了能多尽孝,尽量减少出差的时间,他说,钱永远是挣不完的,陪伴家人更重要。
儿子只要放学一回来,就趴在婆婆跟前唠个没完,跟婆婆讲学校的的有趣事情,抱怨功课多,婆婆也听不懂,就是一个劲的心疼她孙子辛苦,情绪价值给的足足的,儿子听了心里美滋滋。
天气好的时候,晚上吃过晚饭,我带婆婆去家门口的公园散步,公园里的人都说我们是母女。
白天我不在家,我爸妈每天往我家跑,她们来陪伴婆婆唠嗑,婆婆生活的很幸福。
我现在也感觉特别的幸福,自从婆婆来之后,老公的心情一天比一天好,走路都哼着小曲,儿子也越来越懂事,孝敬,懂得分享,家里每天其乐融融。
婆婆对我好,我当然应该对婆婆好,婆婆也是妈,都说家里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我们心中,婆婆永远是我们家里的宝,祝愿婆婆健康长寿。
来源:搞笑漫步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