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着急了,将斥资13亿欧元加码人工智能战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6:41 1

摘要:2025年3月2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在2025至2027年间投资13亿欧元,用于部署人工智能(AI)、云计算、网络安全及数字技能等“对欧洲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这一决策被视为欧盟加速技术自主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旨在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压力,巩固其在新一代技

2025年3月2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在2025至2027年间投资13亿欧元,用于部署人工智能(AI)、云计算、网络安全及数字技能等“对欧洲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这一决策被视为欧盟加速技术自主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旨在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压力,巩固其在新一代技术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投资计划的核心内容

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新闻公报,此次13亿欧元资金将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立专门用于训练大型AI模型的“AI超级工厂”,通过公共与私人资本合作,提升欧洲的算力资源。云计算与数据治理:完善欧洲数据共享框架,推动跨成员国数据流通,并通过《欧盟云和人工智能发展法案》优化技术应用环境。网络安全与数字技能:加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同时投资职业培训项目,弥补AI领域人才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该计划是欧盟更宏大的“TechEU投资计划”的一部分。此前,欧盟已提出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InvestAI”倡议,目标是在2030年前建成全球领先的AI生态系统,涵盖芯片制造、开源模型开发及行业应用。此次13亿欧元投资可视为这一长期战略的“先导资金”。

政策松绑:为创新“开绿灯”

为配合投资计划,欧盟近期同步调整了监管政策。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撤回原定的《AI责任指令》,并计划在4月出台更宽松的《AI行为规范准则》,将企业合规负担限制在“现有规则框架内”。这一转向被解读为减少初创企业成长阻碍、吸引私人资本的关键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欧盟此前严格的《人工智能法案》曾引发争议,认为过度监管可能抑制创新。此次政策调整与资金注入的“组合拳”,标志着欧盟在技术主权与市场活力之间寻求新平衡。

技术短板的现实挑战

尽管雄心勃勃,欧盟在AI领域仍面临显著短板。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企业AI技术采用率仅为13%,且风险投资规模仅为美国的1/7。半导体供应链脆弱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尤为突出。

为此,欧盟委员会在配套措施中提出:

通过“储蓄与投资联盟计划”优化初创企业融资环境,联合欧洲投资银行填补技术转化阶段的资金缺口。协调成员国研发投入,目标将欧盟整体研发支出提升至GDP的3%,重点倾斜AI、量子计算等战略领域。推动“欧洲研究区法案”,促进人才流动与跨国技术合作。全球竞赛下的欧洲路径

欧盟的AI战略带有鲜明的“防御性”色彩。面对美国“星际之门”5000亿美元基建项目和中国在开源模型领域的快速突破,欧盟试图以“差异化竞争”破局。例如,其“AI工厂倡议”强调开放协作与合规性,计划通过公共机构提供算力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同时在医疗、能源、农业等垂直领域培育本土应用场景。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我们不仅要追赶,更要定义技术的未来——以欧洲的价值观和规则。”这一表态凸显欧盟欲将技术标准与地缘政治影响力绑定的深层意图。

争议与展望

尽管计划获得多数成员国支持,质疑声依然存在。部分批评者指出,13亿欧元规模相较于中美投入“杯水车薪”,且欧盟官僚体系可能导致资金分配低效。此外,放松监管可能引发伦理与安全风险,如何在创新与规范间取舍仍是难题。

然而,支持者认为,此次投资标志着欧盟“技术觉醒”的关键一步。随着首笔资金在2025年落地,欧洲能否在AI竞赛中后来居上,全球产业界将拭目以待。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