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电动汽车行业的转型趋势及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影响,福特汽车决定对其欧洲业务进行重大调整,计划至2027年底前在德国与英国裁员共计4000名员工!
受电动汽车行业的转型趋势及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影响,福特汽车决定对其欧洲业务进行重大调整,计划至2027年底前在德国与英国裁员共计4000名员工!
失业君小编 | 文网络 | 图
福特公司透露,具体的裁员安排将依据与工会的协商结果而定,预计德国将减少2900个岗位,英国则缩减800个职位。同时,位于德国科隆的主要工厂将调整生产策略,减少Explorer和Capri EV车型的产量,以应对市场需求不足的挑战。
近年来,福特在欧洲市场的表现持续疲软。据统计,2024年前十个月,福特在欧洲的乘用车销量仅为36.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5%,市场份额更是萎缩至3.35%,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曾达到的10%的高点。特别是在电动汽车领域,科隆工厂生产的Explorer和Capri电动车型因市场需求低迷而不得不减产,凸显了福特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
此外,福特在欧洲的工厂布局正经历深刻变革。作为欧洲总部及电动车生产核心基地的科隆工厂,将裁员2900人,占员工总数的24%,而萨尔路易斯工厂则计划在2025年关闭。尽管福特已投入20亿美元对科隆工厂进行电动化改造,但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福特欧洲业务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26%,降至8.92亿美元。高昂的成本结构,特别是德国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以及电动车研发所需的大量投入,给福特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因此,公司不得不通过裁员等措施来削减运营开支,以期实现业务的扭亏为盈。
失业君小编分析认为,福特汽车决定对其德国业务实施裁员的核心动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❶电动车市场的疲软与德国政府政策支持的缺失。据数据显示,德国政府在2023年底取消了电动车购置补贴政策,这一变动直接导致了2024年前9个月德国电动车销量的显著下滑,降幅高达28.6%。福特汽车的首席财务官约翰·劳勒强调,欧洲地区在电动化进程中缺乏一个清晰、连贯的政策议程,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且对于电动车市场的激励措施不足,这些都极大地增加了车企在转型过程中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❷来自中国车企的激烈竞争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新构建也对福特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车企凭借其成本优势、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以及灵活的市场策略,迅速在欧洲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这迫使包括福特在内的传统车企不得不采取降价等策略以应对竞争压力。尽管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了关税,但这一措施并未能有效抵消德国本土在制造成本上的劣势,使得福特等车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❸德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与政治不确定性也是福特决定裁员的重要因素之一。德国经济正面临连续两年衰退的风险,2024年的GDP预计增长率为-0.2%,这无疑给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胜选也引发了贸易政策的波动,这进一步削弱了企业在德国乃至欧洲的投资信心。在这样的背景下,福特汽车不得不通过裁员等措施来降低运营成本,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福特德国工会的主席本亚明·格鲁施卡坚决表态,将“全力反对”既定的裁员方案,他呼吁管理层提出切实可行的替代性方案,并为员工争取每人至少20万欧元的离职补偿,这一数字远超德国法定的赔偿标准(通常为工龄乘以月薪的0.5至1.5倍),彰显出工会在捍卫员工权益方面的坚定立场。
德国汽车制造业长期以来一直高度依赖于高技能劳动力,因此,裁员不仅会对员工的家庭生计造成直接影响,还可能危及社会的整体稳定。提供高额的离职补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带来的冲击,这与德国长期以来的社会福利传统相契合。
然而,福特在2024年的净利润已经下滑了26%,如果按照工会的要求,为每位被裁员工提供20万欧元的补偿,以计划裁员的2900人计算,总金额将达到5.8亿欧元,这将进一步加剧公司的财务负担,削弱其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资金储备。
那么,福特是否具备支付如此高额赔偿的能力呢?尽管福特在2025年3月宣布将向德国业务注入44亿欧元(约合47.6亿美元)的资金,但这笔资金的主要用途是偿还债务和支持电动车项目,而非用于支付裁员成本。如果福特接受工会的要求,那么赔偿金将占据注资总额的12%,这无疑会挤压其用于战略发展的资金。
从历史经验来看,德国工会通常会通过罢工等手段来向企业施压(例如,大众工会就曾威胁罢工以要求加薪7%)。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双方最终都会达成某种折中的解决方案。福特可能会考虑通过分期支付、提供再就业培训等方式来减轻短期的现金压力。
自2024年以来,包括Stellantis、大陆集团和博世在内的多家企业已经宣布裁员数万人,而德国则成为了受裁员潮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燃油车产能过剩与电动车盈利周期较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车企通过裁员来缩减规模以应对市场变化。
汽车产业对德国经济的贡献率高达5%,并提供了约10%的就业岗位。因此,福特的定向裁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地区失业率的上升(特别是科隆工厂所在的北威州)。如果其他本土巨头如大众等也跟进关闭工厂,那么德国的工业竞争力可能会进一步下滑。
综上所述,福特德国的裁员事件不仅揭示了欧洲汽车业在电动化、全球化和成本控制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还凸显了工会在维护员工权益方面的坚定立场。虽然工会提出的高额补偿诉求在道德上具有合理性,但这也可能会延缓企业的转型步伐。从长远来看,德国需要通过政策协调,如重启电动车购置补贴、加速充电网络的建设和产业升级,如聚焦高端电动车和氢能技术的发展,来重塑其竞争优势。而福特能否在裁员和投资之间找到平衡点,将直接决定其欧洲业务的未来走向。
议
网友热议
@司空空Modestgo(IP粤):这说明他们产能过剩,生产的汽车远远超过自己的需求。最主要,中国卖不动了。
@舒克公路车(IP京):
蛋糕就那么大,我们要发展必定会分走更多蛋糕,这种矛盾是无解的……
@Um小洋葱(IP京):川普的国车国造,但福特走1个制造岗位之前,需要留下20万欧……
@王求索Tony(IP京):
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将异常惨烈。对传统车企,过去的很多资源和优势反而成为了包袱……
@Baggio的旅行(IP晋):20万欧一人?怕不是抢钱啊,有依据吗?大众有补偿裁员一人20万欧吗?回答我,德国……
@大春哥spring(IP京):
20万欧?德国大众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目瞪口呆!
最后一条,
大家还裁不裁?
来源:开朗大方糯糯小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