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朵专栏作家专访——孙凌(森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6:37 1

摘要:作者简介;森林,本名孙凌,高中语文教师,第十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所辅导学生曾获叶圣陶杯、创新作文、国学之星等作文大赛一等奖。爱好广泛,具有二十余年舞台经验,于各类表演多有涉猎,也曾登上多家省级卫视;又喜文史,在温州市图书馆开有说史系列讲堂,以传播文化启蒙思想

作者简介;森林,本名孙凌,高中语文教师,第十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所辅导学生曾获叶圣陶杯、创新作文、国学之星等作文大赛一等奖。爱好广泛,具有二十余年舞台经验,于各类表演多有涉猎,也曾登上多家省级卫视;又喜文史,在温州市图书馆开有说史系列讲堂,以传播文化启蒙思想为己任。常于游历之余以文记事以诗纪行以手写心,在公众号“森林39”上发表文章200余篇,坚持非虚构性写作,文字表达真实细腻。

编辑:请问您的创作初心?

孙凌:其实也谈不上创作,我就是想寻找一处空间,把自己想说的话和存在心里的故事说出来,我不想让它们消逝在时间里。

编辑:请您谈谈您的创作经历以及心得吧。

孙凌:如果不算学生时代的话,那么大概2006年在搜狐博客上发文章算是我写作的开端了。但我一直不是为了名利而写作,所以写的东西一般只发在自己的自媒体上,从未发表。说起来,我真正有意识的写作其实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因为随着年纪渐长,想沉下心去回忆自己的过往,记录真实的当下。所以我基本是在进行一种自传式的非虚构写作,

编辑:您认为您的创作风格是什么呢?

孙凌:从风格上来说,一是真诚,力求做到真实,不说假话套话,以诚动人。二是细腻,力求记录和还原更多细节,以资自己和他人了解那个情境中的人物和事件。三是冷静,尽量将情感和观点蕴藏在冷静客观的文字中。

从文体上来说,我写的诗形式拟古为主。我很重视文句音韵的和谐,但主要是循今韵,不太受近体的格律平仄的要求。我写散文也很受古文的影响,会注重音节节奏、整句语势,避免同字重复,爱用四字结构,但并不是文白夹杂。

编辑:您有遇到过瓶颈期吗?

孙凌:因为我不是为了发表而写作,有了想法就写写,没有必须遵守的进度,也没有交稿的压力,所以不存在什么瓶颈期。写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时间的细碎,因为我写东西需要较长时间先静下来进入状态酝酿思考,但因为工作原因我每天的时间被分割成许多的碎片,很难有大段的时间沉浸于写作。这个问题只能是自己尽量克服。

编辑:您的家人支持您的创作吗?

孙凌:能理解,不反对。

编辑:网络文学兴起,想问一下您的看法。

孙凌:网络文学是新生事物必须欢迎。也希望市场能够把握正确导向大浪淘沙去粗取精,不希望因此出现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民众整体文化素养倒退的情况。

编辑:创作路漫漫,想问一下您对自己的创作总结。

孙凌:坚持说真话,坚持对语言的打磨,力争写出更多更好的文字。

编辑:想问一下您加入平台后的感受。

孙凌:结识一些有类似爱好的朋友,为自己写的东西找一个出口,如果能有些文字发表和得到一些读者,就是收获。

编辑;自由补充环节。补充自己想说的话。

孙凌:发自内心的写作就像是自己生出的婴孩,总忍不住要多看几眼,希望可以使他更好。但我没有混过文学圈,几乎从未在刊物上发表过文字。这些年里,也曾因缘际会,接触过几次本地的文化名流,但我不会抽烟喝酒,也不善交际,终究不好意思拿出自己的文字去求干谒。

我不是为了功利而写作,所以这么多年里,我只把它们放在自己的空间里,养在深闺人未识。可是在渐渐积少成多之后,又希望为这个日益长大的孩子寻谋一点出路。希望半朵能一定程度上帮我实现这个愿望吧。

孙凌作品选:

巧妇吟(仿乐府)

喑呜娇儿啼,拨灯慈母立,呱呱泪不止,但言腹中饥。

起身视槽厨,釜中米数粒,顾盼摸窖缸,黍去存缸底。

娇儿床头泣,巧妇心内急,孤坐明月夜,往事记依稀:

我本芈八子,生根在楚地,弗若浣溪女,手无缚鸡力。

汝本殷实家,父原是氓隶。虽冇禄奉享,日夜勤作息。

三年复五载,产业大增加,闾里林氏子,啧啧直称奇。

安乐既已久,渐孳骄堕心,自幼有金银,嫌贫爱奢靡。

一旦天柱折,汝父见背离。家道不复往,悬殊如天地。

左右有催逼,远近无亲戚,振兴惟再嫁,再嫁得小吏。

吏也心慈善,胸中多仁义。奈何身在朝,旰食继宵衣。

可汗讨四方,内外皆恐惧,刀弓所指处,万姓咸披靡。

郎君马前卒,日日含苦辛;在堂影不见,夜夜湿衾席。

孺子幼失怙,质性多乖戾,母弱难教训,忠言辄不怿。

不逢雕琢苦,璞玉难成器。身经数九寒,腊梅香扑鼻。

闾里林氏子,向时忍汝气,吞声读数载,一朝着锦衣。

学成归故里,占我先人地,相报旧时辱,母子徒见欺。

儿也且弱冠,身未及五尺,成事不足用,败事颇有余。

河东马温公,冲龄救小友,北海孔文举,四岁能让梨。

尔今可为谁?形近汉昌邑。赌则万千数,家财倾无遗。

子贼母之过,教育少规矩,只识舐犊情,宽严未相济。

楚鸟止于阜,三年不飞鸣,一日乘风举,扶摇九万里。

季子头悬梁,身佩六合印,祖郎闻鸡舞,柱国中流砥。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东隅虽已逝,桑榆尚可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愿儿今日醒,莫悔读书迟。

(编辑:至幸)

来源:新文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