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暮色中燕影翻飞如惊雷裂云,归鸟一声啼破万家灯火。天地以雷霆为笔写就黄昏,羽翼划开混沌的刹那,人间烟火次第亮起。这般壮阔最宜佐酒,教人顿觉身如芥子,却也是万象画卷中的浓墨一笔。
01
暮燕翻雷天作云,一声归鸟万村昏。
——[宋] 吕本中《暮雨》
暮色中燕影翻飞如惊雷裂云,归鸟一声啼破万家灯火。天地以雷霆为笔写就黄昏,羽翼划开混沌的刹那,人间烟火次第亮起。这般壮阔最宜佐酒,教人顿觉身如芥子,却也是万象画卷中的浓墨一笔。
02
溪毛入馔光浮筯,云子新炊滑溜匙。
——[宋] 洪刍《人日》
溪边野菜盛满竹盘泛清光,新炊云子饭滑落玉匙间。山野之味无需山珍海味去装点,青瓷碗里盛着整个春天的馈赠。诗人咀嚼着自然的清鲜,恍然惊觉:所谓风雅,原在箪食瓢饮的寻常光阴里。
03
云根稚藕已胜花,烟外子松今作树。
——[宋] 利登《玉楼春》
淤泥深处藕节初成已胜繁花,烟霭之外幼松今已亭亭如盖。草木生长最解时光真意,静默中自有惊心动魄。看客驻足时,恍见天地为匠,将岁月雕琢成青玉般的年轮。
04
岩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遥见客垂纶。
——[宋] 徐铉《九日落星山登高》
暮色岩影看流云出岫,湖光潋滟处遥见钓客垂纶。云起竿落皆是道法,渔翁不钓锦鳞只钓闲。这般悠然非刻意求得,其实就是心与万物同频时的自然应和。
05
张侯哦诗松韵寒,六月火云蒸肉山。
——[宋] 黄庭坚《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
张侯吟诵诗歌时,松韵显得格外寒冷;六月里火红的云彩仿佛在蒸煮着肉山。松涛清凉镇火云,诗心冰洁破酷暑。山谷居士戏谑间道破文人风骨:任他红尘如沸,我自怀揣一片玉壶冰。
06
东窗且复焚香坐,闲看微云自卷舒。
——[宋] 陆游《东窗四首 其三》
放下凡俗之事,东窗之下焚香静坐,看窗外云卷云舒,感受悠闲时光。心香一炷敌万籁,坐观云影演大千。放翁暮年得真趣,不再追逐青云志,反在微云舒卷里参透生命本相。
07
谁向南园剪腻云,胆瓶微浸两枝春。
——[宋] 张明中《瓶簪绯桃》
谁人采撷南园绯云?胆瓶轻浸两枝偷来的春色。折花入瓶原是剜取春光,却意外成就案头山水。这般矛盾最是风流,教人笑叹,美从来不讲道理,只负责惊心动魄。
08
晚色吹云树外明,数枝遥见绿槐生。
——[宋] 韩淲《二月晦日 其二》
暮云被晚风揉碎在林梢,数枝绿槐遥立自成生机。最黯淡处偏有惊喜抽芽,如墨色里跳出翡翠。诗人教会世人:希望总在视线尽头,需用黄昏的眼眸才能捕获。
09
经时不到紫云溪,新笋烂斑青玉枝。
——[宋] 郑獬《竹 其一》
竹子经过长时间没有到达紫云溪,新生的竹笋上长满了斑点,宛如青玉的枝叶山溪记得每双旧履痕,笋衣裹着等候的深情。重游故地如展读岁月手札,竹节里藏着未说尽的别来无恙。
10
云意乘秋任往还,泉音终日自潺潺。
——[宋] 赵拚《赠禅僧二首 其一》
秋云任性往来无拘束,山泉终日潺潺自在鸣,与山居隐士煮茶相和。云卷云舒不碍泉声,万物各得其所方成太和。驻足听此天籁,忽觉胸中块垒已随流水东去,唯余明月满怀。
11
招取云山来一笑,竹坡犹有此闲身。
——[宋] 周紫芝《客有以仆托病谢客者甲戌除夜作》
停下脚步,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欢笑,即使在忙碌中,也别忘了给自己留点闲适的空间。闲适不在占尽风月,而在与万物相看不厌。诗人自诩天地门客,折竹为帖邀约青山,醉倒便以云絮作衾枕。
12
独倚断云愁战马,重歌流水带归鸦。
——[宋] 方岳《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其一》
独倚残云愁对铁马冰河,复歌流水曲送归鸦入暮。战火与夕照在眼底交织,把悲怆唱成流水长调。最苍凉处偏生诗意,恍见诗人以血为墨,在断戟上刻写和平祈愿。
13
浓云漠漠雨毛空,染出桃腮照眼红。
——[宋] 欧阳澈《春意五绝 其一》
浓厚的云层弥漫天际,细雨绵绵,悄然飘落。这细雨轻轻染红了桃花,那鲜艳的色彩映入眼帘,令人陶醉阴霾反作胭脂衬红妆,似命运开的玩笑。诗人看透造化顽皮:最美的绽放,往往始于最湿重的云脚。
14
城隅楼榭与云平,城下溪流见底清。
——[宋] 邢恕《句 其二》
城墙四角的楼阁与云层齐平,城下的溪流清澈见底。高处不胜寒处有凌云志,低处明澈里藏赤子心。这般对照不正是人生两境么,教人徘徊沉吟:该追青云志,还是守水底天?
15
白衣苍狗变浮云,过眼纷纷不可论。
——[宋] 冯时行《寄题庞宫使提举山斋二绝 其二》
须知白衣苍狗幻化浮云,过眼纷纭都不足论道。云卷云舒本无心,世人偏作沧桑叹。冯当可笑看万象变迁,原来最大的不变,就是这永不停歇的变化本身。
16
山鸟一声清昼永,白云深处北窗凉。
——[宋] 程俱《偶作三首 其一》
山中的鸟儿叫了一声,白昼仿佛被无限拉长,显得格外悠长;白云深处,北窗之下,凉风习习,更是愈发清凉。鸟鸣丈量时光长度,云影调节心境温度。隐者闲居浑忘暑,方知真正的清凉不在纨扇,而在松风过耳的刹那。
17
带雨小舟横别涧,隔花幽犬吠深云。
——[宋] 张观《过衡山留赠廖融》
在细雨中,一只小船横在涧边,隔着花丛,深云中传来幽犬的吠声。雨幕模糊别离界限,犬吠穿透云雾屏障。诗人赠别不言愁,只画就这幅山水迷离图,让千载后的读者仍能触摸那日的潮湿离绪。
18
翠袖倚看云影乱,银床坐对月阴移。
——[宋] 何梦桂《赠董君竹梧亭》
诗人倚靠在翠绿的柚子树旁,看着云影缭乱,坐在银色的水床之上,对着月影移动。云影参差似心绪,月移中庭如流年。竹梧亭中人不悲秋,反在光影交错里,觅得物我两忘的禅机三昧。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侵权或不当使用之处,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来源:荔枝姑娘诗词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