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以民散文:《新聊斋·枫桥刘娘》读后感 | 附诗二首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6:21 1

摘要:在江南布衣的笔下,枫桥刘娘的故事如同一幅细腻而深沉的江南水墨画卷,悄然铺展在读者的心田。这篇散文式的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让人在阅读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与感慨。

《新聊斋·枫桥刘娘》读后感

(散文)

作者:李以民

在江南布衣的笔下,枫桥刘娘的故事如同一幅细腻而深沉的江南水墨画卷,悄然铺展在读者的心田。这篇散文式的短篇小说,以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让人在阅读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与感慨。

刘娘,一位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她的命运却如同江南的烟雨,充满了波折与迷离。作为陈良的妻子,她不仅是家庭的温暖港湾,更是陈良生意上的得力助手,以其独到的眼光和精湛的手艺,使得陈家的咸鸭蛋生意声名远扬。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将她卷入了无底的深渊。被闽商劫持、凌辱,甚至生命危在旦夕,刘娘的遭遇让人痛心疾首,为之扼腕叹息。

在故事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被作者刻画得淋漓尽致。陈良的焦急与担忧,如同江南的急雨,猛烈而深沉;陈方儒的勇敢与无助,则如同风雨中的孤舟,摇曳不定。而闽商罗某的贪婪与无耻,更是如同江南的阴霾,让人心生寒意。刘娘,在面对困境时,虽然被迫曲意逢迎以保全性命,但她内心的坚韧与不屈,却如同江南的竹子,虽经风雨却愈发挺拔。

更令人感慨的是,刘娘在经历了这场灾难后,虽然得以安然回家,但她的心灵却如同被秋风扫过的落叶,凋零而破碎。她变得沉默寡言,甚至疯癫游走,最终选择了出家慧云寺。这一决定,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决绝告别,更是对内心伤痛的一种深沉逃避与自我疗愈。

读完这篇故事,我深深地为刘娘的遭遇感到同情,更为她的坚韧与勇敢所折服。同时,我也陷入了对人性的深思。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如何保持自己的本心,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尊严,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刘娘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变,也让我们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充满诱惑与陷阱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清醒与坚定。

此外,江南布衣的文笔也让我为之倾倒。他用细腻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枫桥的风土人情、刘娘的美丽与智慧以及整个故事的氛围都描绘得栩栩如生。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在品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让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总之,《新聊斋·枫桥刘娘》是一篇值得反复咀嚼与品味的好作品。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更让我们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保持自己的本心与尊严。我相信,每一个读过这篇故事的人,都会从中得到自己的启示与感悟。让我们在品味刘娘的故事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尊严,勇往直前。

附诗二首:

【七绝】

刘女叹世

文/李以民

枫桥水畔泪沾衣,

刘女遭殃叹世非。‌

‌坚志不挠心未已,

慧云寺里度春晖。

【七绝】

枫桥夜叹

文/李以民

枫桥水畔泪沾裳,

刘女遭难世态凉。‌

咸蛋相随历风雨,

慧云寺内沐曦光。‌

附原文:

[新聊斋]

枫桥刘娘

文/江南布衣

枫桥陈良,岸然中年,专门制作批发咸鸭蛋者,积四十年之经验,深谙其中三味也。其蛋内核润泽晶莹,喷香悠长,风味独特,声誉鹊起,闻名遐迩。

夫人陈刘氏(以下简称刘娘),吋年四十余岁,丰满余韵,美艳超群,引人入胜,众皆浮想联翩,集体失眠。其智善麻将,精厨艺,有口才,高情商,一颦可倾城,二笑乱众心。更为甚者,尤善生鸭蛋好坏辨别,百试不爽,令无数商客五体投地竞折腰。

陈氏咸鸭蛋,有秘制配方。其祖上原为一举人,后落败,始作咸蛋,得其真要,一家老小衣食方得无虞。陈良为第七代单传,发扬光大,更为至要。至今生意火爆,远销苏浙闽豫及东北各地。

某日,有一外商,欲购咸鸭蛋四百箱。款付百分之六十,余皆三日后到付。初,陈不允,曰;小本经营概不赊账。后刘娘首肯,愿随咸鸭蛋一同赴闽。

至闽,夜深二更。闽商殷勤招待,酒水侍奉,宾馆设榻。刘娘柳眉兴展,不禁昏昏然也。

天亮,闽商说带刘氏前去银行提款。刘娘未觉其中有诈,梳洗已毕,乘车同往疾驰而去。

再说陈良,心中不安之为甚也。恐夫人刘娘安全有隙,急派侄儿陈方儒再度赴闽,以其接应婶娘陈刘氏。

陈方儒刚走,店里又来一人,对陈曰:闽商假冒,彻头彻尾之骗子,其人常周转浙闽各地行骗,会一口流利闽南话,其实非正宗闽南人也。

陈良大惊,家人更急,相互对视,心急如焚。

另表刘娘乘车,中途山野被人劫持,蒙其面,夺其物,缚其手,梱其足,五月裹粽,扔进麻袋。刘惊吓失声,叫苦不得。

一伙歹徒,兴奋不已,藏刘于一间废弃的老化厂仓库二楼上。门口双汉守卫,俨然如临大敌。闽商撕下面具,扬言要洗劫一空陈氏咸鸭蛋。原来,枫桥有两大主营咸鸭蛋之商人,另一家系闽商远房之叔也。

闽商罗某,眉清目秀,胖脸宽肩,一表人才。其要挟刘娘,逼其通话,开口索要一千万,否则撕票云云。

陈方儒赴闽,亦被歹人囚禁,自由尽失,呼天不应。

五日后,陈良坐卧不安,来回焦虑,于是报警。

后陈方儒星夜逃出,急弛跋涉,奔回枫桥,一时精神错乱,左问不出,右问不言,只得将其暂送精神病院疗养处理,众人束手无策久矣。

刘娘再被转移,受尽凌辱。闽商罗某见其丰腴白美,强脱其衣日夜淫之。其状可怖,令人发指,百般肆虐,无耻之尤。刘娘欲哭无泪,只得退而求其次曲意逢迎,以保全性命。

警局派员入闽,调查未果,挂档入案,只得返回。

至秋,陈良恹恹病重,生意一落千丈,家人悲催难隐,时有哭声达于邻舍,众皆掩面唏嘘。

后有一赣商,急会陈良,说他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解救夫人刘娘出苦海云云。陈大喜过望,病好一半,下床泡茶,吩咐设宴款待不提。

赣商入闽,半月后,刘娘安然回家,此后不言不语,无人能解其故。后,闽商罗某东窗事发,被闽浙警局合而捕之。随即深挖细究,连同其叔家一锅烩之。

此为枫桥十二年前之事,后陈良招兵买马,主攻大型超市,兼营宾馆业。咸鸭蛋生意逐渐委缩,勉强为继,随即人马焕散萧条沉寂。冬初,刘娘始疯癫,四处浪游走,朝夕颠倒,衣衫不整,时而狂笑,时而大哭,时而奔突,时而信步。某日,竟然裸身而走,并手舞之足蹈之。众女客见之,急脱外衣围裹。久经折磨,后病稍愈,始得安其寝,家人以手加额,暗自称幸。

翌年春,刘娘与陈良坚决离婚,众劝无果。陈氏辗转反侧泪水模糊,思前想后坚决不允,双泪泣血苦痛挽留,终无可奈何由她而去。

刘娘默然,独自梳妆,略施粉黛,光彩照人。伊欲何往也?枫桥西南慧云寺出家。当此时也,万人空巷,轰动枫桥,传为奇闻者也。

布衣曰:至今枫桥说刘娘,咸蛋伴去多荒唐。出家慧云寺中隐,镰月幽幽照大江。

来源:文海墨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