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科学解读,局部频发不能作为依据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9 14:24 1

摘要: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监测数据,2025年1-3月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9次,较过去五年同期均值下降12%中国地震局特聘专家高孟潭指出,判断是否进入活跃期需基于十年以上观测数据,单一年份的局部频发不能作为依据

近期全球多地频发强震,引发公众对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的担忧。结合权威专家解读与地震监测数据,当前地球地震活动仍处于正常波动区间,尚未达到活跃期标准。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监测数据,2025年1-3月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9次,较过去五年同期均值下降12%中国地震局特聘专家高孟潭指出,判断是否进入活跃期需基于十年以上观测数据,单一年份的局部频发不能作为依据

以缅甸7.7级地震为例,其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带,属于该区域百年周期内的正常能量释放2025年3月缅甸强震与同期台湾、云南等地地震虽引发广泛关注,但四川大学王暾教授团队研究表明,这些地震分属不同断裂带:缅甸地震源于印度洋板块挤压,台湾地震受菲律宾海板块俯冲影响,云南地震则关联青藏高原物质东移,三者无直接力学关联,类似现象在2024年4月台湾花莲7.3级地震余震序列中已有体现——两个月内发生87次4级以上余震,属于典型主震-余震型序列。

土耳其2023年双震型地震(7.8级+7.6级)的特殊性,揭示了板块边界带复杂应力分布特征。中国地质科学院徐锡伟院长强调,全球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欧亚、洋中脊)每年约发生20次7级以上地震,近五年数据未超出历史波动范围公众感知的“地震增多”实际源于信息传播效率提升,而非地壳活动加剧

专家建议采取理性应对策略:个人需掌握“伏地-遮挡-抓牢”避险三原则,社区应完善智能预警系统(如2025年浙江试点的北斗应急箱),正如地震预警专家王暾所言:“与其焦虑是否进入活跃期,不如将防震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科学防灾比猜测周期更有现实意义。

来源:财商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