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9岁女孩小月(化名)的左脚,成了全家人的“噩梦”——一年内三次崴脚,最终确诊踝关节撕脱性骨折+滑膜炎+骨刺,需进行关节镜手术。令人揪心的是,这场悲剧的起点,竟是一年前父母的一句“拍过X光骨头没事,不用做B超”。
广州9岁女孩小月(化名)的左脚,成了全家人的“噩梦”——一年内三次崴脚,最终确诊踝关节撕脱性骨折+滑膜炎+骨刺,需进行关节镜手术。令人揪心的是,这场悲剧的起点,竟是一年前父母的一句“拍过X光骨头没事,不用做B超”。
时间线还原:
第一次崴脚(2023年3月):X光显示无骨折,父母拒绝B超检查,自行用红花油按摩第二次崴脚(2023年9月):脚踝肿胀持续一周,膏药处理后“好转”第三次崴脚(2024年5月):左脚无法着地,MRI显示韧带断裂、软骨损伤“就像鞋带断了还硬穿,最后连鞋底都磨穿。”主刀医生用比喻解释病情恶化过程。
数据警钟:
“X光只能看骨头,B超/MRI才能看清韧带和软骨!”中山三院运动医学科主任指出家长三大认知误区:
❌ 误区1:“能走路就没事” → 韧带断裂者仍可行走
❌ 误区2:“肿消了就好了” → 慢性炎症正在侵蚀关节
❌ 误区3:“孩子恢复快” → 儿童韧带损伤更易导致生长板异常
黄金救治法则:
24小时内冰敷(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务必做B超/磁共振排查韧带损伤至少佩戴护踝4-6周科学处理指南(RICE原则升级版):
▫️ Rest(制动):用支具固定踝关节
▫️ Ice(冰敷):使用冰袋隔毛巾冷敷
▫️ Compression(加压):弹性绷带八字包扎
▫️ Elevation(抬高):患肢高于心脏20cm
小月手术前夜,父亲懊悔道:“要是当初多做那个300块的B超......”这句话,值得所有家长深思——当省钱的侥幸遇上孩子的健康,我们真的赌得起吗?
(你的孩子崴过脚吗?当时如何处理?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来源:女性健康咨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