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员王骥带领的团队与辽宁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基于STING激动剂的内质网靶向分子增强抗原交叉递呈”的研究论文。
3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员王骥带领的团队与辽宁大学和复旦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了题为“基于STING激动剂的内质网靶向分子增强抗原交叉递呈”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的王骥研究员担任最后通讯作者,与其他单位的研究者共同完成。王夏峰副研究员、博士生黄章屏等人是这篇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疫苗作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以及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其效果仍面临挑战,尤其是在应对快速变异病原体或根除慢性感染和肿瘤方面。
疫苗效力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诱导CD8+ T细胞反应,然而传统重组蛋白疫苗在这方面存在不足,特别是抗原从细胞质到内质网的转移过程缺乏精确工具。
研究团队专注于开发一种新型内质网靶向分子SABER,它以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为靶点,具备将抗原高效定位至内质网并促进抗原交叉递呈的功能。
此外,SABER还具有激活STING下游信号通路的作用,增强了疫苗的佐剂效应。实验结果显示,使用SABER技术能显著提升树突状细胞对CD8+ T细胞的激活能力,相比现有主要佐剂,效能提高了五倍以上。
在多种癌症模型中,SABER疫苗联合疗法显著抑制了小鼠肿瘤生长,延长了生存期,并且在对抗新冠BA.5.2变种时,单独使用SABER也能减少病毒载量达100倍。
此外,SABER还能诱导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显示出其作为疫苗佐剂的强大潜力。这项研究不仅革新了抗原递送策略,从宏观层面转向微观细胞器层面,还展示了其在提高免疫反应方面的巨大潜力,有望成为下一代疫苗研发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
来源:研究生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