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是阶段性的,不是持有左倾观点的人习惯地用什么主义能说的透的。如为什么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失业,腐败现象,左倾观点认为不是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这就把中国发展中的问题简单化,绝对化了,结论当然是又要阶级斗争。
我认为中国经济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是阶段性的,不是持有左倾观点的人习惯地用什么主义能说的透的。如为什么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为什么会出现失业,腐败现象,左倾观点认为不是市场经济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问题,这就把中国发展中的问题简单化,绝对化了,结论当然是又要阶级斗争。
我认为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是脱离时代和国情,不深入到经济内部而是粗暴地上纲上线,凡事都用左倾透视镜和大棒观察社会和处理问题,这种肤浅而粗暴地认识对于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对于正确处理当前经济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会起到干扰甚至破坏性作用。这种左的观点完全是与文革时极左观点契合的。他们用左的透视镜“检测”中国发生的事情是扭曲和错误的,他们完全无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人民生存状况的改善状况,完全无视中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当前国内经济的影响,因此企图从政策上,甚至政治上挑战党和国家主流意识,不断拨弄是非,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人民思想混乱和与国家的对立,其结果必然会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反对国企改革和民营企业发展是完全脱离国情的左倾错误,把民企当做阶级异己,甚至鼓吹打倒资产阶级。他们脑子里的公有制就是一个国企。他们故意迴避企业的经济性质,而只讲政治性和福利性。因此漠视企业盈亏如何,讲国企改革就是反对公有制,并不容分辨解释。这是很无知的。不论什么时代社会,对于生产活动,人们都要讲核算,计算投入与产出成果,因此才有生产的进步。但左倾从不讲这些,而只讲自己获得了多少,福利好坏。其错误在于做一锤子买卖,不管企业如何。在今天这个商品经济时代,如果企业无偿或有偿地占用国家的自然资资源,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进行生产却不断发生亏损,那么它哪里还有钱进行扩大再生产呢?,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没法维持。这是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最起码的知识(见资本论第一卷)。即便从农业生产上看,农民使用了土地,水利,肥料,种子,出工出力劳动种粮,如果收获后连成本都不够,他还愿意去种田吗?
国企也一样,既然讲自己是公有制,那么年年亏损,不能给全体人民创造利润,那还叫什么公有制?怎么搞社会主义?天天只想着自己在国企工资收入稳定,劳保和福利好,当主人翁,而不管什么生产效率,大讲什么亏损有理,那只是小团体利益,根本不是公有制。而是只谈吃皇粮有理论,试问,这种国企不改革行吗?
再谈谈为什么要支持民营经济问题。持左倾观点的人认为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是错误的,非常胡涂地认为国家是有意走资本主义道路,他们问,为什么国家不大办国企,不准人民进入国企呢?或呢。但凡是稍懂国情,认知水平高的人都知道,是当前这个时期国企无法全部容纳全国城市适龄人口充分就业。文革前我国是世界上头号农业大国,十来亿人中九亿左右是农民,种田就算就业了,城里一亿多人口搞工商业,医疗教育就业和管理就够了,可是今天十四亿人口,非农人口达到九亿左右,都能进国企?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中国总人口为1408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非农人口)为94350万人。这些人多数在十八世纪是被马克思称为是无产阶级的。为什么是多数?是剔除了有产者之后的数字,说白了,他们都要找一份工作来维持自己和家庭生活。
大家想想,如果把这九亿多人中适龄劳动者统统安排进入国营企业,我们中国需要多少国企?
(当然,也可以合法自发地组织合作集体企业,但不创造价值财富也是维持不下去的)
我国目前国企数量和在国企就业人数我搜不到完整准确数据,但搜到二O二五年一季末中央级企业大大小小约25万个,就业员工总数约为2213.7万人,地方国企数量暂无权威统一数据,但据官方估计全国央国企总就业规模为4600万人。我国国企是目前主要是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目前仅这个规模的产业群体,已经可以为全球提供制造出的产品了,还要通过一带一路向海外发展,太多了不是还要生产过剩吗?
有人讲,那可以让各地方都发展国营集体企业嘛,这个想法和思路是对的,但在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实行分税制管理后,各省市地方财政本级收入仅能维持地方公共开支,搞一些地方项目,要靠卖地,发债,有的地方发养老金都困难。我是同意地方出钱办一些企业安置待业青年的,也曾多次建议过。希望今后能够实现。但这也是杯水车薪,远水不解近渴?为什么?就是需要工作的人太多了。持左倾观点的人还有一个意见,就是消灭私有资本,或收购民企变成国企,但现实吗?岂不是又多出来一些管理阶层吗?收购的钱再哪里?
所以中国才出现多达五亿七千万的人囗无奈地选择了民企,私企工作,否则,他们就业吃饭问题谁能管得起?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民营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约为3.95亿人,占城镇就业人口的84%;个体工商户数量达1.1亿户,由此计算,这两部分加起来就达五亿多人了。现在的数据是五亿七千万人。如果我们再加上一千万大学生和待业人员(不算农村剩余劳力)共多少?怎么统统进国企?享公有?
大家再想想,这5亿以上人口是什么概念?这己经相当于美俄两个大国的总人囗了!
所以多渠道就业是中国无奈地选择。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公务员,医生,教师,至少进大国企,但有多少人才进得去?
中国支持发展国企民营和私企就是国情所迫,是唯一的优选,又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怎么就成了资本主义?再说不论怎样,中国的发展如此强大繁荣,十四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衣食住行无忧,已堪比盛唐,又何罪之有?实际上,中国搞到今天这个程度已经远超盛唐时期了!但那时,(即705-755年的50年时间)全国户籍人口峰值才5288万人(据《旧唐书》记载)今天中国人囗相当于多少唐朝?中国尽管还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但不要步步解决吗?这么多百姓就业问题怎么解决更好?
难道改革开放错了吗?
左的思维是与民有利还是害民?
中国社会选择什么道路一定要先请示书本和老师吗??!
二,腐败不是改革的产物。腐败问题古今中外都有,毛泽东时代若不镇压杨青山张子善等贪汚腐败,照样会很严重。这不是什么市场经济问题,是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必须建立国家管理体系,由权利派生的问题。不能怪改革开放,况且我们已抓捕贪官40多万人了,中国共产党没有对贪腐零容忍吗?
三,就业问题。实际我在第一部分基本讲清楚这个问题了。这的确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事关社会稳定。但要看到,它恰恰不是因为走什么资本主义道路,路线和政治斗争问题,而是民之所盼,民之所需的问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不是左人喊喊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中国从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大国是中华民族前进发展的必然之路,由此带来的城市化现代化也同样不可避免,而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与中国农业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不能等量齐观,更不可能通过像农民斗地主分土地革命那么简单。。因此我常说持有左倾执念的人是一群本本主义者,有的就是从自已的名利出发拨弄动民意的机会主义者,有的就是不怕事大的坏人。中国由人人种田到人人要去城里找工作,由工业大国走进现代国家,由家乡走向世界是世界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无可避免的最大事件,请问,谁能让中国能一直停留在农业社会?
中国今天的失业问题也是特定的国际条件下难以避免的。无工不富,中国做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基地,当然需要世界市场,贸易撞车也不可避免。我们不能把这当做发展资本主义的后果,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外贸?!中国必须在世界市场争取一席之地,但这要斗争才行。中国制造业虽然受到打压,造成失业较多,但要从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发展科技和新质生产力,愤发图强,扩大国内外两个市场,以更好地解决发展中问题。
四,我国产能过剩问题不全是资本主义无计划经济的盲目性导致的,不能简单地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论一言以蔽,以偏盖全。我国的农牧畜渔副产品和煤电油气产品没有像美加澳法等那样人囗小国那样过剩。汽车机电和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家电产品多数百姓家并不短缺,不要制造百姓苦难论。我们目前过剩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保还难以充分,百姓对未来养老,健康医疗,子女上学就业,特别是对近些年灾害多发事件存在后顾之忧,因此消费不敢放开,但高端消费如高端消费品,境内外旅游,医药,It数字和智能设备,信息产业等又需求不足。可见,我国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是社保不充分,灾害预期使百姓不敢大把花钱消费,纷纷存款到银行造成生产领域产品积压。尤其是房地产过热后经济突然停摆,导致相关产业过剩,这种过剩是产业结构问题,也不能讲是需求不足问题。所以对过剩问题应一一具体分析,不可用政治代替经济,扣上经济危机的帽子。
四,金融与高房价。金融的确在一定时期助推了房地产业和高房价,但前二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期,人民收入也同步增长了。而买房也属自愿行为,并非一些人讲的把农民赶进城里,和金融资本的残酷剥削,这不但是毫无意义的马后炮,而且对经济社会和金融秩序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要相信这类问题不是一两家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国家一定会解决的。你过去买房买车买家电哪一个不是通过国家发展所支持的呢?
五,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人类仍然生活在世界共同进化的历史生态和社会环境之中,我们任何人都无力改变历史的发展走向。共产主义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但它要通过历史进化到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在一定阶段,实行一定方式的平均分配不是共产主义原则,不能持久地实行“各尽其能,按需分配”。当今时代,发展仍是个全世界都没有解决好的大难题,而分配必须建立在稳定的发展的基础之上。空谈主义,空谈阶级斗争,不但不符合时代与国情,反而会引发社会矛盾,从而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上为个人观点,请大家讨论批评和斧正。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