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与广播体操———内外兼修的对话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09:56 1

摘要: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来,每日清晨,有两类人格外显眼:一类是校园随着广播操音乐伸展肢体的孩子,一类则是公园、空地沉心静气、缓慢运功的八段锦习练者。曾几何时我们都是校园广播操队伍中的一员,即便长大离开了校园,广播体操还是健身的运动项目之一。直到十几年前开始接触八段锦

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来,每日清晨,有两类人格外显眼:一类是校园随着广播操音乐伸展肢体的孩子,一类则是公园、空地沉心静气、缓慢运功的八段锦习练者。曾几何时我们都是校园广播操队伍中的一员,即便长大离开了校园,广播体操还是健身的运动项目之一。直到十几年前开始接触八段锦,才真正体会到这两种健身方式看似相近,实则大不相同。

工作后,利用空闲做广播体操时,那套熟悉的“伸展运动”、“扩胸运动”确实让久坐办公的我感到筋骨舒展、神清气爽。这来源于它的设计科学:通过规范动作活动全身关节,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

然而,年过五十后,渐渐感到广播体操虽然能活动筋骨,但总觉与年龄不相称了,还感觉少了些什么。

直到在朋友推荐下尝试八段锦,才恍然大悟——那种“缺失感”,来自对内在气息调养的忽视,和随着年龄增长对气息量要求的增加……

“八段锦不是广播操,不能只做表面动作。要配合呼吸,以意领气,以气催形。”师傅这句话点醒了我。

八段锦看似缓慢简单,实则内涵深远。它不单是要达到肢体伸展,更是要通过特定动作引导体内气息流转——“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的综合效果。

以“双手托天理三焦”为例,这个动作看似只是向上伸展,实则需要配合深吸气,想象你的双手真正托起天空,感受到三焦经(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的舒展与调理。

但它与广播操中的伸展运动形似而神非。

广播体操重在拉伸肌肉和活动关节,八段锦则通过外在动作导引内在气血运行,调节我们的脏腑功能。

呼吸配合是八段锦的精髓。刚开始练习时都会和做广播体操一样,憋气或者呼吸与动作不协调,这样,效果将大打折扣。

经过数月练习和师傅的再三纠正,逐渐掌握了“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的基本规律,并做到协调自然,里外舒缓、衔接有韵。

这种呼吸调控能够增强膈肌运动,按摩内脏,促进气血循环,这是单纯的外部肢体运动永远所不能及的。

动作规范是八段锦练习中的关键。否则,不仅效果打折,还可能伤及身体。

我本来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疾病,再加刚开始动作不规范,病情有所加重,曾经停练了八段锦。后经师傅指导鼓励纠正错误动作,现在病情好转了……

“摇头摆尾去心火”和“两手攀足固肾腰”都有腰部动作,如果不规范极易导致腰椎不适。也见过不少初学者因直接弯曲腰椎而非髋关节,造成腰部损伤、劲椎不适。

根据自己的深切体会,结合科学原理必须说:理解八段锦中的科学原理对初学者很重要。

以“双手攀足固肾腰”“摇头摆尾去心火”为例,正确做法不是直接弯腰,而是要先松腰松胯,以髋关节为轴心向前折叠,左右倾、旋转都必须保持脊柱自然伸直,髋关节转动。这样既能充分拉伸腿后侧肌肉和经络,又不会给腰椎间盘带来过大压力。

再如马步下蹲动作的“攒拳怒目增气力”,必须注意膝盖不得超过脚尖,重心落在脚后跟。脚尖和脚跟的用力比应该是3:7或4:6。

因为当膝盖超过脚尖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会成倍增加,长期如此容易导致髌骨软化、半月板损伤等問題。这是老年朋友习练八段锦后膝盖痛的主要原因。正确做法是想象坐在 高凳子上,臀部后坐、虚领顶劲,保持小腿与地面相对垂直。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是保护关节、确保练习安全有效的关键。

综上,广播体操简单易行,仍是活动筋骨、缓解疲劳的好方法。但对中老年人而言,八段锦内外兼修的特点可能更为适合——它不仅能舒展筋骨,还能通过温和的方式调理内脏,增强气血循环。且对关节冲击小,更适合年龄增长带来的身体变化。

健身方式本无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否。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才能让健康长久相伴。

来源:乐呵的闲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