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爷爷,他们为什么要打我?我没有做错什么啊...”小明躺在病床上,眼角挂着泪水。
文:飞客故事汇
“爷爷,他们为什么要打我?我没有做错什么啊...”小明躺在病床上,眼角挂着泪水。
我握紧拳头,心如刀割。
“随便你去告,看看谁能奈何得了我!”张总的狂妄话语仍在耳边回响。
我盯着手机上那个尘封多年的号码,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拨号键。
接到学校电话的那一刻,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李爷爷,小明在学校被打伤了,现在已送往市中心医院,情况比较严重...”
我放下手中的饭碗,手都在颤抖。
六十五岁的我,曾当过兵,打过仗,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惊慌失措。
“马上到!”我挂断电话,抓起外套就往外冲。
坐在出租车上,我不停地拨打儿子的电话。
“爸,我和小明妈刚接到学校通知,我们在外地出差,正在订最快的航班回去。”
“你们先别担心,我已经在去医院的路上了。”
“有什么情况随时告诉我们,我们尽快赶回来。”
挂断电话,我的心怎么也静不下来。
小明是我唯一的孙子,也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和骄傲。
十三岁的他,聪明懂事,从不惹是生非,怎么会突然被人打伤?
出租车一路疾驰,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小明那张稚嫩的笑脸。
“医院到了,老人家。”司机的声音将我拉回现实。
我匆忙付了车费,健步如飞地奔向急诊室。
推开急诊室的门,我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小明。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人狠狠攥住了一样。
小明的右眼周围青紫一片,头上缠着纱布,右手打着石膏,静静地躺在那里。
“爷爷...”看到我,小明虚弱地叫了一声,眼泪顺着脸颊滑落。
我强忍泪水,走到床前,轻轻握住他完好的左手。
“没事了,爷爷在这里,不怕。”
医生走过来,严肃地告诉我检查结果:“轻微脑震荡,右手桡骨骨折,面部多处软组织挫伤,需要住院观察几天,手部需要手术固定。”
我点点头,问医生:“什么时候可以做手术?”
“明天上午安排,今晚需要先观察脑部情况,确保没有并发症。”
安顿好小明后,我坐在病床边,轻声问他:“能告诉爷爷发生了什么吗?”
小明眼中噙着泪水,断断续续地讲述了事情经过。
原来是高年级的张浩和他的两个朋友,看中了小明上周过生日时我们送给他的新手表。
他们在放学路上拦住小明,要他“借”给他们玩玩。
小明不同意,说这是爷爷奶奶送的生日礼物,不能随便给人。
张浩就动手抢,小明护着手表挣扎时,被三个人推倒在地,拳打脚踢。
“他们把我的手表抢走了,爷爷...”小明说到这里,眼泪又涌了出来。
我的心疼得像被刀割一样,同时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烧。
“爷爷在,别怕,我们一定会讨回公道的。”
02
傍晚时分,儿子和儿媳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医院。
看到小明的惨状,儿媳妇当场落泪,儿子的脸色则阴沉得可怕。
“爸,您先在医院陪着小明,我去学校了解情况。”儿子简单地看了小明的检查报告,立刻转身要走。
我拉住他:“冷静点,先别冲动。”
儿子深吸一口气:“我不会冲动,但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儿子和儿媳去了学校,我留在医院陪着小明。
小明睡着了,额头上还有些许汗珠,睡梦中眉头紧锁,似乎还在经历那场噩梦。
我轻轻抚摸着他的额头,想起他刚出生时那粉嘟嘟的小脸蛋。
那时的我,刚刚退休,对这个小生命充满了期待和疼爱。
如今,我却没能保护好他。
两个小时后,儿子和儿媳回到医院,脸色都不太好看。
儿子把我拉到走廊上,低声说:“爸,情况有点复杂。”
“怎么复杂法?”我皱起眉头。
“学校给我们看了监控录像,确实是张浩他们三个人先挑衅,然后动手打的小明。”
“那不是很清楚吗?让他们家赔医药费,道歉,学校严肃处理!”
儿子叹了口气:“问题是这个张浩,他爸是张氏集团的老板张志远,在本地挺有势力的。”
“班主任私下告诉我们,这个张浩平时就仗着家里有钱有势,经常欺负同学,学校也不太敢管。”
我心中的怒火更盛:“有钱有势就能为所欲为,打伤别人的孩子?”
“学校的态度很暧昧,说会处理,但建议我们私下和张家协商解决,别把事情闹大。”
儿媳妇在一旁补充:“我们要了对方家长的联系方式,打算明天上门谈谈。”
我点点头:“不管对方是谁,伤了我们的孩子,就得负责到底。”
那天晚上,我辗转难眠,脑海中全是小明受伤的样子。
这一夜,医院的走廊灯光惨白,窗外的夜色深沉如墨。
第二天上午,小明的手术很顺利。
医生说需要静养至少一个月,骨头才能完全愈合。
下午,我和儿子驱车前往张家,准备当面交涉。
张家住在城市最高档的别墅区,光是门口的保安亭就比我家的客厅还气派。
我们报上名字,保安打电话确认后,才放我们进去。
沿着修剪整齐的花园小径走去,远远就看到一栋三层欧式别墅,门前停着三辆豪车。
儿子按响门铃,开门的是一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
“张总在会客厅等你们。”他公式化地说道,然后带我们进去。
宽敞明亮的会客厅里,一个四十多岁、西装革履的男人正在沙发上看报纸。
看到我们进来,他放下报纸,却没有起身。
“你们就是小明的家人吧,坐。”他淡淡地说,语气中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味道。
我和儿子坐下后,张志远开门见山:“孩子们打架是常有的事,我已经批评过张浩了。”
“这是一万块钱,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医药费应该够了吧?”他从茶几上推过来一个信封。
我还没说话,儿子就沉着脸道:“张总,我想您可能没搞清楚状况,我儿子现在躺在医院,头部受伤,手骨折,需要手术。”
“这已经不是普通的打架,是严重的校园欺凌。”
张志远挑了挑眉毛:“年轻人,别动不动就扣帽子。”
“学校监控我也看了,不就是孩子们打闹吗?”
“再说了,你们家孩子也不是没还手啊。”
我深吸一口气,尽量平静地说:“张总,监控清楚地显示是您儿子和朋友先挑衅,先动手。”
“我们只要求三点:全额赔偿医药费和误工费,您儿子当面道歉,学校对欺凌者进行处分。”
张志远冷笑一声:“你们要求还挺多。”
“一万块不够?那就两万,但其他的就免谈了。”
“我儿子还小,道什么歉?至于学校处分,你们还是别做梦了。”
儿子握紧拳头,语气变得生硬:“张总,这不是钱的问题,是原则问题。”
“您儿子和朋友三打一,还把我儿子打成这样,难道不应该负责任吗?”
张志远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我们:“我劝你别太计较。”
“这点小事也值得大惊小怪?拿着钱赶紧把孩子治好,大家都别难堪。”
“如果你们不识抬举,那我也没办法了。”
我们走出张家别墅时,心情沉重得像灌了铅。
儿子一脚踢在路边的石头上:“爸,我真想...”
“冷静点,”我拍拍他的肩膀,“这事不会就这么算了的。”
回到医院,小明已经醒了,正靠在床上喝水。
看到我们回来,他试着挤出一个笑容:“爸,爷爷,你们去哪儿了?”
儿子摸摸小明的头:“没事,爸爸去处理一些事情。”
“小明,你的手表找回来了吗?”我问。
小明低下头:“没有,他们说扔了...”
那块手表是我和老伴攒了几个月的退休金给小明买的生日礼物。
看着孙子失落的眼神,我心里又酸又痛。
那天晚上,我在医院的陪护椅上辗转反侧,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办。
04
三天后,小明的情况稍有好转,医生说一周后可以出院回家休养。
我和儿子再次整理了证据:医院的诊断证明、监控录像的截图、小明的陈述录音。
我们决定再次上门交涉,希望以充分的证据让张家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这次,张志远没有在会客厅接待我们。
我们被领到了别墅后院,张志远正和几个人谈笑风生,身边站着两个高大魁梧的保镖。
“哟,又来了啊?”看到我们,张志远露出一丝不耐烦的表情。
我走上前,平静地说:“张总,我们带来了所有的证据,希望您能认真考虑我们的要求。”
张志远打断我:“老头,我已经给过你们面子了,两万块不少了吧?”
儿子将一叠材料放在桌上:“张总,这是医疗费用清单和伤情鉴定,还有监控截图。”
“我们现在只要求合理赔偿和道歉,不然我们只能走法律途径了。”
张志远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
他挥手示意身边的朋友离开,然后盯着我们:“你们是不是不知道我张志远是谁?”
“这个城市有几个人敢这么跟我说话?”
儿子毫不退缩:“伤害未成年人是刑事犯罪,不管您是谁。”
张志远冷笑一声,凑近我儿子:“年轻人,我奉劝你一句,别给自己找麻烦。”
“我在本地的关系网,你惹不起。”
“你想告就告,警察局、法院、检察院,哪个地方没有我的朋友?”
我站出来,直视张志远:“张总,我们不想把事情闹大,只想讨个公道。”
张志远拍了拍我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威胁:“老同志,你也是明白人,回去劝劝你儿子。”
“要公道?我看你们是不识抬举!”
我们被保镖“请”出了别墅,甚至连那叠证据材料都被扔在了地上。
回程的路上,儿子接到单位领导的电话,说有急事要他回去一趟。
那天晚上,儿子回来时脸色极为难看。
“爸,我被调去了下属分公司,职位降了一级。”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
儿子苦笑:“领导说是工作需要,但我知道,这是张志远的手笔。”
“他在圈子里很有影响力,给我们老板打了招呼。”
我沉默不语,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
儿媳妇抱着儿子的手臂,眼中含泪:“要不...我们就算了吧?”
“不行!”我和儿子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天,我们去派出所报警。
接待我们的警官看完材料后,表情复杂:“证据是充分的,但构不成故意伤害罪。”
“张浩未满十四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这属于校园欺凌,建议通过学校和解决。”
我们又去了教育局,工作人员态度友好,却只是记录了情况,表示会“督促学校处理”。
回到学校,校长接待了我们,态度明显比之前冷淡许多。
“李先生,我们学校一向重视学生安全,这件事我们会严肃处理。”
“但目前张浩已经接受了批评教育,我们也建议双方私下和解。”
“至于处分,我们会根据学校规章制度,按程序进行。”
说来说去,就是不给一个明确的答复。
小明出院回家后,本该是一段平静的休养期。
然而,他变得沉默寡言,时常做噩梦,半夜惊醒。
有一天,他突然问我:“爷爷,为什么他们可以打我,却什么事都没有?”
我无言以对,只能紧紧抱住这个瘦小的身躯。
儿子从分公司回来探望时,告诉我们小明班上的家长打来电话,说班里很多同学不敢和小明玩了。
“他们怕惹上麻烦,被张浩针对。”儿子疲惫地说。
一家人坐在客厅里,沉默不语。
“要不转学吧?”儿媳妇小心翼翼地提议。
“转学也不是长久之计,”儿子摇头,“这个城市就这么大,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我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五味杂陈。
一个退役老兵,曾经保家卫国,如今却保护不了自己的孙子。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06
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在书房里,翻出了尘封已久的军旅相册。
泛黄的照片里,是年轻时的我,身着军装,意气风发。
照片中还有许多并肩作战的战友,有的已经离世,有的失去了联系。
我们曾经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曾经为了保卫祖国流血牺牲。
那时的我们,眼中有光,心中有信仰。
我抚摸着照片中一张合影,目光在一个熟悉的面孔上停留。
王刚,我们连队的副连长,当年在一次演习中,冒着生命危险救了我。
后来他转业去了地方,之后就再没有怎么联系过。
我拿起床头的老式通讯录,翻到了“王”字那一页。
上面记录着一个早已不用的固定电话号码,和一个可能也已更换的手机号。
我犹豫着,是否该打扰这位多年未联系的老战友。
放下通讯录,我走到窗前,点燃一支烟。
窗外,城市的灯火通明,那些高楼大厦里,不知道有多少像张志远这样的人,仗势欺人,为所欲为。
而像小明这样的孩子,又有多少人能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香烟在指间燃尽,我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
那晚,我梦见了战场。
梦中的我和战友们并肩作战,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
王刚在前方大喊:“老李,跟上!不能让敌人得逞!”
我猛地惊醒,额头上全是冷汗。
天还没亮,我坐在阳台上,看着东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有些事情,必须站出来,即使明知前路艰难。
我拿出手机,翻到通讯录,找到了那个尘封多年的号码。
手指悬停在拨号键上,我深吸一口气,却又放下了手机。
不到万不得已,我不想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先再尝试一次,走正常渠道解决。
第二天下午,我再次独自前往张家。
远远地,我就看到张志远在院子里向几个朋友炫耀他新买的豪车。
“这车限量版,全市只有三辆,我费了好大劲才搞到手...”
看到我走进院子,张志远的笑容凝固了。
“老头,你怎么又来了?”他不耐烦地走过来。
我平静地说:“张总,我想我们可以再谈谈。”
“谈什么谈?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张志远瞪着我。
“你儿子不是被调走了吗?那只是个小小的教训。”
“如果你们再纠缠不休,后果会更严重,明白吗?”
我深吸一口气:“张总,我只想要一个公道。”
“我孙子还躺在家里,右手骨折,头部受伤,你儿子却什么事都没有。”
“这公平吗?”
张志远不屑地笑了:“公平?这世界哪有什么公平!”
“有钱有势就是公平!没钱没势就认命吧!”
“老不死的,我已经给够面子了!你们还敢来纠缠,是不是活腻了?”
我静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张志远被我的沉默激怒了:“你瞪什么瞪?吓唬我啊?”
“随便你去告,看看谁能奈何得了我!我倒要看看你能怎么样!”
院子里一片寂静,连张志远的朋友们都感到了尴尬,悄悄地退到一边。
我站在那里,忽然觉得很疲惫,但又很平静。
我掏出手机,翻到通讯录,找到那个号码。
“老王,是我,老李。”
“这么多年没联系,我遇到点麻烦,需要你帮个忙...”
我简单地说明了情况,而对方只是平淡的说了一句话。
“交给我来处理吧”
张志远先是一愣,随后哈哈大笑:“怎么,搬救兵啊?”
“你那老战友能有什么能耐?别做梦了!”
我没有理会他的嘲讽,转身离开了别墅。
背后,传来张志远得意的笑声:“老东西,不自量力!”
那天晚上,我什么也没对家人说,只是告诉他们:“再等等,会有结果的。”
小明看着我,眼中终于有了一丝希望:“爷爷,你有办法了吗?”
我摸摸他的头:“爷爷答应你,一定会讨回公道。”
08
三天后,一切都变了。
一大早,儿子就兴冲冲地打来电话:“爸,你知道吗?张氏集团被查了!”
“昨晚新闻联播还专门报道了,说是涉嫌偷税漏税、违规操作,几个大项目全部被叫停审核。”
我静静地听着,心中五味杂陈。
“张志远被市纪委约谈了,听说态度相当不好,结果更惨。”
下午,学校校长亲自登门拜访,态度比之前恭敬了许多。
“李爷爷,我代表学校,向小明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学校已经对张浩和另外两名同学做出了严肃处理:记过处分,并停课反省两周。”
“另外,学校决定加强校园反霸凌教育,成立专项小组,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校长还带来了全校同学签名的慰问卡,以及老师们的问候。
我看着这一切,心中没有喜悦,只有一种复杂的感受。
晚上,本地媒体开始报道“某知名企业家子女校园欺凌事件”,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明眼人都知道是谁。
公众舆论一边倒地谴责校园霸凌和有钱有势就能为所欲为的现象。
第二天一早,张志远和他妻子,带着张浩出现在我家门口。
张志远的脸色铁青,妻子则满脸泪水,张浩低着头,一言不发。
“李老先生,之前是我不对,态度恶劣,我向您道歉。”张志远的语气中不再有半点傲慢。
“张浩,你该说什么?”他推了推儿子。
张浩抬起头,眼中含泪:“小明,对不起,我不应该打你,不应该抢你的手表。”
“我已经把表找回来了,虽然有点划痕,但还能用。”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块手表,小心地递给小明。
张志远拿出一份协议:“这是赔偿协议,包括全部医疗费、精神损失费和营养费,总共十万元。”
“如果您觉得不够,我们可以再商量。”
我看着眼前这一家人,忽然觉得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悲。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你们明白错在哪里。”我平静地说。
张志远点点头:“明白,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出了问题。”
“以后我会严格管教张浩,不会再让他仗势欺人。”
送走张家三口,儿子惊讶地看着我:“爸,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摇摇头:“不是我,是正义终究会到来。”
那天晚上,我接到了老战友王刚的电话。
“老李,有空吗?我在城里,想见见你。”
第二天,我在一家幽静的茶馆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战友王刚。
时光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双坚毅的眼睛依然如当年一般有神。
“老李,你还是那么倔强。”他笑着拍拍我的肩膀。
我们寒暄了几句,回忆起部队的峥嵘岁月。
“听说你转业后进了政界?”我小心地问道。
王刚点点头:“嗯,现在在省纪委工作,算是个小领导吧。”
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那张志远的事...”
王刚摆摆手:“不要误会,我可没有徇私舞弊。”
“张氏集团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就在我们的调查范围内,只是一直没有足够证据立案。”
“你的事只是一个导火索,让我们决定提前介入调查。”
“我只是按照程序推动了对张氏集团的合规调查,一切都是依法依规进行的。”
我松了一口气:“我就知道你不会做违纪的事。”
王刚意味深长地看着我:“老李,当年在那次演习中,你不顾危险救了我一命。”
“这些年我虽然没联系你,但一直默默关注着你和战友们的情况。”
“我们当年可是发过誓的,生死与共,永不相弃。”
我的眼眶湿润了:“是啊,战友情谊,一辈子都忘不了。”
王刚喝了口茶:“张志远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偷税漏税只是表面,背后还有行贿、非法占地等一系列问题。”
“这次他栽了个大跟头,估计短期内是翻不了身了。”
临别时,王刚紧紧握住我的手:“老李,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
“我们是战友,这份情谊,一辈子都不会变。”
回家路上,我的心情格外平静。
有些事,不是靠权势能解决的,而是靠公平正义。
而有些情,不是靠金钱能买到的,而是那份刻骨铭心的战友情谊。
10
一个月后,小明的石膏拆了下来。
医生说恢复得很好,只需要继续做一段时间理疗。
小明重返校园,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都很热情地欢迎他。
“张浩向我道歉了,还主动帮我补习落下的功课。”小明惊讶地告诉我。
我点点头:“人都是会变的,关键是向着好的方向变。”
学校里,反校园霸凌的教育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小明被选为学生反霸凌小组的成员,帮助老师发现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
张志远的公司经过整顿后,保留了经营资格,但他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嚣张了。
我和王刚恢复了联系,有时候他会来家里坐坐,和我下下象棋,聊聊往事。
儿子也被调回了原来的岗位,工作蒸蒸日上。
有一天晚上,小明忽然问我:“爷爷,那天你给谁打电话了?”
我摸摸他的头:“一个老朋友,一个我可以托付生死的战友。”
小明若有所思:“爷爷,我想听听您当年在部队的故事。”
于是,我讲起了那些尘封已久的记忆:艰苦的训练,紧张的演习,生死相依的战友情。
“爷爷,我以后也想成为像您这样的人,有原则,有担当。”小明认真地说。
我笑了:“你已经是了,孩子。”
窗外,夜色温柔,星光闪烁。
我想起老连长常说的一句话:“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权势和金钱,而是来自坚守的原则和不离不弃的情谊。”
如今,我终于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看似无解,但只要我们坚持原则,不放弃希望,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而那些患难与共的情谊,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
小明的手表已经修好了,重新戴在他的手腕上,继续走着它的时间。
而我们的生活,也终将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来源:倾听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