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什终身阴影,日本国宴上严重失礼,暴露日军泯灭人性的恶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1 04:16 1

摘要:1992年1月8日的东京首相官邸亮得跟白天似的,整栋建筑灯火通明。日本首相宫泽喜一为了迎接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也就是老布什,早早就开始张罗这场国宴。这顿晚宴的排场可不小,主厨特意从北海道空运来了新鲜的蓝鳍金枪鱼,准备做成刺身端上桌。

东京国宴的尴尬开场

1992年1月8日的东京首相官邸亮得跟白天似的,整栋建筑灯火通明。日本首相宫泽喜一为了迎接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也就是老布什,早早就开始张罗这场国宴。这顿晚宴的排场可不小,主厨特意从北海道空运来了新鲜的蓝鳍金枪鱼,准备做成刺身端上桌。

为了让这场宴会更有看头,庭院里还特意搭了个小台子,安排了厨师现场剖活鱼的表演。鱼儿在水箱里游来游去,厨师手起刀落,鱼片一片片被切下来,动作干净利落,旁边围了一圈工作人员,时不时鼓掌叫好,颇有点日式传统的排场味道,整个场面热闹得很。

晚宴正式开始时,宫泽喜一和老布什并肩走进宴会厅。没过多久,侍者端来了第一道菜,也就是那盘精心准备的蓝鳍金枪鱼刺身。银质餐盖被轻轻揭开,盘子里的鱼片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旁边还配了点紫苏叶和白萝卜丝,摆盘讲究得像是件艺术品。

就在这时,事情突然出了岔子。老布什坐在那儿,椅子靠背微微倾斜,双手本来还搭在桌上,看到鱼片端上来后,老布什的手突然抬起来,捂住了嘴。他的动作很快,但还是没来得及挡住——一口秽物猛地喷了出来,溅得满桌子都是,连宫泽喜一身上都没幸免。

这一切,还没来得及收拾,就被现场的摄像机完完整整拍了下来。那台机器架在宴会厅角落,镜头正对着主桌,本来是打算记录这场外交盛事的,结果却把这一幕意外转播到了全世界。画面通过卫星信号传出去,美国、日本、欧洲的电视机前,观众们看着屏幕上老布什捂着嘴、宫泽喜一擦裤子的场景,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球。

第二天,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离不开这件事,标题一个比一个醒目,有的直接写“总统东京失态”,有的还配了现场抓拍的照片,照片里老布什脸色苍白,宫泽喜一低头擦裤子,成了外交史上让人津津乐道的一大“名场面”。

二战阴影下的生肉恐惧

这起失态事件背后,隐藏着老布什一段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沉重记忆。1944年9月2日,20岁的乔治·H·W·布什作为美国海军飞行员,奉命驾驶一架TBF鱼雷轰炸机,目标是摧毁日军在太平洋父岛上的通讯站。

那天,任务一开始还算顺利,但当飞机飞临目标上空时,日军的防空炮火突然密集起来。炮弹在空中炸开,碎片四处飞溅,他的飞机机翼很快被撕裂出一个大洞,引擎冒出滚滚黑烟。机舱内的无线电员威廉·怀特试图通过电台呼叫支援,但话音未落,一发炮弹直接击中机身,怀特当场中弹身亡。

布什迅速做出决定,命令副驾驶员跳伞,自己随后也打开舱盖,纵身跃入茫茫太平洋。跳伞后,他在海面上找到了一只救生筏,靠着仅有的几件求生装备,在海浪中漂浮了整整四小时,最终被一艘美国潜艇发现并救起。

他的八名战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战后,随着日本战犯审判的展开,一段令人震惊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日本少将立花芳夫,当时驻守父岛的指挥官,下令将这些被俘的美军飞行员押送到岛上的山洞中。这些飞行员被剥去军服,手脚捆绑,关在狭窄潮湿的洞穴里,随后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军医岩川在战后供词中详细描述了当时的场景:飞行员马弗·马尔尚被拖到一块临时搭建的手术台上,立花芳夫亲自挥舞军刀,命令部下将马尔尚的内脏取出,肝脏被切成薄片制成刺身,剩下的部分被剁碎,腿部的肌肉则被煮成寿喜锅。

这些“料理”被端到军官的餐桌上,供三十多名日军军官分食。据战后统计,至少有四名美军飞行员以类似的方式被残忍杀害并制成“人肉料理”。另一位幸存者沃伦·沃恩在被美军救回后,偷偷保存了一本日记,他在其中记录了目击的恐怖细节:“他们像切生鱼片那样肢解活人,刀子划过皮肤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

这些记录后来成为战犯审判的重要证据,也让世人得以了解这段骇人听闻的历史。尽管布什本人侥幸逃脱,但这段经历的阴影始终伴随着他,尤其是对生肉的恐惧,成了他此后人生中难以抹去的烙印。

从得州牛排到北京烤鸭

战后,乔治·H·W·布什的职业生涯逐步转向商业和政治领域,但二战的经历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饮食方面。1940年代末,他进入商界,担任德雷塞工业公司的总裁。这家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公司主要从事石油设备制造,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布什经常需要出席各种商务宴请。

为了应酬,他通常会选择当地的牛排馆作为宴请地点,因为牛排是美国商界宴请的常见菜品,布什本人却从不触碰这些食物。每当宴会开始,桌上摆满热气腾腾的牛排时,他总是坐在那里,手边放着一杯清水,静静地看着其他人用刀叉切割肉块,自己却从不动手。

他的助手后来透露,布什在这些场合通常会提前吃点东西,或者在宴会结束后单独用餐,以避免直接面对那些半熟或全生的肉类。到了1974年,布什被任命为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前往中国工作。那时的北京,外交人员的生活条件相对简朴,他却乐在其中,身高1米88的他常常骑着一辆凤凰牌自行车,穿梭在胡同之间。

在北京的两年时间里,他走访了许多当地的餐馆,对中国的饮食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尤其喜欢全聚德烤鸭,鸭皮烤得金黄酥脆,肉质鲜嫩,搭配甜面酱和薄饼,让他赞不绝口。东来顺的涮羊肉也是他的心头好,火锅里的羊肉片在沸腾的汤底中烫熟,蘸上芝麻酱和韭菜花,味道鲜美无比。

无论是在全聚德还是东来顺,只要菜单上有任何生食的选项,比如生鱼片或者凉拌生牛肉,他都会明确要求撤掉,甚至连碰都不碰。1970年代末,他回到美国后,这种对生肉的抗拒依然没有改变。

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作为美国总统的布什每天都要听取“沙漠风暴”行动的军事简报。在这些会议上,他总是会在讨论战俘问题时,多问一句关于战俘营防护措施的细节,比如营地的守卫人数、围栏的高度,甚至是食物供应的具体安排。显然,二战中战友的遭遇,早已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冷战末期的外交老将

抛开东京国宴的那场意外,乔治·H·W·布什作为美国第41任总统,在外交领域的表现堪称亮点连连。1989年,冷战进入尾声,东西方对峙的紧张气氛依然浓厚。那年夏天,布什拿起电话,拨通了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专线。

布什在电话那头简单地说了一句“我理解您的处境”,这句话成了美苏核裁军谈判的开场白,打破了双方长久以来的僵局。随后几个月,两国谈判团队频繁往来于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文件堆满了会议桌,谈判桌上摆放着地图、数据表和一摞摞草案。

最终在1990年11月19日,双方在巴黎正式签署了《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这份条约要求北约和华约大幅削减军事装备,具体数字令人咋舌:超过1万件重型武器,包括坦克、装甲车和火炮,被列入裁减清单。

到了1991年,布什的外交手腕再次接受考验。2月24日,海湾战争地面战役打响,多国部队在短短100小时内横扫伊拉克军队,科威特境内的油田浓烟滚滚,伊军丢下无数装备溃退。2月27日,战况正酣时,布什却下令停止追击。

当时,军方将领曾提交计划,建议继续推进至巴格达,但布什在椭圆形办公室里翻看了报告后,决定收兵。这份克制让美国避免了陷入中东的长期泥潭。与此同时,布什在对华关系上也有动作。

1990年代初,美国国会曾因1989年的事件对中国实施技术出口限制,但布什顶住压力,批准向中国出口卫星技术。这项决定促成了两国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比如1992年中国成功发射一颗搭载美国制造部件的通信卫星。

从呕吐事件到败选落幕

东京国宴的那场失态,成了老布什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折点。事发后,白宫迅速发布声明,解释称总统只是突发肠胃炎,试图把这件事归为普通的健康问题。那几天,白宫新闻办公室忙得不可开交,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工作人员连夜起草声明,发给各大媒体。

公众和媒体显然不满足于这个说法。他的竞选对手,比尔·克林顿,抓住了这个机会。克林顿当时46岁,正值壮年,竞选团队制作了宣传短片,把东京事件的片段剪进去,旁边配上字幕“需要一位强健的领导者”。

这些短片在全美各大电视频道滚动播出,广告牌上也印着克林顿活力充沛的照片,反衬布什68岁的年龄劣势。那年夏天,竞选活动如火如荼,克林顿奔走在各州,演讲台上挥舞着手臂,台下人群举着标牌。

而布什的竞选行程则显得低调,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试图淡化东京事件的影响,比如在得克萨斯的一场集会上,他提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但现场记者还是追问那次晚宴的细节。11月3日,大选结果揭晓,克林顿以370张选举人票击败布什的168票,成功入主白宫。

参考资料:[1]老布什险被日军开膛[J].新闻世界,2007(4):40-40

来源:周大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