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能想象吗?一个年轻小伙,就因为一句话,放弃了回城的机会,扎根深山,守着和自己没啥血缘关系的一家人,这可不是瞎编的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知青时代的事儿,听完保准让你心里暖乎乎的,又满是敬佩。
大山里的生死承诺,知青用一生作答
你能想象吗?一个年轻小伙,就因为一句话,放弃了回城的机会,扎根深山,守着和自己没啥血缘关系的一家人,这可不是瞎编的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知青时代的事儿,听完保准让你心里暖乎乎的,又满是敬佩。
那是1972年,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城里的年轻人都积极响应。有个18岁的重庆小伙,心里怀着满腔热血,一心想着为祖国建设出份力,就告别了热闹的城市,来到四川省南江县的农村插队。
刚到农村,他就懵了。看着眼前一大片农田,他头都大了,自己以前哪干过农活呀,这对他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以前握笔的手,拿起锄头怎么都不得劲,没干一会儿,手上就磨出了水泡,轻轻一碰,疼得他直咧嘴。每天想要完成规定的工作量,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他心里别提多失落了,觉得这日子可咋过呀。
不过,幸运的是,他碰上了一对特别好的夫妇。男的比他大12岁,对他就跟亲弟弟似的,手把手教他干各种农活。耕地的时候怎么扶犁,播种的时候种子该撒多密,收割的时候要注意啥,一样一样耐心地教。女的也特别贴心,知道他吃不惯农村的饭,时不时就给他送点好吃的,帮他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在这对夫妇的帮助下,小伙子慢慢适应了农村生活,干活也越来越熟练,从一个啥都不会的城里毛头小子,变成了能扛起事儿的知青。他打心底里感激这对夫妇,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可谁能想到,意外突然就来了。有一天,男主人突然病倒了,病得特别严重。小伙子一听说,急得不行,手里的活都顾不上了,撒腿就往男主人家跑。到了一看,人不在家,又赶紧往医院赶。等见到躺在病床上虚弱的男主人,他眼眶一下子就红了,之前那么壮实的一个人,现在瘦得皮包骨头,脸色惨白,看着就让人心疼。男主人心里明白自己没多少日子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老婆和几个年幼的孩子。犹豫了好半天,他拉着小伙子的手,声音虚弱地说:“兄弟,要是我走了,你能不能帮我照顾他们娘几个?”小伙子想都没想,斩钉截铁地说:“哥,你放心,我肯定行!”
可病魔还是把男主人带走了。小伙子说到做到,经常去帮忙干农活,把自己的粮食也分一些给他们。他想着能帮一点是一点,可没想到,自己的好心却招来一堆闲话。村里有些人开始在背后指指点点,说他和女主人关系不正常,对女主人也说三道四。小伙子听到这些话,又生气又委屈,心里憋得慌。女主人也知道了这些流言蜚语,哭着找到他说:“别再来帮我们了,不能因为我们把你的名声给毁了,你还年轻,以后咋找对象啊。”
小伙子心里特别难受,他觉得要是因为这些闲话就不管这家人了,那自己成啥人了,这不是忘恩负义嘛。他思来想去,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娶女主人为妻。这样既能照顾这家人,又能堵住那些人的嘴。1974年,两人登记结婚了。
结婚以后,小伙子把这个家的担子全扛在了自己肩上。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有一次,他去山里砍竹子,不小心被竹子上的刺扎破了脚,疼得他直冒冷汗。可他咬着牙,一声不吭,硬是坚持把竹子砍完,最后砍的竹子比别人多了整整一倍。晚上回到家,女主人看到他那血肉模糊的脚,心疼得眼泪止不住地流。从那以后,两人的心贴得更紧了,日子再难,他们也一起扛着。
后来,女主人又生了两个孩子,家里的开销一下子变大了,日子过得更艰难了。1978年,知青开始大规模返乡回城,小伙子也收到了家人的来信,催他赶紧回去。一边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家乡和亲人,一边是需要他照顾的妻子和孩子,这个选择太难了,他心里特别纠结。女主人也觉得自己拖累了他,劝他说:“你回城里去吧,别因为我们耽误了你的前程。”
但小伙子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留下来。他给家人写信说:“我答应了人家要照顾一辈子,就不能说话不算数。”从那以后,他就彻底扎根在南江,成了实实在在的农民。他虽然没多少文化,但他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就算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锅都快揭不开了,他也想尽办法送孩子们上学。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慢慢长大,虽然都没考上大学,可都特别懂事,心里特别感激他,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孝顺。现在,小伙子和女主人还生活在大山里,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尽享天伦之乐。
这个小伙子,用自己的一辈子诠释了啥叫一诺千金,啥叫责任与担当。他的故事,就像一首特别好听的歌,在岁月里一直传唱着,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承诺的时候,就想想他的故事,说不定就能鼓起勇气,坚守下去。
来源: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