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然叫资格赛,当然是为取得参加全运会正赛资格而设,本无可厚非,也十分必要。可总有一些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说什么“这样的比赛既劳民伤财,又害得不少队员伤病缠身”云云,在他们看来,只需要根据联赛排名取前八名直接打正赛即可,或者联赛前四名直接打正赛,其他球队经过选拔
排球星空,与你分享排球资讯与快乐。
如沸如羹的女排十五届全运资格赛,在陕西商洛和山东临沂铿锵一周后圆满落幕了。
本次资格赛,之前称为预赛,可能是为与全运会其他项目的资格赛统一口径吧?这届预赛改称资格赛了,决赛阶段则改称正赛了。这一改,似乎叫起来更顺口一些,好!
资格赛中的北京女排
既然叫资格赛,当然是为取得参加全运会正赛资格而设,本无可厚非,也十分必要。可总有一些人喜欢鸡蛋里挑骨头,说什么“这样的比赛既劳民伤财,又害得不少队员伤病缠身”云云,在他们看来,只需要根据联赛排名取前八名直接打正赛即可,或者联赛前四名直接打正赛,其他球队经过选拔进正赛。这些人说来说去,还是离不开选拔。请问,选拔不就是比赛吗?只不过是出于某种需要,某些球队可以享受特殊待遇而已。
我以为,如果不是站在个别队立场发声的话,就不会想出此等幼稚可笑的动议。难道联赛前四名就是铁定的强队?就不需要通过资格赛检验一下她们的新水准?兵法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昨天的冠军,今天就不一定是冠军。哪支球队也没有十足把握托大说“我们就是实力超群,毋须参加选拔”。更何况,举办这样的资格赛,不是为队员们多开辟一次实战演练的机会吗?有什么不好?
曾记否,前几年李全强掌权时的做法,把每年的联赛搞成“压缩饼干”,刚刚开锣,就将鸣金。众球队将士都得不到真枪真刀的实战锻炼。当时,是不是怨声载道?2024一一2025赛季的超联赛,改革了,赛季变长了,场次增多了,又增加了青年队参赛,经过多回合多层次的反复较量,各支劲旅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主流。虽然也因赛制长而出现了一些伤病现象,这只是支流。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两全其美好事,天下难觅。
资格赛中的江苏女排
运动员必须经过千百次比赛的烈火锤炼,才能选拔出为国争光的顶尖高手。仅靠一年到头的关门训练,是练不出张常宁李盈莹类的国际巨星的。而且,伤病历来就是竞技体育比赛的天敌。只要参加比赛,就有受伤的风险。哪怕只有一场比赛,也可能有伤病现象出现的。我们可不能因噎而废食,因为怕伤病就不举办赛事吧?愚以为,举办全运会资格赛的好处至少有两条。
首先,通过资格赛和资格赛后的附加赛,把目前实力确实比较过硬的十支强队网进全运会的正赛,去参加国内最重要比赛最激烈和水平最高的四年才有一次的全运会大检阅,这是资格赛最重要的任务。不经过资格赛的选拔,究竟是骡子还是马,谁晓得呢?你在资格赛中一再落马,那就怪不得别人了,只能怪你自己不争气。
恰如年届七旬的老帅胡进带领的四川队,连云南队都打不过,怪谁?我倒以为,四川队的姑娘们都很卖力的,怪只怪已偌大年纪的胡进,还依仗某种特权霸在主帅席上不让贤,祸害了当年的四川传统强队后又祸害国家队,接着又祸害福建队,现在还继续祸害家乡队。实在令人看不懂。
其次,联赛前四名的劲旅跟名次靠后的球队同场竞技,好处多多。对于前四强来说,是锻炼新人增强板凳深度的绝佳时机。你看,精于算计的两王(王之腾王宝泉),整个资格赛中,他们都是在锻炼新兵。辽宁队的赵勇也不甘示弱,不怕输球也要锻炼新人。而江苏队的施海荣则把炼替补二传手孙燕跟主力阵容的配合作为头等任务,当然也寻机为替补队员们开绿灯。对于其他球队来说,更是充分利用资格赛的难得机遇来取强队之长补自身之短从而在荷枪实弹的实战中提升实力。
北京女排队长金烨和董禹含
北京队老将金烨和刚从青年队提拔上来的19岁新秀主攻手董禹含联手,成了球队的主心骨。而副攻线上,除了联赛中已崭露头角的18岁新秀单琳倩外,这次又冒出个年仅17岁的金佳宝,两个小副攻在二传新秀邹佳琪的调配下,越打越博人眼球。这支新老搭配以新人为主的球队资格初试锋芒,还真有点希望呢。
福建队则在B组比拼中以全胜战绩拔得头筹,挺进正赛,是商洛赛区最大赢家。山东队战罢四轮,也是四战全胜,风光无限。这两支在排超中全华班球队的实力,其实跟除去外援因素后联赛前四名的几支队伍相比,本身就在伯仲之间,就看临场发挥了。
本次资格赛的两大举办地商洛和临沂,都属于以前的贫困地区,在中央扶贫政策指引下,都应该享有脱贫福利了。但是,我们肉眼所看到的,这两个地级市在举办本届女排资格赛的过程中,工作质量的差距太过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经济和文化(含体育)事业发展的差距。
我记忆里,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改开初期,就有一句时髦流行语叫“文化(含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意思就是,别小看一台小戏或一次不起眼的体育赛事,它们跟当地的经济腾飞是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的。
想当年,我曾请聂卫平到我家乡举办过一次围棋比赛。聂卫平所到之处,没有一处不刮“聂旋风”,连当街的小商小贩们都在“旋风”影响下受益不少。这次女排资格赛,我虽未能到现场去观赛,但大数据时代无所不能的智能手机,让我没去现场胜似到了现场。临沂和商洛两地的排球盛宴,我一天也没少收看。
不过,两轮以后,我就基本只看商洛的比赛,临沂赛场的情况,就只静候比赛结果了。为什么会有所偏向呢?那是由于临沂赛区的组织、宣传工作做得不到位,太不尽人意。赛场周边冷冷清清,赛场里面人烟稀少,既看不到当地电视台的介入,网络新闻也不热闹。尤其是转播的网络信号之差,令老眼昏花的我看起来太吃力了。与之相反,早在资格赛打响前好几天,商洛赛区的大量赛前报道,就通过商洛广播电视台的“商洛新闻”和各种网络媒体的刷屏传播,热火朝天的干开了。
资格赛中的四川女排
更没想到的是,首日比赛晚间江苏队对四川队的比赛哨声吹响前,居然由政府出面,举行了隆重而简短的开幕式。市委书记亲临现场,市长发表讲话。他们动真格的了,把这次资格赛视作打造排球赛事之城的又一次良机。陕西全运会时,他们承办的青年组决赛阶段赛事,已经尝到过甜头,所以这次资格赛,各方面的工作又上了个新台阶。
我们看到,每场比赛的观众都济济一堂。赛场内的呐喊助威声,和街头巷尾的排球话题遥相呼应;张常宁龚翔宇和吴梦洁等排球明星的大幅照片和简介,随处可见;排球赛事之城的主旋律,至少已经在年轻人心目中奏响。
据可靠消息,比赛首日,仅通过“商州融媒”微信视频号直播的观赛人数,就超10万人次。跨省、市、区前来观赛的球迷人数虽难以统计,但大小酒店基本上都客满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支生力军不仅人数可观,而且能量不可小觑。他们跟本地的中青年球迷汇成了社交媒体上既宣传排球又宣传商洛的主力军。如蜩如螗如沸如羹的一周赛事,搅动了商洛全市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旅游业和第三产业。
商洛这个地方,我在59年前就曾经到过,当时不叫商洛市,而称商洛行政专署。那时候的国人,也基本无暇旅游或还不崇尚旅游,我那时因其他原因一行七人从延安步行到武汉途中横跨秦岭时,在秦岭山峰上,偶尔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一行醒目的红字:一脚踏三省。哪三省呢?陕西,湖北和河南。
如今,位于商洛市商南县、湖北省郧阳区和河南省淅川县交界处的白浪街街心的“三省石”,其实就是我们当年看到的“一脚踏三省”。这次资格赛期间,包括“三省石”在内的商洛各大旅游景点,收入都有大幅度增长。可见,这“文化(含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深层内涵,至今还没过时。商洛市在排球赛事上的投入与回报相比,回报却比投入要大得多。有形的加无形的回报,已经收到的和将会收到的回报,恐怕将来要用大数据来统计了。
当然,既然是排球比赛,首先受益的,还应该是前来参赛的6支女排队伍。广大球迷目睹,这次来商洛赛区的各路女排劲旅,都对东道主热情周到的接待和服务,非常满意,受益匪浅。其中,以云南队最为典型了。
事隔20年又打进全运会正赛的云南队将士心目中,商洛是她们的又一块福地。虽然只是资格赛,虽然她们只取得本次赛事的两个胜场,但能战胜老牌劲旅四川队,从而能让她们以第五名的成绩跻身大湾区全运会的正赛圈,在与四川队比赛最后一球落地时,来不及等主裁吹响终场的哨音,姑娘们就迫不及待相拥着一边哭一边笑抱成了一团。
前著名国手何琦在愣神须臾后也跑步冲进了欢庆的战团。作为云南女排的标志性人物,她等这一刻等得太久了。在她退役后云南女排一蹶不振,自2005年十运会后再也没有出现在全运决赛圈现场。此番打进决赛圈,对云南队来说,其意义不亚于那些强队夺得冠军。竞技体育的残酷性之一,在于永远靠成绩说话。对于有些队伍来说,不夺冠或不站上领奖台,就是失败。但体育的本质和初心,应该是有更多像云南女排这样坚持多年默默耕耘和努力参与的队伍。
资格赛中的云南女排
“20年等待终成真,我们胜似冠军!”云南女排全体将士比其他球队更难忘却这“如沸如羹的商洛情”。
向以何琦为首的云南女排这样坚守岗位痴心不改的体坛志士致敬!
来源:阿凯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