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别总觉得“睡不好”是小事。你可能不知道,有些身体的大问题,会悄悄在夜里“提前打招呼”。就像火山爆发前的细碎地震,睡眠的异常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只是很多人没把它当回事。
别总觉得“睡不好”是小事。你可能不知道,有些身体的大问题,会悄悄在夜里“提前打招呼”。就像火山爆发前的细碎地震,睡眠的异常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只是很多人没把它当回事。
我们门诊里见过太多“觉睡不稳”的病人,一查才发现,问题根本不在“睡”,而在“病”。今天咱们就细说6种值得警惕的睡眠异常,它们背后,可能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
夜里出汗出到湿被子,不是你体质虚,是甲状腺在闹事
有位40多岁的阿姨,凌晨三四点总被热醒,背心裤子湿透。家人以为她是更年期,劝她喝点凉茶。结果一抽血,甲状腺激素(就是调节身体代谢的“发动机”)飙到了正常值的两倍。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夜间盗汗,尤其是那种“出汗后觉得心跳快、手抖、睡不踏实”的类型,很可能和内分泌紊乱有关。除了甲亢,还可能是淋巴瘤、结核等系统性疾病的表现。
如果你最近总觉得晚上一阵一阵发热、醒来一身汗,别只想着“天热”或“体虚”,建议去查个甲功、血常规,排查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问题。
半夜频繁醒来,或许是血糖“坐过山车”的信号
表弟刚毕业,在互联网公司熬夜加班,一天三顿外卖。最近总跟我说:“哥,我凌晨三点老醒,一醒就饿得头晕”。我一听就有经验了,直接让他去测个糖耐量试验。果不其然,血糖波动大,已经接近糖尿病前期。
夜间低血糖,会让人半夜惊醒、出冷汗、心慌。特别是吃了高糖高油晚餐后,胰岛素分泌猛,然后血糖骤降,身体就像“缺油的车”,啪一下惊醒你。
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约有30%存在夜间觉醒问题,而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这和血糖有关。
别小看这种“夜醒容易饿”,建议做一次动态血糖监测,特别是有家族史、肥胖、饮食不规律的人。
睡着后呼吸像断片,打鼾打到自己都醒,这不是累,是呼吸暂停
很多人都知道“打鼾不健康”,但没意识到,如果你晚上打鼾突然中断、憋气醒来、白天还犯困,这可能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简称OSA。
一位老王,55岁,体重200斤,晚上鼾声如雷,老婆说他“睡觉像断气”,吓得睡在客厅。后来来医院一查,睡眠监测显示每小时呼吸暂停20多次,严重的氧饱和度只有80%。
这个病最可怕的,不是打鼾,是它让你夜间缺氧,增加高血压、心梗、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风险。研究指出,OSA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普通人的2.5倍。
建议家有鼾声如雷、白天还困的人,做一次多导睡眠监测,别等到“心脏出事”才追悔莫及。
梦太多,清晨醒来像被追杀一夜,可能是帕金森前奏
有种病,叫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简称RBD。说白了,就是人在做梦时身体“动了起来”,明明在梦里打架,现实中手脚也开始挥舞。
一位60岁的大爷,晚上老梦见有人追他。结果夜里一拳打在老伴脸上。来神经内科一查,医生说:这不是做梦太多,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
研究发现,RBD患者中超过50%在10年内发展为帕金森或路易体痴呆。这是脑干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和普通做梦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发现自己梦太真实,梦中动作多,甚至会伤到自己或伴侣,一定要做脑电图+多导睡眠监测,及早干预。
凌晨三四点就醒,再难入睡,可能是抑郁悄悄来了
一个总是凌晨醒来、翻来覆去睡不着的人,不一定是“心事太多”,也可能是抑郁障碍的典型表现。
临床上,早醒型失眠是抑郁的“经典搭档”,很多患者白天还能笑,晚上却难以入眠。脑内5-羟色胺(血清素)代谢异常,让人情绪低落、睡眠节律紊乱。
有个女患者,35岁,公司高管,白天看着光鲜,晚上却每天四点醒。她说:“我没事,就是压力大。”但心理评估下来,已经是轻度抑郁。
睡眠问题不是心理脆弱的表现,而可能是神经递质紊乱的信号。不要羞于求助,早期心理干预+必要药物治疗,可以让人重新睡个安稳觉。
睡觉时腿老动,像有虫在爬,是铁缺乏惹的祸
有没有人睡觉时腿痒、酸、跳,总忍不住要动?这种“动不动就动”的现象,叫不宁腿综合征(RLS)。
它是铁代谢异常导致多巴胺系统紊乱的结果。尤其是孕妇、贫血患者、肾病患者更常见。
有个怀孕6个月的妈妈,夜里腿总像有蚂蚁爬,烦得没法睡。检查后发现铁蛋白水平低于正常下限的一半。
补铁后症状大大缓解。
RLS不是“心理作用”,而是神经系统真实的生理反应。建议做个血清铁、铁蛋白检查,别让缺铁毁了你的睡眠。
睡出病的,不只是你一个
别以为这些问题离自己很远。2023年《中华精神科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37%的慢性病患者,在确诊前半年就有睡眠异常,只是当时没人重视。
睡觉,是身体“自检”的过程。一旦这个过程出错,说明系统某个部位可能已经“掉链子”。不是所有的困,都靠“早点睡”能解决;不是所有的醒,都是“压力大”惹的祸。
身体不会说谎,它只是用“睡不好”提醒你:该查查了。
不是吓你,是提醒你别忽视
我们做医生的,没有别的本事,就是天天看人得病、康复、复发、后悔。我们知道,大病来临前,身体从不沉默,它只是用你听不懂的“暗语”在喊话。
而这些“暗语”,最常藏在你以为无关紧要的夜里。
如果你最近总出现上面这些睡眠表现,别自己瞎猜。去医院查个血、做个睡眠监测、看个内分泌或神经科,该做的检查不要省。别让“早发现”的机会,被一句“最近太累了”给耽误了。
睡眠不是休息,是身体的一场“内务整理”。睡不好,不只是困那么简单。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明.睡眠障碍与糖尿病前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2):115-118.
[2]李红.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的早期识别[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2,55(10):876-880.
[3]王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51(3):234-238.
来源:岳医生健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