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课堂开课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9 09:10 1

摘要:作为一所涉农职业院校,2024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以“农业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打破传统“黑板种田+虚拟种田”模式,开始打造“教室—田间”混合课堂教学新形态。

春暖花开,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东南角,一丛丛油菜花开得正旺。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

如今,这里每天都被大学生们围拢着。只见他们蹲在田埂边,小心翼翼地给农作物做“体检”,沾着泥巴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温度、湿度和分蘖生长的数据。

作为一所涉农职业院校,2024年,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以“农业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打破传统“黑板种田+虚拟种田”模式,开始打造“教室—田间”混合课堂教学新形态。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园艺与景观工程学院教授周小林、讲师朱方丽在校园里,发现了这块450平方米的“宝地”,便带领学生“开荒”。由此,田间课堂拉开序幕。

“搬砖头、除杂草还算‘基础操作’,最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是给土地‘做SPA’。”学生韩向鑫回忆起开荒的过程,“绿肥发酵还田、深翻土壤、作畦挖沟,连田埂都修得横平竖直,像用尺子量过。”

在这块田地上,“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大变样。朱方丽介绍,遵循作物生长发育规律,试验田规划了全年作物布局,以利于进行生产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坚持“三同”教学理念,即教学过程与植物生长同期、科技研发与创新实践同步、技能训练与素质养成同行。学生所学技能涉及作物生长各阶段,包括整地作畦、播种育苗、配方施肥、病虫草防治、收获测产等环节。“我们希望通过把课堂搬到田间,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使生产、教学与研究相融合,培育有情怀、有本领、有素养的农业人才。”

“现在我们可是有地的人!”学生尤畅正在仔细查看油菜花期生长情况。这里的24块试验田被学生们分组承包,全程自主经营。尤畅告诉记者,大家翻地时比谁的畦垄直,播种时拼手速比精度,就连捉虫都“卷”出了新高度——有小组自制“虫虫情报图”,还有小组熬夜研发“独家有机肥配方”。

在学生们眼中,“农作物生产技术”课堂总是充满惊喜:老师刚讲完病虫防治理论,转眼就带着大家蹲在地头“会诊”病叶;发现病虫害,全班秒变“农田急救队”;最刺激的是收获季的“测产大赛”,各组捧着玉米过秤时,比查成绩还紧张……

目前,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开展的劳动教育月活动贯穿全年。“学院把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培养学生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赵玉峰表示,“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田野,成为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优秀人才。”

《中国教育报》2025年03月29日 第02版

作者:本报记者 林焕新 通讯员 冯凯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