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临沂客户端讯“感谢工会娘家人!它不只是一张保单,更是给家人吃的‘定心丸’。”在沂南县总工会推进建会入会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启动仪式上,外卖骑手齐德兵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温暖的一幕,正是沂南县总工会深化“党工共建”、做实为职
在临沂客户端讯“感谢工会娘家人!它不只是一张保单,更是给家人吃的‘定心丸’。”在沂南县总工会推进建会入会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启动仪式上,外卖骑手齐德兵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温暖的一幕,正是沂南县总工会深化“党工共建”、做实为职工服务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沂南县总工会以“党工共建”为总抓手,创新实施“三强三促”工作法,着力推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融,形成了党工联动、协同发力的良好工作格局。
夯基垒台,织密“组织网”
沂南县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的要求,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覆盖难”、小微企业“建会动力不足”等问题,持续深化“党工共建”机制。
组织覆盖无空白。坚持“党组织建到哪里,工会组织就建到哪里”,将每年5月定为“党工组织集中组建月”,确保应建尽建,近年来新成立工会组织95家。同时,将“同心共建行动”与“小三级”工会建设紧密结合,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三下沉”,新建村级工会25家,新发展农民工会员1.5万余人。
行业联动全覆盖。依托“两新组织”和产业链党建联盟,推出“建会激励套餐”,赠送入会大礼包,成功组建邮政快递业、货运行业、出租车网约车行业和外卖行业4个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联合工会。2025年,为200名快递员、371名外卖骑手、525名货车司机赠送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切实提升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搭台拓圈,拓展“幸福圈”
沂南县总工会坚持因地制宜、资源共享原则,采取自主建、整合建、联合建模式,着力打造“一站式”“共享式”“融合式”服务阵地。
幸福空间聚人心。建立“职工需求清单”制度,精准提供就业帮扶、法律援助、心理健康、公益培训等多项服务。在经济开发区建成沂南双创科技园共享职工之家,辐射39家基层工会。这里配备健身房、瑜伽室、单车室等休闲设施,设有职工书吧、茶艺室、音乐室、书法区和儿童游乐区,可同时满足200余人活动,极大丰富了职工业余生活。
“全域站点”暖人心。以“党工共建创先争优”为抓手,打造党工共建示范点16处,建设工会驿站54家,并联合公路中心在县内重要道路建设“司机之家”3处。这些站点有效延伸了工作“触角”,扩大了服务“半径”,打通了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
暖心升级,优化服务“精准直达”
聚焦职工多样化需求,沂南县总工会在服务供给上实现了“两个转变”,全方位提升服务质效。
沉到一线去,心贴心服务。积极开展建会入会集中宣传活动,深入企业、社区、产业园区宣讲工会政策。2025年,已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和服务专场宣传2场次,重点面向货运公司和货车司机讲解入会好处与服务内容。
指尖点服务,关爱零距离。创新“互联网+工会”模式,依托“齐鲁工惠”APP,整合资源打造“惠工圈”职工文化服务品牌。今年聚焦素质提升,开展“体育指导员”培育活动2场次,依托“工惠乐学”品牌举办公益培训69场次、“技能工坊”微培训4场次。聚焦基层一线,开展“工惠乐学进基层”、亲子巡回课堂29场次、亲子手作课堂4场次。聚焦普惠活动,开展“工惠・惠生活”活动10场次、惠工直播间3场次。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萍 通讯员 高艳萍 李爽
编辑:吕金妮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