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28日晚间,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84亿元,恢复正向增长。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公司新产业表现亮眼,全年同比增速达到21.25%,占主营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5.47%,
本报记者 刘钊
3月28日晚间,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84亿元,恢复正向增长。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公司新产业表现亮眼,全年同比增速达到21.25%,占主营收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45.47%,战略转型成效得到充分验证,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渐显。
数据显示,海尔生物依托科技创新、AI深度赋能、持续迭代的数智场景方案能力已进入成果转化期。从业务结构看,2024年非存储新产业保持高增长,正成为公司穿越产业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支撑。同时,公司聚焦数字化驱动下的全流程降本提效,持续强化营运资金管理,实现毛利率47.99%,三项期间费用同比下降2.43%,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同比增长17.01%。
三大产业梯次布局全产业并进拓展打造新增长极
自锚定生命科学与医疗创新战略以来,海尔生物以自主创新为根基,通过“内生+外延”实现了从低温存储类向多品类非存储类新产业的快速拓展。一方面,构建起覆盖实验室全场景的核心设备矩阵,形成从基础设备到高端仪器的完整技术链;另一方面,依托EPS差异化模式,公司的场景化解决方案显现强劲爆发力,实现从单一设备向场景方案延伸,业务增长接近翻番。
海尔生物一贯具备优势的传统低温存储类产品在行业承压背景下也实现了逆势增长,超低温产品、深低温液氮罐、恒温医用冷藏箱市占率稳居国内第一,超低温、低温、恒温全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保持双位数增长。在持续引领技术前沿的基础上,公司以AI、大数据等数智技术重构产业逻辑,通过AI+驱动数智化场景升级,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海尔生物也在积极布局未来产业,挖掘公司长期增长价值。面向血液产业,海尔生物立足智慧血液先发优势,实现血浆采集方案业务营收增速达行业增速1.3倍,并在“海医汇”平台的赋能下,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拓展血液治疗和血液检测场景,在细胞治疗产业,公司的智慧细胞管理全景解决方案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业绩的稳中向好离不开海尔生物的科技引领优势。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3.06亿元,占营收比重达13.41%。通过持续升级的UADV开放式研发体系以及自研、共研、并购、孵化的差异化研发模式,公司实现了研发效率的提升和技术成果快速产业化,新品上市及时率提升9%,新品立项达标率提升5%,累计获得1595项专利和392项软件著作权,32项国际领先成果。
全球化战略加速出海“一国一策”本土化布局成效显著
立足国际化视野,海尔生物持续深化直面用户的全球市场体系,提升场景方案的交互、定制和交付能力。2024年,公司聚焦“去扰动+提能力”,太阳能疫苗方案等特殊因素影响逐步出清,海外市场剔除影响因素后实现收入双位数增长,四季度业务恢复同比正增长;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一国一策”本土化策略,构建区域交付能力和本地技术响应机制,实现对当地用户需求的快速洞察和响应,实现从低温存储产品到多品类共进的转型升级,2024年,公司新增56个产品型号获海外当地化认证,累计拥有海外产品认证400余个。
海尔生物依托技术领先与当地化布局的市场优势,离心机、培养箱、实验室耗材等新品类快速放量,实现高速增长,其中培养箱、离心机等实验室设备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高校,冻存方案在欧洲制药渠道实现规模化突破;超低温、低温、恒温等全系列产品保持双位数增长,液氮存储方案进入牛津大学实验室,智慧用血方案进入意大利、巴西、坦桑尼亚、摩洛哥等10多个国家,标志着公司立足全球研发及本土创新实现了新产业与传统产业全面拓展。
未来,海尔生物将立足三大产业的全球化布局,持续巩固强势产业优势、加速新产业放量、深化未来产业布局,通过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能力,着力AI驱动下的场景数智化升级,实现由“周期修复”迈向“战略跃升”。
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