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这个会,没有提前准备好的 PPT,没有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也不是要传达新的任务指标,就是想和大家坐下来,掏心窝子聊一件我们教育人最该上心的事 —— 教学质量。我们常说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句话听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耳熟,但真要往深了想:
《聚焦 3 个核心,破解质量难题》
---校长在教学质量提升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这个会,没有提前准备好的 PPT,没有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也不是要传达新的任务指标,就是想和大家坐下来,掏心窝子聊一件我们教育人最该上心的事 —— 教学质量。我们常说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句话听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候可能会觉得耳熟,但真要往深了想:到底什么是教学质量?是试卷上的分数?是年级里的排名?还是升学率的高低?我倒觉得,这些都只是质量的 “结果体现”,真正的质量,藏在我们每一堂课里 —— 是学生从迷茫到顿悟的眼神转变,是不爱发言的孩子第一次主动举手的勇气,是我们站在讲台上,愿意花心思把知识点讲透、把学生教会的那份认真。今天,我就从三个核心角度,和大家聊聊怎么把教学质量从 “口号” 落到 “实处”。
一、破题:找准问题根结,别让质量停在 “嘴上说”
这几年,我们学校一直在提教学质量提升,开会研讨、组织培训,大家都付出了不少努力,但从春季学期末的检测结果来看,还是存在一些明显问题:年级之间的平均分差距能拉开二三十分,部分学科甚至出现了 “断层”,个别班级的及格率、优秀率都不太理想。教导处之前梳理过原因,不是我们老师不会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存在 “教得松、管得宽、抓得散” 的情况。
上学期时间我随机听了几堂课,有个现象特别值得我们反思。有一节语文课讲《桃花源记》,老师的课件做得很精美,配乐、图片一应俱全,但整堂课下来,老师只顾着按课件流程走,没怎么关注学生的状态 —— 前排有个孩子盯着窗外发呆,后排有两个学生在偷偷传纸条,老师都没察觉;还有一节数学课,老师语速特别快,40 分钟里讲完了三页 PPT 的内容,中间没留一分钟让学生思考,下课前我问旁边的学生 “听懂了吗”,孩子摇摇头说 “老师讲得太快,好多公式还没记下来,想提问又怕耽误大家”。
这两件事让我特别警醒:我们不是没备课、没讲课,而是忘了 “为谁而教”。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课堂的主角从来不是讲台上的我们,而是台下的学生。如果我们只关注 “讲完了”,不关心学生 “学会了没”;只在意 “进度赶完了”,不考虑学生 “跟上了没”,那教学质量永远只能停在 “嘴上说”。所以,提升质量的第一步,就是要跳出 “自我感觉良好” 的误区,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这节课的难点在哪?学生可能会卡在哪个环节?怎么讲才能让他们听得懂、愿意学?把这些问题想透了,质量提升才有方向。
二、担责:明确四层角色,别让质量落在 “纸上”
教学质量不是靠某一个人就能提上去的,它像一条链子,需要每一个环节都扣紧、每一个人都发力。谁来扛这个责任?不是只有校长室、教导处的干部,而是我们全校每一位老师,从校级到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角色。
(一)校级层面:做好 “指挥部”,把方向、抓统筹
校长室和教导处要把教学质量当成 “中心工作”,不能只在开会时提一提,考核时查一查。教导处的同志要多往一线跑,少在办公室批计划 —— 每周至少要听 5 节课,听完不是简单评个 “优、良、中”,而是要和老师一起分析:这节课的优点在哪?哪个环节学生没跟上?下次可以怎么改进。比如发现某老师的课堂互动少,就一起研究怎么设计提问;发现某班级的作业批改不及时,就帮忙梳理高效批改的方法。我们的 “指挥”,要指挥在 “痛点” 上,帮大家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只发号施令。
(二)年级组层面:当好 “责任岗”,补差距、促均衡
年级组是质量提升的 “中间枢纽”,年级组长要对本年级的教学情况 “门儿清”—— 哪个班级哪个学科弱,弱在什么地方;哪个老师需要帮扶,怎么帮扶。每次检测结束后,不能只把成绩表发下去就完事,要第一时间组织 “问题剖析会”,把同年级同科目的老师聚在一起,分析 “为什么这个班的平均分比其他班低 5 分”“为什么这个知识点多个班级的正确率都不高”。比如发现五年级数学的 “方程应用” 普遍薄弱,就一起研究怎么设计生活化的例题,帮学生理解;发现三年级语文的作文开头普遍生硬,就一起总结 “场景引入”“提问开头” 等简单好用的方法,让年级整体水平往均衡了提。
(三)教研组层面:激活 “智囊团”,研方法、出思路
教研组不是 “传达任务的渠道”,也不是 “每周凑在一起开个短会” 就完事的。我们要让教研组真正 “活” 起来,变成教学方法的 “研发中心”。语文组可以围绕 “怎么让习作教学不枯燥” 做研究,比如设计 “日记漂流瓶”“故事接龙” 等活动,让学生愿意写;数学组可以针对 “应用题理解难” 的问题,研究 “画图解题法”“情景模拟法”,帮学生理清思路;英语组可以琢磨 “口语交际怎么练”,利用早读时间组织 “英语小对话”“单词接龙”,让学生敢开口。只有每个教研组都能拿出实实在在的教学妙招,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新意,质量提升才有 “新点子”。
(四)教师个体层面:守好 “最后一公里”,抓课堂、重实效
最后落实到我们每一位老师身上,课堂就是我们的 “责任田”,每一堂课怎么上,直接决定了质量的 “最后成色”。我们备课的时候,不能只备 “知识点”,还要备 “学生”—— 比如教 “三角形面积”,要想到学生可能会混淆 “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提前准备好剪纸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教 “古诗鉴赏”,要考虑到学生对古代背景不熟悉,先讲个简短的诗人故事,再带入诗句理解。上课的时候,多留几分钟让学生 “消化”,比如讲完一个重点,问一句 “有没有同学想再听我讲一遍”;下课前花 1 分钟做个 “小检测”,比如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或者做一道简单的练习题,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正是筑牢质量的 “关键一步”。
三、扎根:抓好常规细节,别让质量 “悬在空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的技巧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这些 “激励、唤醒”,都藏在教学常规的细节里。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质量提升 “难”,不是因为没有好方法,而是忽略了常规工作中的 “小细节”。
比如作业布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 “精准”。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布置,基础弱的学生多练 “巩固题”,比如生字抄写、简单计算题;基础好的学生多做 “拓展题”,比如阅读理解、应用题变式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 “跳一跳够得着”,而不是让学困生觉得 “反正做不完,干脆不做”,让优等生觉得 “太简单,没意思”。作业批改也一样,不能只打 “√” 和 “×”,可以写一句鼓励的话,比如 “这个解题思路很特别”“再仔细检查一下,你能做得更好”,让学生从批改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再比如课后辅导,不是 “谁成绩差就盯着谁”,而是要 “关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有的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但不好意思问,我们可以利用课间、午休时间主动找他聊 “刚才那道题是不是没明白,我再给你讲一遍”;有的学生偏科严重,数学好但语文弱,我们可以和语文老师配合,一起帮他制定 “每天读 10 分钟短文” 的小计划。这些常规工作中的细节,看似琐碎,却是提升质量最 “扎实” 的办法 —— 把每一个细节做到位,质量自然就 “扎下根” 了。
各位老师,教学质量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没有 “一蹴而就” 的方法,它需要我们一起沉下心来,找准问题、扛起责任、抓好细节。我们都是教育人,心里都装着学生,都希望看到孩子们能在我们的课堂上学到知识、养成习惯、收获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每一堂课教好,把每一个学生教好,我们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能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受益!
最后,也想跟大家说一句:在提升质量的路上,大家有任何困难、任何好想法,都可以随时找我、找教导处沟通,我们一起想办法、一起解决。
谢谢大家!
《校长讲话材料系列汇编之四:质量提升会议讲话》共58篇,具体目录如下,需要的朋友私信:
01.《把握4个要点,开启新学期》
02.《聚焦质量,砥砺前行》
03.《保证教学质量的五大“要素”》
04.《聚焦教学质量,共筑成长阶梯》
05.《实现有效教学,需要脚踏实地》
06.《聚焦八个要点,重塑教学常规管理》
07.《紧握教学腾飞 “五把金钥匙”》
08.《实施五项工程,筑牢教学质量根基》
09.《心有质量析得失,行有目标方致远》
10.《抓实 5 大环节,提高教学成绩》
11.《教师做好这四点,学生成绩快速飙升》
12.《抓教学质量要有定力》
13.《质量立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14.《狠抓落实,夯实教育根基》
15.《真抓实干提质量》
16.《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17.《不耻最后 驰而不息》
18.《把握六项关键举措,全力提升育人质量》
19.《发挥优势 补齐短板 推进教学向高质量发展》
20.《教师做好这四点,学生成绩快速飙升》
21.《借助强校提质契机 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22.《强化内涵建设 提升教学质量》
2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七抓七促”策略》
24.《严作风 抓落实——谈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25.《双减政策下,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与实践》
26.《关于课堂管理的一些小经验》
27.《让习题评讲更高效》
28.《优化试卷评讲,提升教学效果》
29.《反思课堂教学的“八个意识”》
30.《备课三维度——纸质、电子与“活教材”》
31.《关于提高后进生自信心的几个建议》
32.《“三研三定”撬动教学质量提升》
33.《以“基活通养优”重塑高效课堂》
34.《精耕细作提质效,积微成著铸品质》
35.《破三白困局,启教学新篇》
36.《课堂 “五要素”,开启提质密码》
37.《聚焦三维发力,谱写质量新篇》
38.《五步走,让班级成绩 “步步高”》
39.《要提高学生成绩,先从这些细节抓起》
40.《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密钥——优秀的教师必须要“会抓”》
41.《抓教学质量的五个层次》
42.《聚焦四学内核,解析新型课堂模式》
43.《唤醒内驱,提质增效》
44.《狠抓纪律,全力提升教学质量》
45.《提升期末成绩的4个关键点》
46.《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47.《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才是真本事》
48.《善用八种思维,让教学评价温暖而有力量》
49.《教育里,有六件事值得深耕细作》
50.《课后反思的“五必须”,从课堂实践到专业成长的进阶之路》
51.《课后反思的“七必要”—— 从“教得好”到“育得优”的转型密钥》
52.《让童趣扎根实践,让知识生长在生活的土壤里》
53.《三招破解 “一听就会,一用就懵” 难题》
54.《把课上到学生心里去》
55.《教育归课,质量见人》
56.《聚焦教学新征程,迈向质量新高度》
57.《聚焦 3 个核心,破解质量难题》
58.《把每一节课教好,是我们最实在的荣耀》
来源:学校工作材料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