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的老板,浑身是本事,招生、带班、沟通、买菜样样亲自抓,忙得脚不沾地,校区却问题不断,自己累个半死,利润还薄得像张纸;
托管机构校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有的老板,浑身是本事,招生、带班、沟通、买菜样样亲自抓,忙得脚不沾地,校区却问题不断,自己累个半死,利润还薄得像张纸;
而另一些老板,看似“清闲”,经常不在校区,公司却运转得井井有条,业绩节节高升。
问题出在哪?
人一天只有24小时,事是永远做不完的。老板的核心价值,绝不是当一个“高级勤杂工”,而是要学会如何“管事”。管对了,海阔天空;管错了,遍地是坑。
很多老板陷入了一个可怕的误区:以为“勤奋”就是美德,亲力亲亲就是对事业负责。看到家长咨询,忍不住自己冲上去接待;看到老师沟通不到位,立马抢过电话自己说;甚至看到食堂的菜价波动,都恨不得每天自己跑菜市场。
你看起来无所不能,但你静下心来想一想:
你有没有时间思考:
明年、后年,你的校区要走向哪里?新的增长点是什么?
你的员工能力是否还在原地踏步?
因为你把展示、试错的机会都抢走了,他们永远无法独当一面。
校区是否离了你马上就转不动?
你一旦生病、出差,校区就乱成一锅粥。
这不是管理,这是“救火”。你正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最终结果就是:你成了校区的“天花板”,因为你把所有事都揽在了自己身上,员工没有成长空间,你也没有腾飞的空间。你忙的,都是员工该干的事;而真正该你干的事,一件都没干。
效果是什么? 是你用一个人的体力劳动,对抗一个团队本应产生的系统能量,注定会输。
那我们应该管什么?从我这么多年做晋级和帮扶校区的经验来看,老板的精力必须牢牢锁定在三件事上,这三件事,员工干不了,只有你能干。
1. 抓“方向大事”:你是舵手,决定船往哪里开
2. 抓“创新难事”:你是先锋,要第一个趟路
3. 抓“建章立制”:你是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执行者
如何抓该抓的三件大事?
我知道,很多老板不是不想放,而是“不放心”。怕员工搞砸了客户,怕买菜的多报了几块钱。
但你想过一个更深层的道理吗?你授权,分的不仅是事,更是责任和成长机会。 你怕员工打电话搞砸,他就永远学不会沟通;你怕买菜的被骗,他就永远没有替你分忧的能力。
大胆授权,要敢于承担试错成本。哪怕这个月买菜多花了千把块钱,但换回来的是你节省了无数时间,这些时间你用来思考战略、学习创新,其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那点菜钱。授权的最终效果,是培养出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让你从“业务员”真正回归到“老板”的位置上。
老板的岗位,不是在琐事之中,而是在方向之上、规则之后。你的价值,不在于你多能干,而在于你能让多少人替你干、并且干得越来越好。
管事,管的不是具体的事务,而是方向、规则和人心。当你真正抓住了这三大要点,你就会发现,管理原来可以如此轻松且有成效。你不再是那个焦头烂额的“勤杂工”,而是气定神闲的“掌舵人”。
-end-
作者简介:窦昆,湖北人,原省报资深编辑记者,2004年下海创办晋级教育,打造中国首个学生托管品牌,出版多部学生托管行业专著,院线电影《放学后》出品人,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托管题材动画片《小鹰晋级》出品人。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真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