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持续的高温“烤”验着城市的每一条脉络。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去年“匠心青蓝”结对的师徒们,正奋战在供水一线——师傅倾囊相授,将技艺与责任融入言传身教之中;徒弟埋头苦学,用汗水把经验转化为成长的能量。在表务管理、水表抄收、管网测漏等关键岗位上,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传
金山网讯 持续的高温“烤”验着城市的每一条脉络。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去年“匠心青蓝”结对的师徒们,正奋战在供水一线——师傅倾囊相授,将技艺与责任融入言传身教之中;徒弟埋头苦学,用汗水把经验转化为成长的能量。在表务管理、水表抄收、管网测漏等关键岗位上,他们正以实际行动书写“传帮带”的鲜活故事。近日记者走近这群高温下的坚守者,感受到匠心传承传递的滚烫温度。
邓志强(右)和戴启豪在工作中。朱美娜 摄
表务管理组:从新手到班长,四年啃下“硬骨头”
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的抄收班长,徒弟戴启豪的成长路上,深深印着师傅邓志强的痕迹。面对表务工作中的复杂挑战,尤其是高温环境下棘手的漏损控制问题,师徒二人迎难而上。平山秀山区域地形复杂、用户分散,管损率常年居高不下,是公认的“老大难”地段。
地表温度突破40℃的酷暑中,邓志强带着戴启豪反复深入现场:踏着发烫的路面勘查管道走向,对照数据逐段剖析,蹲在路边标记阀门位置……他们一步步推进“锁漏”工作:先安装阀门划分区域,再逐段关闭排查,最终精准定位老旧支管的漏点。经重新铺设管道,该区域夜间最小流量成功降为零。
除了攻克漏损难题,邓志强也将表务管理、抄收复核的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戴启豪。短短4年,戴启豪不仅继承了师傅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带领团队高效运作,将曾经的“硬骨头”变成了亮眼的“成绩单”。
女子抄收组:百分百精准 巾帼师徒续佳话
烈日将大地烤得滚烫,女子抄收组的张苏娟仍耐心指导徒弟陆毅:“GIS系统定位要盯紧这几个坐标”“高温天气抄表尽量避开正午”“用户水表藏在绿化带里别着急,先记位置再回头核对”……这些凝聚经验的叮嘱,陆毅一一牢记于心。
如今的陆毅已能独立承担整条线路的抄收任务,区域水表抄见率与准确率均达到100%,还在部门竞赛中拔得头筹。她秉承新泓女子抄收班“团结奋进、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奔波于服务一线。用户递来的一杯水、一句“辛苦了”,都成为她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的动力。
测漏攻坚组:劳模带精兵 深夜守护“生命线”
当城市渐入梦乡,测漏队的“夜行侠”们才刚刚上岗。全国劳模、测漏队长李迪始终冲在最前面。他深知高温下的管网更为“脆弱”,早一分钟发现漏点,用户就少一分麻烦。他以实际行动感染、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年轻人。
“不能只依赖设备,要练就‘耳朵的记忆’。”李迪推行“理论+实践”双轨教学:白天讲解理论,对照管道图纸标注易漏点;深夜带队实操,持测漏仪在尚有余温的地面一蹲就是数小时,教徒弟分辨“水流声”与“漏水声”的细微差别。2024年,徒弟杨文定、李港已累计精准定位漏点330余处,成为守护供水“生命线”的精兵强将。
营业所业务组:“00后”崭露头角 用数据说话
师傅魏国祥是降损、表务、客服领域的“老把式”,经验丰富;徒弟吕可歆则是一位敢闯敢干的“00后”供水新人。结对之后,魏国祥带着吕可歆跑现场、做报表,手把手教数据分析。“报表不只是数字堆砌,要结合片区管道一起看——比如这户用水量波动异常,很可能水表位置有问题。”
吕可歆学得快、善创新:她跟随师傅深入分析数据,准确找出凤栖佳苑片区的漏损症结,协助大幅降低漏损率;发现偏远地区水表抄收难,她主动推进为300多块水表加装摄像直读设备,显著提升了抄见准确率与水费回收率。如今,她已成为部门中善于让数据“说话”的新生骨干,将师傅传授的经验转化为推动服务升级的新方法。
高温仍在持续,师徒们的坚守也依旧如初。师傅将供水人的匠心精神融入每一次现场指导,徒弟将责任担当注入每一次独立攻坚——他们在滚烫的马路上、深夜的管道边、密匝的数据间,让“青蓝”之花愈开愈盛。这条保障城市供水的战线上,正因这场不曾停歇的“匠心接力”,而变得愈发坚实。(记者 朱美娜)
来源:金山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