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时代,文化与科技交融,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并化作一把“创新之钥”,开启视听领域的全新大门。3 月 28 日,江苏有线举办“拾级而上·‘10’现美好”企媒恳谈会,发布上市10周年品牌LOGO和标语。
当今时代,文化与科技交融,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活力,并化作一把“创新之钥”,开启视听领域的全新大门。3 月 28 日,江苏有线举办“拾级而上·‘10’现美好”企媒恳谈会,发布上市10周年品牌LOGO和标语。
立足“文化+科技”双核驱动,围绕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江苏有线重磅推出十大增值业务,涵盖算力服务、国潮兴农、创意会展等,为产业升级、数字转型注入发展新动能;重温经典,回馈用户,江苏有线还将持续推出10大系列活动,K歌、露营、读书、逛展、研学......总有一种方式,可以“解锁”你和有线的“美好时光”。
科技赋能,“增值版图”为融合注动能
数字化浪潮澎湃而来,“科技”起笔,为“光影”转型勾勒出清晰的路线图。一头系着国家战略,一头盯着市场需求,江苏有线心怀大局,创新布局了十大增值业务。细看内容,不难发现,每一处都有“科技”的鲜明注脚,行业趋势与业务发展“融合成势”,汇聚成一幅充满活力与前景的“增值版图”。
夯实数字基建,产业驶入“新赛道”——
江苏有线以“资本续航”为理念,聚焦新一代光电通信、半导体制造、智慧能源等战略赛道,通过基金规模化运作与“文化+”投资拓扑体系,抢占新兴产业风口,挖掘“专精特新”项目潜力,推动产业链横向扩张、纵向延伸,以金融资本赋能实体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依托广电5G网络与全省“1+3+13+X”算力云网布局,江苏有线建成了超3万架数据中心机柜、7万vCPU云计算资源,服务党政、金融、医疗等九大行业。接下来,还将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场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深度赋能省政务中心、卫健委等核心客户数字化转型。
深耕内容生态,科技启迪“新业态”——
截至目前,智慧广电乡村工程已覆盖全省近800个乡镇。如何让融媒的触角向更广领域延伸?江苏有线将以科创、文创、艺创、融创“四创贯通”打造全媒体内容生态:整合“四屏联动”融媒渠道,推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精品内容;还将积极布局微短剧全产业链,上线“头条剧场”专区;以AIGC技术构建“AI酷世界”新媒体矩阵,驱动内容生产革新。
以“国潮”为媒介,江苏有线积极推动地方文旅、实体经济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聚焦“家乡风物 国品国潮”新定位,打造了“长江运河丰物集”“新国货峰会”等品质IP,打通非遗、老字号、助农产品流通链路,还将持续整合全球供应链资源,构建AIGC、智慧无人店等数字运营矩阵。
人才与决策协同发力,构建高效发展模式——
依托国家级广电职业实训基地,江苏有线构建“线上平台+线下基地”融合模式,累计培训25万人次。2024年江苏开博有线专修学院升级为中国广电(江苏)培训基地,聚焦新质生产力需求,持续深耕“视界·名家讲坛”自有培训品牌,以更具智慧与温度的教育,努力培养数字化与产业创新复合型人才。
致力于构建“数据+技术+场景”智库服务体系,企业也在为政企提供舆情风控、产业调研等深度服务。携手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合作推进数字媒体传播效果分析系统的研究建设,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大数据智库研究体系,实现精准数据的标准化和资产化管理。
围绕革新“AI+电视”交互体验;打造“AI酷世界”融媒体矩阵;上线AI智能客服重构服务体系四大方向,江苏有线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创研中心”,从“算力—模型—平台—内容—应用”不同层面赋能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转型。
文化聚力,“主题活动”与用户心相连
在江苏有线上市 10 周年的重要节点,一场围绕文化、用户与社会责任的10大活动正式开启,旨在回馈用户、彰显品牌价值、推动创新发展。
文化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江苏有线通过精心策划的活动,让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交流中焕发生机——
音乐与朗读,共同唤起“文化共鸣”。“重温经典・拾光同行” 金曲推选暨欢唱活动以音乐为纽带,将邀请全省有线电视和广电 5G 手机用户参与,通过票选 “十大金曲”、选拔 “十大唱将” 等环节,让经典音乐唤起人们对过去十年的美好回忆。而第五届 “致敬经典・名家朗读会” 将于 4 月 28 日在南京举办,邀请文学、影视、戏曲领域的顶尖名家,通过沉浸式朗读探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在世界文学之都讲好 “中国故事”。
矿博与 AIGC 的科技碰撞,将开启怎样的奇妙旅途?第三届南京(国际)矿博会将于 5 月15 - 19 日举行,以 “矿蕴金陵 紫气东来” 为主题,汇聚 50余国500家展商,打造集展示交易、学术交流、科普研学于一体的自然科普综合平台。同时,4 月 28 日推出的全国首个全 AIGC 大屏专区《AI 酷视界》,集结 AI 生成微短剧、概念片等内容,开创 “人工智能 + 媒体融合” 新范式,推动传统广电智能化转型。
用户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江苏有线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贴心的服务,让用户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江苏有线第六届用户节将于 4 月 28 日 - 5 月 31 日开展,以 “拾光相伴,视界更广 —— 电视有了‘新看法’” 为主题,发布新一代数字电视产品,推出 “十心十意” 普惠计划,惠及百万家庭。5 月中下旬举办的 “我在运粮河畔等你” 露营嘉年华,将设立十大主题营地,涵盖欢唱海选、智慧家庭体验等活动,打造春日家庭休闲盛会。
在更多交流中,增进情感连接。“薪火拾光” 采访计划将于 4 月 28 日前后发起,邀请 10 名资深老记者与 10 名青少年小记者组成跨代际采访团,参与公司上市十周年系列活动,传递品牌精神。同时,近期还将开展投资者线下交流活动,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品牌价值。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江苏有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公益活动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现担当与情怀——
公益研学,在温暖中前行。“智慧广电 与你‘童’行”公益研学活动将于 4 月联动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邀请留守儿童参与,通过 “广电 + 文旅 + 教育” 模式,全年计划开展多期活动,助力全省困境儿童拓宽视野,关爱青少年身心健康。
江苏有线将以文化为引领,以用户为根本,以责任为使命,继续秉承 “向前、向新、向美” 的追求,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创新引领,“多元业态”为跨越添动力
回首十年,江苏有线积极统筹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以及未来产业培育,成功实现了从 “一根线” 到 “一棵树” 的发展转变。回眸十年,江苏有线的每一个进步,背后都是持续创新铺就的阶梯。
如今,通过对十大业务板块进行焕新与深耕,企业正朝着 “一片森林” 式的生态体系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催生出一个个 “多元业态”。展望下一个十年,江苏有线把持续改革创新作为动力之源,为江苏有线的未来发展打开澎湃之门。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江苏有线将以‘深化改革 强基固本’为主线,锚定‘智改数转网联’新赛道,让‘云网数算安’的技术根系更深厚,让公共文化服务的民生果实更丰硕。”江苏有线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匡晖表示,未来集团将以创新为引擎,以媒体融合为舞台,续写“智”繁“业”茂的新篇章。
创新工作思路,传统业态迸发出新的活力。当前,江苏有线以“国企担当+空间重构”激活总部5号楼等存量资产,打造集办公、会展、酒店于一体的多功能商务集群。聚焦“文化+科技”领域,构建数字科技、文创企业生态平台,形成“24小时创新生态圈”,助力南京建设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区。
创新服务模式,“内容+场景”提升品牌价值。江苏有线贯通多领域品牌建设场景,将传统广告升级为“品牌价值全链服务”:为扬州经开区“苏韵满电”光储充换项目定制传播方案,助力省工行节气IP、洋河生肖酒事件破圈传播......
创新展示形式,沉浸式会展带来“新体验”。江苏有线率先运用5G、AR/VR、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慧展场,推出“何以长江”数字艺术大展,用AI还原了长江生态,话题传播超2亿人次,推动文化IP巡展与商业化转型,以科技赋能树立起文化传承“新标杆”。
在谈及广电网络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时,江苏有线党委书记、董事长庄传伟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企业愿景:"推开用户的门,我们便找到了生长方向——做一个鲜活的动词,在时代的土壤里与用户同频共振。"他强调,面对"三期叠加"的行业变革浪潮,江苏有线始终将"用户根据地"作为发展根基,坚持从服务千家万户的数字生活需求、赋能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汲取前行动力。同时他也期待与各位媒体朋友继续携手同行,共同书写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篇章。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