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澄城县将综治中心作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全力打通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省委主要领导在韦庄综治中心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县综治中心被作为政法先进单位推荐至市委、市政府接受表
近年来,澄城县将综治中心作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全力打通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省委主要领导在韦庄综治中心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县综治中心被作为政法先进单位推荐至市委、市政府接受表彰。
高起点谋划,筑牢综治实体根基
高位推动部署
县委、县政府将综治中心列为全县中心工作及考核范畴。县委书记与县长亲力亲为,参与综治中心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直接推动。同时,明确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牵头,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进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力求打造高效、智能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打造实战阵地
县级综治中心选址县法院附属楼,高标准建成并顺利投入使用,中心内设有法治文化广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综治信息指挥大厅、综合办公区四部分,极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镇(街道)层面,整合便民服务中心与司法所资源,高规格建强综治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基层事务,接待群众来访,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村(社区)依据实际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警务室,打造规范实用的调解场所,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
强化力量整合
县综治中心根据实战需要,采取政法单位、人社、信访等部门常驻,教育、自然资源、住建、卫健等部门随驻,律师、品牌调解室、行业调委会轮驻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信访接待、法律援助、专业调解、劳动仲裁、司法调解等一站式服务。特别是积极探索“综治中心+法院”基层治理新模式,得到省高院、市中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高效率推进,强化数字科技赋能
综治工作实现智能升级。结合实际自主研发的综治信息平台,即“七图一表”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了综治工作可视化、精细化管理。“七图”即综治工作架构图、社会治安联防图、矛盾纠纷联调图、重点工作联动图、突出问题联治图、重点人员联管图、基层平安联创图等方面,实现对基层平安力量的快速高效精准调度。“一表”即综合数据分析表,深度挖掘警情分析、矛盾调解、社会治安等重要基础数据,定期生成分析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数据信息实现联通共用。为节约建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县综治中心整合“雪亮工程”、校园一键报警、老旧小区等8个行业5600余路高清视频资源,打破部门间视频资源壁垒,实现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城关街道积极开发应用系统,实现实有人口、房屋、特殊人群、网格员管理等“9+X”共13个方面50余万条数据信息的在线预览和实战应用,为基层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
综治视联实现高效利用。县、镇、村三级视联网实现全时段互联互通,为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提供了可视化沟通、协调、调度和指挥的高效平台。县综治中心借助视联网召开调度会议,对重点突出问题进行点对点、点对面实时通信,实现对综治队伍的实时调度,确保了应急响应迅速、任务执行高效。
高质量落实,深化基层治理任务
全覆盖排查矛盾纠纷隐患
以“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为抓手,采取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隐患进行分析整理,根据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程度从高到低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并及时上报。分类分级处置矛盾纠纷,镇街根据事件职责进行分流,涉及职能部门、村社、共驻共建单位认领办理化解。2024年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86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全方位打造澄城“枫桥”亮点
韦庄镇“123”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法,在“陕西新闻联播”播出。城关街道“老哥说事”工作法获全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在《陕西政法》简报刊载推广。法院打造的“澄心”司法为民品牌,获评第二届全省法院文化建设优秀品牌。检察院依托“双进”落地持续助推矛盾化解和司法救助工作走深走实,发放司法救助金18.8万元。公安局依托“警+T”模式、三级调解机制、发挥“六老力量”等开展多元化解,成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余起。司法局培育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5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3个。
以综治中心平台作用发挥为重要切入点,推动平安澄城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刑事立案较上年同期下降52%,连续三年蝉联“平安县”,被省委平安办授予“平安铜鼎”。平安建设满意度居全市前列,深受群众好评。
来源:渭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