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人均寿命七八十岁,你得想清楚,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老年生活不是一场短跑,是一场马拉松。
人到六十,身体还算硬朗,很多人就以为日子还长着呢。可我要告诉你,这才刚到老年门槛。
现在人均寿命七八十岁,你得想清楚,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老年生活不是一场短跑,是一场马拉松。
要想安稳过后半程,必须未雨绸缪,为长寿做好万全准备。
你说活到明天的事谁知道?话是这么说,但大概率你还能活二三十年。糊里糊涂过日子,不做规划,老了吃大亏。
六十岁后的人生,跟六十岁前完全不一样。年轻时大病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老了不行,身体就像旧机器,磨损厉害,随时出故障。
我经常看到老人生了大病,一家人手忙脚乱,钱不够,人不够,事太多。咋办?没咋办,走一步看一步呗。等出了事再着急,晚了。
健康跟钱都一样,没到用时你不知道缺多少。
老年生活有个特点,一但出问题,啥都不顶用。住上院,没钱咋办?生活不能自理,没人照顾咋办?
你再节省,能节省出第二条命吗?预先想明白这些问题,早做打算,才不会手忙脚乱。
很多人还觉得自己六十多岁挺好,每天买菜做饭遛弯,乐呵着呢。可谁知道七十多岁甚至八十多岁会怎样?
现在退休金够用,再过二十年够不够?现在身体好,爬五楼不喘气,二十年后还行吗?
长寿时代,不做长期打算,就是给子女找麻烦,给自己找罪受。
有些老人一辈子省吃俭用,攒下几十万,觉得够用了。我问你,住一次重症监护多少钱知道吗?一天就是几千上万。
钱攒着干啥?等生病一场全赔进去?预先做好财务规划,才能真正安心。
你看现在医院里那些老人,哪个不是进去几天,花个三五万,还不算大病。万一得了大病,几十万都不一定够。医院的床位不分富贵,躺上去都一样花钱。
规划财务不是小气,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子女负责。
我认识一老太太,退休前是会计,把养老钱分成三份:一份日常开销,一份医疗储备,一份长期照护。每个月都按比例存。这才是聪明人。
现在的年轻人压力那么大,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哪有多余的钱给你养老?你指望子女,不如指望自己。
还有住房问题,六十岁住五楼没电梯,现在能爬,再过十年二十年呢?要提前考虑换房子,或者改造适老化。
老年生活最怕的是“突然”,突然生病,突然行动不便,突然需要照护。
你现在好好的,不代表明天也好好的。身体机能下降是慢慢的,但失能却常常是突然的。一场大病,一次跌倒,就什么都变了。
很多人不愿意想这些,觉得晦气。我告诉你,不是想不想的问题,是必然会面对的现实。
提前准备不是杞人忧天,是明智。住在哪儿?谁来照顾?花多少钱?提前想清楚,才不会手忙脚乱。
人这辈子走到老年,终究会遇到三种情况:躺在床上起不来,钱不够用,没人照顾。
医保报销有上限,大病险有免赔额,商业保险年纪大了买不了。这些你都想过吗?
你再问问自己,如果某一天生活不能自理了,谁能天天给你端屎端尿?子女要上班,老伴也老了,能指望谁?
养老院排队都排不上,护工一个月上万块,请得起吗?这些都得提前做打算。
我们这一辈人吃过苦,总觉得能扛。年轻时能扛,老了真扛不动。身体不由你,你再硬气,躺在床上也是等别人伺候。
要趁还能动,做好不能动时的准备。
什么准备最重要?三个方面:钱的准备,人的准备,环境的准备。
钱的准备就是算长远账。别算今年够不够,算二十年够不够。考虑通货膨胀,考虑医疗支出,考虑护理费用。
人的准备就是想清楚谁来照顾你。子女?老伴?护工?养老机构?每一种都要考虑可行性和备选方案。
环境的准备是居住条件。房子够不够安全,适不适合老人居住。楼层高不高,厕所好不好用,床够不够安全。
退休后的钱不是存着生利息的,是准备着应急的。
很多老人一辈子节俭,舍不得花钱,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可现在利息那么低,赶不上物价涨。钱越存越不值钱。
与其这样,不如用这些钱提前布局。该投保的投保,该改善生活条件的改善,该享受的享受。
你想过没有,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房子,可能变成老年最大的障碍。没电梯爬不上去,浴室太滑容易摔,门槛绊脚,这都是风险。
改造一下卫生间,装个扶手,换个防滑地砖,这都花不了多少钱,却能大大降低风险。
人越老,越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很多地方有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为啥要去?不只是消磨时间,更是为了保持社交,保持认知能力。这都是为长寿做准备。
社交圈子也要提前建立。邻居、朋友、老同事,都是未来可能的互助资源。孤独的老人更容易得病,也更难康复。
你问我这么未雨绸缪是不是太悲观?我告诉你,这不是悲观,是负责任。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
准备得越充分,未来就越从容。
长寿已成常态,可健康长寿却不是人人都有。健康的秘诀是什么?就是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和生活。
年纪大了,身体机能下降是必然的,但速度可以控制。每天保持锻炼,控制饮食,定期体检,这些都是为长寿做准备。
你认真想过自己想活多久吗?活到什么状态?带着什么样的生活质量?这些问题越早思考越好。
不是每个人都能健康到九十岁,但每个人都可以为此做准备。
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没有计划,变化来了就是灾难。
很多老人不愿意跟子女谈这些,怕给孩子压力。可我告诉你,越不谈,将来压力越大。坦诚沟通,让子女知道你的想法和安排,反而是减轻他们的负担。
你老了,子女也不年轻了。等你八十多,子女五六十,他们正忙着工作,还得照顾孙子,哪有精力照顾你?
不要幻想子女会全心照顾你,要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
这么说不是让你不依靠子女,而是让你有主动权。你提前做好规划,才能选择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而不是被迫接受别人安排的生活。
医疗决定也要提前做。万一昏迷不醒,要不要插管?要不要抢救到底?这些都要提前跟家人说清楚,免得到时候他们为难。
生老病死,老天爷早有安排,但怎么面对,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长寿是好事,但也是挑战。活得越久,面临的问题越多。不提前规划,到时候手忙脚乱,苦的是自己,累的是子女。
我不是吓唬你,是生活教会了我,未雨绸缪才能安享晚年。
你现在还能动,还清醒,还能做决定,就是最好的规划时机。等到需要别人照顾了,很多选择就不在你手里了。
人生最后这二三十年,提前做好规划,才能活出尊严,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有人说我想得太多,活在当下不好吗?我问你,你年轻时为养老攒钱,不也是未雨绸缪吗?为啥到老了反而不管不顾了?
人老了,时间越来越宝贵,更要过得有质量。做好长期规划,不是消极,恰恰是积极地对待晚年。
你想想,如果现在就做好准备,未来二三十年就能踏实安心,这不值得吗?
钱在银行是数字,花出去才是价值。健康在身上是资本,用出去才是享受。时间在手里是财富,规划好才不浪费。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但老年生活,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剧本。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人到六十,要未雨绸缪,才能安享晚年。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