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是她这一番哭诉,瞬间让原本的喜事变了味,自己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黄执中有句话说得好:“人生道路的困惑,十有八九都出在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的困惑,十有八九都是由于沟通交流出了难题。”
蔡康永曾说:“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人生在世,不过开口闭口间,却往往因一言而兴,因一语而败。
言为心声,话为意使,言语之间,可见一个人的修养与智慧。哈尔滨马拉松国际比赛中,女护士张水华勇夺国内女子组冠军,本是值得庆贺的喜事。
白衣天使平日救死扶伤,今朝赛场折桂,何等励志动人。
但在赛后采访中,她不提同事换班、分担工作之恩,也不说领导准假之情,反抱怨调休不易,委屈落泪。不了情情况的还以为你受了多大的委屈呢?
她都没有想过,自己一个人的调休可能会打乱其他同事原有计划和安排。
你不会说话可以不说,但是不能乱说。她啥都不说,领导和同事知道她拿了冠军也会替她高兴,以后再有比赛同事和领导不自主的就会帮她。
但是她这一番哭诉,瞬间让原本的喜事变了味,自己也陷入了舆论的漩涡。黄执中有句话说得好:“人生道路的困惑,十有八九都出在人际交往,而人际交往的困惑,十有八九都是由于沟通交流出了难题。”
此言不虚,张水华的事件便是最好的明证。不会说话,其害不浅。前段时间郑州“续面事件”老板,前期在帽子叔叔的协调下,事情本已圆满解决,可老板却在直播间说“面就是倒了,也不给‘七匹狼’吃”,彻底把自己推到了人民群众的对立面。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纠纷,却因这一句不恰当的话,引发了众怒,导致生意一落千丈,自己也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对象。
话语如刀,能抚人心,亦能伤人无形。有时我们脱口而出的话语,会成为无法收回的利箭,刺伤他人,也反噬自己。反之,与会说话的人沟通,就像在冬日里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到无比舒适和愉悦。
樊登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个朋友到外地出差,入住了一家酒店。到了退房时,前台服务员对他说:“您在这里等一下,我们必须要先检查一下房间,看看有没有东西损坏丢失,然后才能给您办理退房手续。”
朋友欣然接受,站在前台等待查房结果。可这时候,服务员又解释一句:“前几天我们这就有个客人,把房间的水壶弄坏了,之前还有客人偷拿了毛巾……”朋友听完后,心里很不舒服,感觉服务员在诋毁自己的人品。后来,他又到这个城市出差,换了另一家酒店。在退房时,服务员微笑着说:“请您稍等片刻,我们去您的房间检查一下,看看您是否有东西落在房里。”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说话方式,却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两者说的都是客观事实,但后者听起来就让人更加舒服。在很多人看来,沟通表达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是个人都会说,根本不值得刻意学习。
直到遇到许多难题,才知道,会沟通的人,和不会沟通的人,给人的感觉天差地别。
那么,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沟通方法呢?
1.与其多说,不如多听。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话语,才能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图。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对方充分的关注和尊重,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专注。不要急于打断对方,也不要轻易下结论,而是要耐心地听完对方的讲述,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上帝创造人时,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巴,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倾听是最好的尊重,能够耐心听人说话,懂人言语的人最是动人。耳大福寿全,擅于听话的人更有福气。
2.常怀“利他”之心。《礼记》有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言语间顾及他人感受,自会赢得人心。
沟通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和感受。在说话之前,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想一想自己的话语是否会对对方造成伤害。
用“利他”的心态去沟通,能够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尊重,从而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点。例如,张水华如果在采访中说:“感谢领导的支持,没有领导的支持我就不能参加这次比赛;也感谢同事在工作上的帮助,没有同事的帮助,我也没有机会和时间来参加比赛,这份荣誉是属于我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体同仁。”这高帽一戴,以后再想调休、换班谁还好意思拒绝?
3.说话之前多思考三秒。说话是本能,三思而言却是一种能力。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一个著名的筛子理论,指出一个人说话之前最好先过这三遍筛子,方可出口:第一:你要告诉我的事情是真实的吗?第二:这件事是善意的吗?第三:这件事对你重要吗?有些事不确定,就不要轻易开口;有些话说出来伤人,那就管好嘴巴;有些话无关紧要,斟酌后再说。
开口之前,缓一分,方能理清形势;说话之前,慢一分,方能避免言语伤人。所谓情商高,是会说话,更是将心比心。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体会他人处境,言语自然温润如玉,入耳入心。
写在最后:
洛克菲勒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假如沟通是一样商品,我愿意付出比任何事物都高昂的价格来购买这种能力。”
行走一世,一张会说话的嘴,能让我们在生活中好运连连、如鱼得水。而那些不会沟通的人,总是在无形中为自己筑起一道道围墙,困在其中。言语不仅是声音的振动,更是思想的载体,情感的纽带。学会说话,本质上是学会爱人、尊重人、理解人。
愿我们都能在言语间播撒善意,在沟通中收获理解,以温言软语,温暖这个需要更多理解和温度的世界。
来源:知默不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