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月”来“月”轻松?“月针”时代要来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5 06:00 1

摘要:48岁的李女士看着手机上弹出的用药提醒,懊恼地拍了一下额头。作为一名资深“减重人”,为了对抗中年发福和已经亮起红灯的血糖,她尝试过节食、运动,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用上了风靡全球的GLP-1类药物。

AI配图

“唉,又忘了打针了……”

48岁的李女士看着手机上弹出的用药提醒,懊恼地拍了一下额头。作为一名资深“减重人”,为了对抗中年发福和已经亮起红灯的血糖,她尝试过节食、运动,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用上了风靡全球的GLP-1类药物。

效果确实不错,食欲得到了控制,体重也开始松动。但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每周一次的注射,对于工作繁忙、经常出差的她来说,成了一种不大不小的负担。有时候忙忘了,有时候出差不方便携带,漏打一次,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节奏似乎又被打乱了。

“如果能一个月打一次,甚至更久一次,那该多好啊?”李女士的这个念头,或许是千千万万和她一样,需要长期与体重和代谢问题作斗争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在过去,这似乎是天方夜谭。但现在,一缕曙光或许真的照进了现实。

2025年9月4日,全球顶级的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一项重磅的2期临床试验结果。一种名为“Maridebart cafraglutide”(简称MariTide)的新型药物,以“一月一次”的给药频率,在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减重和控糖效果 。

这篇论文的发表,瞬间在医学界和减重领域激起了巨大的浪花。它不仅意味着一种新药的诞生,更可能预示着,人类对抗肥胖的“武器库”即将迎来一次“降维打击”——从“周”到“月”的跨越,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对治疗便利性和患者依从性的革命性提升。

那么,这个“减肥月针”到底是什么来头?它又是如何施展“魔法”的?让我们一起深入这项研究,看看科学是如何一步步将梦想变为现实的。

在介绍MariTide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它的“前辈们”。近年来,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为代表的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通过模拟人体内一种名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肠道激素,成功地实现了“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促进胰岛素分泌”等多重功效,从而开启了医学减重的新纪元。

这些药物,特别是“双靶点”的替尔泊肽,除了激动GLP-1受体外,还激动了另一个重要的肠道激素受体——GIP受体。科学家们一度认为,“GLP-1+GIP”双重激动是实现强效减重的“黄金搭档”。

然而,MariTide的研发团队却提出了一个“反常识”的大胆设想。

MariTide的分子结构非常独特,它是一个“肽-抗体偶联物” 。简单来说,科学家们把它设计成了一个“双面派”:

一面是“激动剂”:它保留了两个能够激活GLP-1受体的肽链,继承了前辈们抑制食欲、控制血糖的优良传统 。另一面却是“拮抗剂”:它的主体是一个单克隆抗体,这个抗体的作用不是激活GIP受体,而是“阻断”它 。

一个“激活”,一个“阻断”,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矛盾?激活GIP能减肥,难道阻断它也能减肥?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探索未知。事实上,早有遗传学研究发现,一些GIP受体功能天生就比较弱的人,他们的体重指数(BMI)往往更低 。这暗示着,抑制GIP通路,或许同样是一条通往减重的有效路径。

MariTide的设计,正是基于这种理论。它试图通过“放大GLP-1的益处”和“阻断GIP的(可能存在的)不利影响”,来实现1+1>2的效果。而它采用的抗体骨架,还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附加优势——极长的半衰期 。这意味着药物在体内可以维持很长时间的活性,为“一月一针”甚至更低频率的给药方案奠定了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

理论再完美,也需要实践来检验。于是,这项备受瞩目的2期临床试验应运而生。

这项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了592名参与者,并巧妙地将他们分成了两个主要的“战队” 999:

肥胖战队:465名单纯肥胖或超重,但没有患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他们的平均年龄约为48岁,平均BMI为37.9,属于中重度肥胖 。肥胖-糖尿病战队:127名同时患有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他们年龄稍大,平均55岁,平均BMI为36.5,同时面临着体重和血糖的双重压力。

研究采用了严谨的“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设计,这意味着在长达一年(52周)的试验期内,无论是参与者还是研究医生,都不知道每个人具体用的是药物还是不含有效成分的安慰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结果的客观公正 。

那么,经过一年的治疗,结果如何呢?

1. 减重效果:实实在在的“掉秤”

我们先来看大家最关心的减重数据。研究人员采用了两种统计方法来评估效果,一种是相对保守的“意向治疗(ITT)”分析,另一种是理想化的“疗效评估”分析。我们主要看更贴近真实世界情况的ITT数据。

对于“肥胖战队”:安慰剂组的体重平均下降了2.5% 。而接受不同剂量MariTide治疗的参与者,体重平均下降了12.3%至16.2% !我们来算一笔账:这个队列的参与者平均基线体重是107.4公斤 。下降16.2%,就意味着平均甩掉了大约17.4公斤的体重!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对于“肥胖-糖尿病战队”:安慰剂组的体重平均下降了1.7% 。而MariTide治疗组的体重平均下降了8.4%至12.3% 。历史上,糖尿病患者的减重效果通常会比非糖尿病患者差一些,这在各种减重药物试验中都是一个普遍现象 。但即便如此,MariTide依然帮助他们平均减掉了高达12.3%的体重,这在同类研究中已属顶尖水平 。

更令人兴奋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在52周的观察终点,很多参与者的体重仍然处于下降通道中,尚未达到平台期 。这意味着,如果继续用药,他们或许还能减掉更多的体重!

2. 控糖效果:稳稳的“降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减重只是目标之一,控制好血糖才是核心。MariTide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出色。

在试验开始时,“肥胖-糖尿病战队”的参与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为7.9% ,这是一个血糖控制不佳的水平。经过52周的治疗,安慰剂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几乎没有变化,甚至还微升了0.1个百分点 。而MariTide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了1.2至1.6个百分点 !更具体的说,治疗结束后,MariTide组有高达81%至87%的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到了6.5%以下,达到了糖尿病控制的良好标准 。相比之下,安慰剂组只有9%的人达标 。

此外,在没有糖尿病的“肥胖战队”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参与者在入组时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经过一年的治疗,MariTide组有70%到95%的人血糖恢复到了正常水平,成功“逆转”了糖尿病前期状态,而安慰剂组只有17% 。这展现了其在预防糖尿病方面的巨大潜力。

3. 其他健康获益:全面的改善

除了减重和降糖,研究还发现MariTide带来了一系列额外的健康益处,包括:

腰围显著缩小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到改善反映体内炎症水平的“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血脂指标得到优化

研究人员还对一部分参与者进行了身体成分分析,发现减掉的体重中,绝大部分是脂肪,而肌肉等瘦体重的流失比例相对较小 。这是一种更为健康的减重模式。

任何有效的药物都不可避免地会伴随副作用。MariTide也不例外。

研究显示,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便秘等。这其实是所有GLP-1类药物的“通病”,因为它们延缓胃排空的药理作用,很容易引起这类不适。

然而,研究人员在试验设计中发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副作用的发生率与用药的起始方式密切相关

在部分没有设置“剂量爬坡”,即一开始就使用目标剂量的治疗组中,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高,也导致了更多人因无法耐受而中途停药 。

而在另外几个设置了“剂量爬坡”——也就是从一个小剂量开始,用4周或12周的时间,逐步增加到目标剂量的治疗组中,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都明显降低了 。

这个发现非常宝贵。它告诉我们,MariTide的胃肠道副作用是可以通过优化给药方案来有效管理的。就像开车上高速前需要一个加速匝道一样,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药物的过程,能大大提升治疗的舒适度和耐受性。

研究团队也明确表示,根据这次2期试验的经验,未来更大规模的3期临床试验,将会为所有参与者采用这种更为平缓、友好的“渐进式”给药方案,力求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带来的困扰 。

除了胃肠道反应,研究中没有发现其他意外或严重的安全问题 。

从每天两次注射的艾塞那肽,到每天一次的利拉鲁肽,再到每周一次的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在过去的十几年里,GLP-1类药物的给药频率不断降低,每一次进步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体验。

而MariTide的出现,则可能将这一进程直接从“周”推向了“月” 。

这“一小步”的跨越,对患者而言却是“一大步”的解放。对于像文章开头提到的李女士那样的职场人士、需要频繁出行的人、或者仅仅是记性不太好的人来说,每月一次的给药方案无疑能极大地减轻治疗负担,减少因遗忘、不便而导致的用药中断 。更好的依从性,往往意味着更稳定、更长久的治疗效果,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健康获益。

这项研究的成功,也为GIP受体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考。为什么激动GIP能减重,而拮抗GIP也能减重?这背后的复杂生物学机制,科学家们仍在全力探索 。但无论如何,MariTide用扎实的临床数据证明了“GLP-1激动+GIP拮抗”这条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MariTide目前还只是一项处于研发阶段的药物,它刚刚完成了2期临床试验,距离真正上市、走进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路要走 。接下来的3期临床试验将会在更大人群中,用更长时间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

但无论如何,这项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无疑为全球数以亿计的肥胖和糖尿病患者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

它告诉我们,科学的脚步从未停歇。在对抗肥胖这场漫长而艰巨的战役中,我们手中的“武器”正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人性化。从“周周针”到“月月针”,改变的不仅是给药的频率,更是人们面对慢性疾病时的从容与信心。

对于李女士和所有期待更便捷、更高效治疗方案的人们来说,这无疑是2025年秋天,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之一。

参考资料:Jastreboff AM, Ryan DH, Bays HE, Ebeling PR, Mackowski MG, Philipose N, Ross L, Liu Y, Burns CE, Abbasi SA, Pannacciulli N; MariTide Phase 2 Obesity Trial Investigators. Once-Monthly Maridebart Cafraglut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 A Phase 2 Trial. N Engl J Med. 2025 Sep 4;393(9):843-857. doi: 10.1056/NEJMoa2504214. Epub 2025 Jun 23. PMID: 40549887.

来源:康讯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