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作为渗透千家万户的民生交通工具,其近二十年的高速扩张背后,生产不规范、销售藏隐患、使用存风险等乱象逐渐暴露。此前针对路面行驶环节的整治已见成效,如今监管重心直指生产销售源头,一场针对行业核心厂商的规范化行动正全面推进。
#2025成都国际车展#行业整顿风暴席卷!雅迪、爱玛、台铃等头部品牌遭约谈,电动车行业将迎3大关键变革
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已突破4亿辆,作为渗透千家万户的民生交通工具,其近二十年的高速扩张背后,生产不规范、销售藏隐患、使用存风险等乱象逐渐暴露。此前针对路面行驶环节的整治已见成效,如今监管重心直指生产销售源头,一场针对行业核心厂商的规范化行动正全面推进。
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近期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电动自行车经销商行政约谈会,雅迪、爱玛、台铃、小刀等50余家主流品牌经销商代表悉数参会。会议聚焦电动车及配件抽检中的不合格问题与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典型案例拆解,明确合规经营红线,为企业划定行为边界。无独有偶,北京不仅已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经营门店服务指南》,建立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进货查验制度,去年更直接约谈雅迪、爱玛等头部品牌,提出“四个禁止”铁规——禁止经营目录外车型、禁止销售超标车辆、禁止流通无3C认证产品、禁止开展违法拼改装。从地方集中约谈至全国性标准落地,多重举措标志着电动车行业整顿已进入“深水区”,未来行业将迎来3大核心变革。
1. 安全标准全面升级,全链条溯源筑牢防线
无论是各地对企业的集中约谈,还是北京《电动自行车经营门店服务指南》的落地,核心目标均围绕“提升安全性”展开。随着新“新国标”的进一步推进,合规电动车的安全标准将更趋严格。此次整顿将倒逼厂商严格执行生产规范,实现电池、车架“终身可追溯”,一旦出现质量或安全问题,可通过溯源体系直接追责改装、销售环节,形成“生产-销售-售后”的闭环管理,从源头拧紧安全“螺丝钉”。
2. 非法改装顽疾根治,生产端切断违规漏洞
非法改装是电动车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部分厂商为迎合消费者对速度、续航的过度需求,刻意预留改装“后门”,导致车身重量超标、时速篡改等问题频发,成为火灾、交通事故的重要诱因。此次整顿将强化对厂商的刚性约束,从生产设计环节堵住违规漏洞,彻底切断非法改装的源头可能,杜绝电池电压篡改、车身结构改动等违规操作,让“超标车”“改装车”退出市场。
3. 三无产品渠道清零,黑白名单制度压实责任
当前市场中,翻新电池、无3C认证非标车仍有流通,背后是部分商家为追逐短期暴利的违规操作。此次整顿中,多地拟推行“企业白名单+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商家实施“终身禁入”的严厉惩戒。这一机制将通过严格的准入与退出规则,倒逼商家规范经营,彻底切断三无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链条,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清华大学冯旭宁副教授曾指出,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根源在于电池改装、充电器不匹配及电池老化。这一数据表明,提升电动车安全性不能只靠约束车主,更需压实厂商的主体责任。唯有打通“生产-销售-使用”全链条治理,才能让电动车真正回归“安全、便捷”的民生本质。对于这场行业整顿,你是否期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关注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