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参加阅兵的有26国领导人,其中最晚到达的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他赶在阅兵活动之前、3日凌晨抵达北京,真是诚意满满。
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胜利日大阅兵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参加阅兵的有26国领导人,其中最晚到达的是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他赶在阅兵活动之前、3日凌晨抵达北京,真是诚意满满。
为什么到得这么晚却赢得点赞?原来事出有因。他本来很早就答应了要来北京,但是前几天印尼国内持续发生抗议示威和骚乱,局势严峻,他被迫取消了出访计划,中国外交部也对此表示理解。
但是最终这位总统还是赶来了,不远万里,活动结束后当天又匆匆回国。这体现了中国与印尼的深厚友谊,以及印尼对对华关系的重视。
除了这位一波三折终于来京的外国政要,其他参加阅兵的外国领导人中又有哪些看点呢?今天的《夜观天下》为你盘一盘。
26国领导人齐聚北京
九三阅兵,不仅是一场隆重的纪念大会,也是年度重磅多边外交活动。26个国家的领导人齐聚北京,参加这次重要活动。
26国领导人中,有大家熟知的普京、金正恩,还有来自柬埔寨、越南、老挝、印尼、马来西亚、蒙古、巴基斯坦、尼泊尔、马尔代夫、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伊朗、刚果(布)、津巴布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古巴、缅甸的领导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大会开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端门外广场迎接出席大会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其配偶,并同他们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申宏 摄
最受关注的是普京
这次阅兵最受关注的外国领导人,无疑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他此次不仅带来超豪华的随访团,行程也是“加长版”——在中国待了4天。他先去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然后到北京参加胜利日阅兵。
细心的网友发现,有媒体报道,这次中国和俄罗斯在北京签署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备忘录,这项酝酿了十多年的大项目终于有望迎来开花结果的一天。通过这条管道,俄罗斯将每年经蒙古国向中国运输多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8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乘机抵达天津。 图据@新华社
金正恩坐专列抵京
和其他国家的客人相比,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是唯一一位乘坐专列到北京的领导人。
外界注意到,9月3日,金正恩和普京进行了长时间会谈,有两个半小时。两人还同乘一辆车,普京还拥抱金正恩,邀请他访问俄罗斯。
9月2日,来华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抵达北京。 图据@央视新闻
中亚五国领导人集体到访
看名单可以发现,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领导人全部到访北京。而且他们和普京一样,也都出席了在天津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五国领导人还从天津乘坐高铁到北京。
作为区域合作的典范,中国和中亚共享发展繁荣,共促和平稳定,五国领导人同聚北京,无疑是和平发展的最佳注释。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和平鸽。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老冤家”聚首
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这两个“老冤家”都来了。要知道,这两个国家为领土问题断断续续打了三十多年仗,今年8月才在美国草签了和平协议。前两天,两国总统在天津出席上合峰会,转头又都来北京参加阅兵。
两国目前都是上合组织的对话伙伴,都提交了加入申请。曾经的对头,如今在上合框架下寻找和平共处之道,这意味着上合组织本身规模和重要性的增加,也显出中亚地缘政治的深刻变化。
两位欧洲客人
两位欧洲国家的领导人——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和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到了北京。
和俄罗斯、白俄罗斯不一样,这两个国家承受了来自欧洲的极大压力。斯洛伐克是北约和欧盟成员,菲佐是唯一一位来京的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他前几天在网上发文表示,欧盟成员国中只有斯洛伐克来北京,他觉得很遗憾,也觉得无法理解。
武契奇是我们的“老熟人”了,多次来华访问。这次参加阅兵后,他专门发帖感谢中国,称中国是宝贵的朋友。
阅兵活动现场。总台记者 孙楠 摄
周边邻国领导人来了大多数
俄罗斯、朝鲜、蒙古、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越南、老挝、缅甸、尼泊尔……梳理这份名单可以发现,中国大多数邻国的领导人都来了北京。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中国始终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始终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这么多邻国领导人到场,也体现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成功。
很多熟悉的老朋友
这次到北京参加阅兵的,还有很多熟悉的老朋友。
26国中地理位置最远的,可能是古巴,但中国和古巴的关系,很近很近。古巴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建交65年来,两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广泛合作。
津巴布韦总统姆南加古瓦和中国有着特别的渊源。去年在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他特地去了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追忆60年前在中国的求学岁月。上世纪中叶,他和一批非洲国家青年军官来到中国军事院校学习,不少人在回国后成为国家、军队的领导人。他们和中国建立了特殊的感情,这也是中非友谊的生动写照。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教练机梯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受邀外国政要中,除了在任的国家领导人,还有一个熟悉的名字——鸠山由纪夫。他是日本前首相,一直对华友好。他在任期间和卸任后,多次对历史问题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前不久,他还和中国驻日大使一起出席了日本和平反战集会,为中日和平友好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川观新闻记者 王诗侠 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时报、观察者网等
主播:钱虹辰
文案:王诗侠
编辑:曾东平
摄像:朱文博
制作:周宝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