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淮安生态文旅区福地路办事处悠园社区,一场以党建为引擎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在生动演绎。社区成立于2016年12月,辖区总面积约2.31平方公里,下辖悠园新村1个居民小区,共有25栋楼、1880户住宅,常住人口3948人。作为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社区立足实际,坚
在淮安生态文旅区福地路办事处悠园社区,一场以党建为引擎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在生动演绎。社区成立于2016年12月,辖区总面积约2.31平方公里,下辖悠园新村1个居民小区,共有25栋楼、1880户住宅,常住人口3948人。作为典型的拆迁安置小区,社区立足实际,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红色物业”为突破口,构建起“党支部+物管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通过“织密服务体系、强化监督管理、搭建协商平台”三部曲,真正实现了基层治理与居民共建共享的深度融合。
奏响党建引领“核心曲”,进一步筑牢社区治理根基。建强“红色物业”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物业服务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选派社区“两委”成员进入物业公司担任党支部书记,同时吸纳社区负责人、派出所民警、居民代表等进入社区物管会,有效打通了社区与物业之间的组织壁垒,形成了目标一致、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创新实施“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志愿服务等具体表现量化积分,定期公开评比,并与评先评优相结合,极大激发了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的热情。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小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社区抓住这一有利契机,顺势推进志愿者服务体系建设,成功打造“近邻如家”志愿服务品牌,并持续发展壮大微芒助老、老娘舅调解等五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如今,在小区环境整治、安全巡查、帮扶困难群众等一线,他们已成为社区治理和服务提升中不可或缺的先锋力量。
奏响快速响应“保障曲”,进一步织密社区服务网络。为确保物业服务落到实处,社区党委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将社区精细划分为三个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专职网格员。依托其“人熟、地熟”优势,创新开展“12345”网格工作法,即记好一本民情日记;每天两次进楼入户联系群众;全面掌握户籍信息、公共设施、不稳定因素等三种情况;群众反映问题4小时给予反馈;确保“常态走访到各家”“各类意见听到家”“建立感情心到家”“细致工作做到家”“好事实事办到家”服务5到家。居民遇到问题可向网格员“吹哨”,社区及时“应哨”处置并反馈结果,构建起“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的治理新格局。这套组合拳下来,社区服务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居民报修维修、环境保洁等诉求以及各类矛盾纠纷得到高效解决,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
奏响协商议事“协同曲”,进一步凝聚社区治理合力。社区党委积极搭建“有事好商量”“楼栋长恳谈会”等线上线下多元协商平台,建立由党组织牵头,挂钩单位、物业公司、物管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常态化协商机制。大力推行楼栋长制度,推选有热情、有担当的党员或居民担任楼栋长,化身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邻里联络员,使服务触角直达每户居民。深化“十联共建”和“基层治理六个‘100’联建联动志愿服务行动”,与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按照“党建引领、联建共建、互惠共享”原则,形成涵盖组织堡垒联建、资源互补联享、群众工作联做、小区物业联抓、文明公益联盟、居民服务联办、愁盼问题联解、事业发展联动、安全底线联守、美好社区联创等十个方面治理项目。今年以来,此机制已成功协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件,成效显著。
通过组织强化、监督深化、协商优化,悠园社区成功构建起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物业、居民多方联动的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赢得了居民广泛赞誉。“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社区为民服务功能,以更精准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推动社区治理效能再升级,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门口持续升温。”悠园社区党委书记李秀娟说。(李婉婉)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