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手机怎么“管”起来?为什么马斯克、乔布斯、比尔·盖茨都不让孩子玩手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4 21:33 1

摘要:埃隆·马斯克2023年2月在迪拜发表演讲,说他后悔在孩子们小时候没有控制他们接触屏幕和社交媒体:“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会更严格地限制孩子们接触屏幕,并监督他们在屏幕前看什么。”

说一个反直觉的事实:硅谷科技领袖大多不允许自己的孩子过早地接触电子设备、社交媒体和电子游戏。

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毕竟这些富豪就是靠贩卖电子设备、社交媒体和数字软件发家致富的。

但是他们不仅限制子女使用这些产品,还在公开场合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

埃隆·马斯克2023年2月在迪拜发表演讲,说他后悔在孩子们小时候没有控制他们接触屏幕和社交媒体:“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会更严格地限制孩子们接触屏幕,并监督他们在屏幕前看什么。”

要知道,马斯克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之一X(原Twitter)的老板,青少年是社交媒体重要的用户群体之一,但他依然建议父母限制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同时呼吁家长们认识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的风险。

马斯克并非硅谷富豪里的异类,限制子女使用电子设备早就是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上一代科技领袖的共识。这种观念被硅谷科技新贵们继承,类似的限制逐渐扩展到电脑游戏、社交媒体,以及近来风头正劲的AI。

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是最知名的电子设备反对者。他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访谈中表示,他的家庭优先考虑其他家庭活动,如阅读,而不是使用电子屏幕。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曾多次表示,他的孩子直到14岁才接触到手机。在盖茨的家里,严格限制接触电子设备的机会,尤其是睡前,以防止使用电子设备影响睡眠。

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也限制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皮柴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他的小儿子无法使用手机或虚拟现实设备。这说明他与其他行业领袖有着类似的立场。

科技领袖们比普通用户更清楚所谓“新技术”的本质是挑动用户的情绪、欲望,这会影响用户的大脑,导致“脑回路”(激素分泌、奖励机制、行为习惯等)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如果发生在青少年身上,其负面影响很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两岁以下儿童不应接触屏幕,两岁至四岁儿童每日的屏幕时间应限制在最多一小时

但是,日本作家石川结贵在《手机废人》里提供的数据是:22%的2岁幼儿每天使用手机

到了青少年时期,使用手机更是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青少年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他们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可,不希望被群体抛弃,使用手机是“刚需”。而家长们更担心使用手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

在近期播出的《2025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里,专家就这一现象提出了“同频管理”理念,建议家长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手机,认识到它的双面性。在此基础上,与孩子平等协商、共同制定使用规则,着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自主约束的能力。此外,家长还应积极鼓励孩子投身于线下体育活动,引导他们广泛参与社会交往,以在现实世界中获得充实而愉悦的体验,抵消对虚拟世界的过度沉迷与依赖。

石川结贵的《手机废人》对邻国日本高中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做了深入调查,这是书中相关章节的小标题,不妨感受一下:

第二章 校园种姓与沟通地狱

98.5%的高中生有手机

LINE的未读消息能累积到两百条

即使感觉到身心不适……

被他人抛弃的风险与不安

“交友的差距”让孩子们倍感压力

所在群的质量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息息相关

“校园种姓”引发的分级

“不被周围人讨厌是很重要的”

手游用户的低龄化

在游戏里燃起好胜心的高中生

和游戏里的朋友也会在SNS上交流

为了达成游戏“业绩”而行窃

免费游戏的氪金战略

被“社交游戏废人”逼着道歉

因为公会解散而陷入茫然

去除“生活必需品”也不能解决问题

被合群压力击溃的孩子们

可见,不管在哪个国家和地区,青少年手机成瘾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

除了深入调查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石川结贵还调查了幼儿(及其抚育者)、成年人、老人年对手机的依赖和成瘾,以及手机相关的灰色产业。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阅读这本书,都有“照镜子”的感觉。

这本书警示读者重新思考自己与智能手机的互动方式,避免成为一个“手机废人”。

来源:上海译文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