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如,迈瑞医疗提到,“医疗器械基层市场需求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联影医疗提及“公司将依托多层级、差异化的产品梯度布局,精准匹配不同预算和多样化临床需求,深化对基层及区域医疗机构的覆盖”;另有多家医疗器械/装备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加强了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体外诊断产
8月底以来,多家医疗器械企业发布2025年半年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注意到,从各家企业披露的情况来看,基层市场已成为其关键词。
迈瑞医疗2025半年报提到,国家鼓励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基层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比如,迈瑞医疗提到,“医疗器械基层市场需求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联影医疗提及“公司将依托多层级、差异化的产品梯度布局,精准匹配不同预算和多样化临床需求,深化对基层及区域医疗机构的覆盖”;另有多家医疗器械/装备上市公司表示,“公司加强了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体外诊断产品推广”“扩大了医疗耗材在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中心的覆盖范围”等。
万得数据网(Wind)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8月底,A股共有131家医疗器械/装备上市公司,其中近百家在半年报中明确提及了在中国基层市场的销售活动、产品布局或市场推广情况;而在2024年同期,仅4家企业提到了基层市场。
顶层设计为基层医疗市场提供发展机遇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以人员下沉为重点,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也强调,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中国投资发展促进会大健康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特色医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解奕炯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政策支持对基层医疗应用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现在,我们有了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也有明确的基层医疗设备配置目录,进一步促进了医疗器械在基层市场的采购需求。”
在解奕炯看来,国家集采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医疗器械企业的利润空间,促使其产生寻找新增长点的需求。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数量庞大,据国家统计局消息,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2万个,占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94.9%,但设备配置水平仍相对较低,因而成为企业重点开拓的市场。
“在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推动下,加强基层供应既符合政策导向,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业绩增长空间。”解奕炯说,基层市场成为医疗器械企业2025半年报关键词属于市场的合理反馈。
基层医疗市场发展后带来“一增一降”
解奕炯认为,当医疗器械企业把医疗资源进一步引入基层,将产生“一增一降”两大效应,不仅有助于重塑市场增长逻辑,也有利于推动医疗资源公平可及。
“从市场发展视角看,‘增’体现在基层市场容量与商业机会的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可配备影像诊断、智能检验、微创手术等中高端设备,意味着基层需求逐步从‘有无’向‘优劣’转变。这一过程中,远程诊断系统、AI辅助诊疗等新兴应用场景也被广泛激活。‘降’则体现在市场拓展与运营成本的下降,企业通过与医联体达成合作,可以将碎片化需求整合为规模订单,降低物流与维护成本,能够更直接响应终端需求。”解奕炯说。
若从医疗可及性的视角来看,“增”是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与质量的提升,“降”则意味着患者就医门槛的降低。中高端医疗设备的下沉只是起点,与之配套的还有远程会诊平台建设、医务人员技能培训、智慧医疗系统应用等全方位改善。基层医院逐步具备开展复杂检查与小型手术的能力,越来越多患者可以在家门口就诊。可直接降低患者跨区域就医的比例,从而减少交通、住宿、误工等非医疗成本。
“企业下沉基层市场正在推动供需双侧的共赢变革,唯有精准把握政策与需求动向,才能在这场变革中赢得先机并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解奕炯说。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