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25日,值“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河北省水利学会、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若水学社、若水辅导员工作室,在春秋讲堂隆重举行了第五届“水悟人生·梦想未来”大型科普活动。活动特邀河北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于开宁教授作以“地下
2025年3月25日,值“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之际,河北省水利学会、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若水学社、若水辅导员工作室,在春秋讲堂隆重举行了第五届“水悟人生·梦想未来”大型科普活动。活动特邀河北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于开宁教授作以“地下水超采:科学与文化的双重考验”为主题的科普报告。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校团委书记马沁芳、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王祥、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高峰、党委副书记张丽娜、2021-2024级辅导员老师等,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全体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到场嘉宾及师生
活动伊始,于开宁教授简要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分享了在“悟水”道路上的独特感悟,拉近了与现场师生间的距离。随后分析了我国当前水资源的现状与挑战,并点明本次科普报告的主题——地下水超采:科学与文化的双重考验。
报告过程中,于教授的讲解逻辑严谨、层层递进,从“井”的文化意义切入,生动阐述了水作为生命之源、井作为文明之基的重要地位,让师生深刻感受到水与人类文明的紧密联系。随后,逐步过渡到全球水资源管理体系的介绍,并重点剖析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现状。在探讨地下水超采问题时,他辩证地阐述了短期缓解水资源紧张的作用,同时着重揭示了由此引发的生态恶化、地面沉降等长期危害。于教授强调,地下水超采不仅是科学技术问题,更折射出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的深层次矛盾。他呼吁从水文化视角重新审视资源利用方式,倡导科学合理的水文化理念,以实现人水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于开宁教授作报告
报告结束后,张丽娜作了总结发言,由衷感谢于开宁教授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同时寄语在场学子:“在奔涌中保持澄澈,于沉淀中积蓄力量,在追逐科学真理的航程中,共同绘制人水和谐的生态蓝图!”
于开宁教授接受献花
本次科普活动是校地合作、开展水资源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地下水超采问题的科学认知,更为推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研创新与文化传播搭建了平台。活动结束后,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为我国水资源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开宁教授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来源:科学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