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书名很烂却很好看的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02:01 1

摘要:读大学时,电视连续剧《围城》的热播,做了多年冷板凳的“文化昆仑”钱钟书,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真应了那两句唐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就是那种光看书名兴趣全无,但只要看上几页又会发现很不错的书。

不卖关子,先说书名——《拉奥孔》。

读大学时,电视连续剧《围城》的热播,做了多年冷板凳的“文化昆仑”钱钟书,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真应了那两句唐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也是从那时起对钱钟书大感兴趣,发誓要把钱先生的著作都收入囊中。最先买的应该是钱先生的小说和散文集合集《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此书由福建的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以后在校期间陆陆续续又买了《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等钱先生的学术著作。

参加工作不久,又买了一本钱先生的《七缀集》(精装本),定价15.20元。其实那时手头并不宽裕,不想买精装的,但环顾四周,并未发现书店进有平装的,所以咬咬牙还是把它买下来了。

《七缀集》里面第二篇文章是《读〈拉奥孔〉》,因此对《拉奥孔》这本书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年之后,在市中心的省新华书店看到了这本《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将它买回了家。

屈指数来,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拉奥孔》(全名《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的作者是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思想家、剧作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莱辛,他主张破除古典主义的教条,强调艺术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对德国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本书的中文译本的翻译是大名鼎鼎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他的名气对很多人来说,比这个德国的莱辛要大得多。

《拉奥孔》出版于1766年,副标题为“论诗与画的界限”。莱辛针对当时流行的“诗画一致论”(如温克尔曼对古希腊艺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推崇),提出诗(文学)与画(造型艺术)存在本质差异,应遵循不同的创作规律。

书名源自古希腊雕塑《拉奥孔群像》与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史诗《埃涅阿斯纪》中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雕塑中拉奥孔被巨蛇缠绕时表情克制,而维吉尔的诗歌描写则充满激烈的痛苦。莱辛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不同艺术媒介的界限。

莱辛在书中提出,绘画和雕塑是空间艺术,擅长表现静态的物体美;而诗歌是时间艺术,适合表现动态的行为与情感。因此,艺术家需根据媒介特性选择表现内容。

根据钱钟书先生的介绍,《拉奥孔》所讲的绘画主要是指故事画。那时候,故事画是公认的绘画中最高的一门。正如叙事的史诗是西方公认为文学中最高的一体。到莱辛之后的十九世纪也依然如此。

因此,莱辛提出了一个概念:“最富孕育性的顷刻”。他认为绘画应捕捉事件发展中最具暗示性的瞬间(如拉奥孔叹息而非哀嚎),留给观者想象空间;诗歌则可通过时间延续性展现过程。

莱辛的论述不仅是对古希腊艺术的解读,更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对理性与感性的辩证思考。他强调艺术需要尊重不同媒介的特性,这一观点对当代跨媒介创作(如文学改编电影)富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言以蔽之,《拉奥孔》仍然没有过时。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来源:翡翠解毒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