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传统车企重新确立价值标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20:28 1

摘要:‌日前,广汽丰田在铂智3X用户大会上宣布:厂家直接承担电车自燃责任,厂家直接承担智能泊车辅助事故责任。在电池和智能泊车安全方面,这种毫不拖泥带水、明确无误地担责举措,引发了业界强烈关注。

——车市热点问答(第299期)

网通社汽车研究院

‌日前,广汽丰田在铂智3X用户大会上宣布:厂家直接承担电车自燃责任,厂家直接承担智能泊车辅助事故责任。在电池和智能泊车安全方面,这种毫不拖泥带水、明确无误地担责举措,引发了业界强烈关注。

网通社:广丰的担责承诺震动业界,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何仑:一是人们苦电车“自燃”、“智障”久矣,广丰的举措切中电车的两大痛点,自然会引发人们的特别关注。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欧阳明高院士的说法——“油车自燃率高于电车”。那么问题来了,油车自燃率这么高,厂家担责却成不了哪怕是低热度的话题,反倒是自燃率低的电车,厂家担责却总能成为焦点话题?这是不是对电车的歧视?欧阳院士是不是该出来走两步?其实,也用不着,被电车烧怕了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越来越多的停车场禁止电车进入,但没听说哪个停车场禁止油车进入。

二是广汽丰田是丰田的合资企业,铂智3X挂的是丰田的牛头标,承载着全球第一汽车品牌——丰田的信誉;再者,丰田是日本企业、日本品牌,在中国必须夹着尾巴做人,网上从来没赢过,胆敢说话不算数,糊弄消费者,那就是作死。这两条加在一起,广丰的担责承诺,由不得你不信。

反观我们一些车企,虽然也有类似承诺,但往往含含糊糊,附加条件一大堆,而且一旦出了事故,车企法务部+公关部一马当先,以“爱国”、“民族”的名义压倒一切,最后责任全是用户自己的,即便有的车企承担了一些责任,还要偷偷摸摸的,要求你保密,否则不予赔偿,媒体也要噤声。这样的车企承诺,你能信吗?那句流行语没错:谁家的法务部最活跃、最猖獗,谁家的车你就最好别买(参见)。

网通社:很多人都注意到,广丰的承诺明确无误,毫不拖泥带水,为什么自主品牌车企就做不到?

何仑:这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你的技术储备够不够用;二是你的综合实力够不够强。

说到动力电池技术的积累,丰田说自己是第二,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第一代混合动力车普锐斯1997年上市,之前开发了四年,到今天,丰田动力电池技术积累加起来已经有34年了。

在和丰田多年的接触中,有两件事给我深刻印象:

一个是1997年在丰田总部采访,我问为什么日本电子产品全球领先,但比如电控多功能方向盘,却明显落后于德国车?回答是,丰田在车辆电控方面特别谨慎,需要时间把可靠性问题尽可能彻底解决了,再普及。后来的事实表明,丰田一些车型的电控功能虽然来得晚,但可靠性明显高于德系车。到了2012年左右,大众车普遍搭载了自动驻车系统(A-Hold),丰田才开始在高端车型上配备,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另一件事是2014年底,我参加在常熟举行的“丰田技术空间”活动,与时任丰田首席安全执行官助理葛巻清吾做了一对一专访。对锂电池安全问题,葛巻清吾说:丰田也用锂电池作为动力,但却是循序渐进的。比如在雅力士身上,一开始是尝试用锂电池来做非动力电源,从一些小的地方来开始积累一些经验,把它做得非常有自信了,然后才慢慢巩固,再到尝试一些新东西。

这两件事从不同的方面表明了丰田对新技术应用的基本态度——安全第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所以,当时丰田敢于宣称,1997年以来,丰田累计销售的700万辆混合动力轿车,其中包括17.7万辆锂电池混动车,此外,还有近3000辆锂电池纯电车型,所有这些车型加起来都没有出现过一起车辆事故导致的触电(漏电)、电池燃烧或爆炸的案例(参见《丰田混动电池零事故奇迹的背后》、《何仑:丰田电动车比我们领先几步?》、《何仑:两次踏空 丰田能否踩上新能源正点》)。

如今,丰田全球范围电动化车型销量已经超过3300万辆,其电池起火问题如何?我用ChatGPT 5和Super Grok分别搜索了一下,看到的结果是: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调查显示,2013-2021年款丰田RAV4混合动力车型有至少11起电池相关火灾报告,这些火灾通常因碰撞导致电池移位并起火。2023年,丰田因此召回约190万辆RAV4,以更换可能松动的电池固定螺母。人们最关心的自燃呢?没听说过。

网通社:超过3300万辆丰田电动化车型中只有十几个电池起火案例,还是碰撞事故造成的,被动的,而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是3700万辆,每天自燃、充电和碰撞起火爆炸的事件让人目不暇接,有关部门一年多来都不敢公布相关统计数据了,还有的部门甚至对电车火灾干脆不予立案,有的连“火灾事故重新认定书”也要自我打脸,而且拒绝解释(参见),这差距也太大了。

这样看,广丰敢于对电车自燃担责,确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但万一出了大面积问题呢?

何仑:这就涉及一开始说的第二点,看你的综合实力够不够强。

初期的丰田混合动力车也存在部分车型电池因驾驶习惯或环境原因,容量衰减过快的问题。为此,丰田根据保修政策,为这类车型免费更换了电池。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免费更换电池的车型累计近1万辆,丰田为此要花多少钱,你就算吧。而且,当时丰田混合动力电池最大供应商——丰田与松下合资的PEVE从1997年投产,到2008年的10年间,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其实,任何新技术的应用都是有风险的,需要“持续改进”(这个词本身就是丰田生产方式TPS的一个基本理念),而持续改进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需要时间,更需要有足够的综合实力来支撑。

不只是丰田,大众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2003年上市的DSG双离合变速箱,是当时全球领先的新技术,但因为存在一些问题,在不同市场上先后被召回过好几次,还有一次全球召回,花钱不计其数,直到今天问题才算基本解决。

再看我们一些新势力品牌,一天到晚各种未经验证或验证不足的“遥遥领先”铺天盖地,“全新技术”、“首创”、“第一”之类的东西层出不穷,出了问题,一个“快速迭代”就糊弄过去了;出了大问题,就出动法务部+公关部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召回改进?即便有那个心,也没那个力,本来就亏损,股价摇摇欲坠,胆敢免费更换电池、召回,那就是往死里作。说到底,就是技术积累不足,综合实力不够。

网通社:很多人都在说,合资企业开始在电车领域反击了。广丰的“双担责承诺”可被看作是一大步,大众、通用等合资企业,还有那些综合实力雄厚的自主品牌车企,会不会跟上?

何仑:我认为,它们应该跟上,也有实力跟上。

我早就说过,在眼花缭乱的遥遥领先中,质量、可靠性、耐久性是合资企业在当下语境或市场认知中仅存的优势,如果你不把这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传播出来,却跟在“遥遥领先”们的屁股后面跑,追求它们定义的所谓“中国速度”,那你也就没什么指望了。

我注意到,目前,在电车自燃担责上最接近广丰的是荣威和MG,它们推出“超级安芯承诺”——电池起火20天内免费换新车,三电终身质保不限里程!它们其实在去年已经做了类似的承诺,现在更是把这份承诺更加清晰无误地表示出来。我相信,荣威和MG担得起这份责任,毕竟,它们隶属于国内技术积累雄厚、综合实力最强的上汽集团。

我期待以大众为首的合资企业,还有那些有担当、有积累、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车企,能够跟上来,与广汽丰田、荣威和MG一道,在这个被遥遥领先、嘴炮震天、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售后坑爹和不负责任搞得乌烟瘴气的市场上,在这个无底线疯狂内卷的市场上,树立起一道不容绕过的车辆安全、质量、可靠性、耐久性、售后服务和车企责任的价值标杆。

当然,这也更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标准和政策法规,并尽可能无差别地认真执行,这一点我已经呼吁多次了(参见、、、、、、,为的是让更多消费者免于被忽悠、被欺骗、被损害、被作践,也为了包括电车在内的汽车产业和市场能够尽快摆脱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网通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