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中国,非共产党之力量不可”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4 20:15 1

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14年艰苦卓绝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吸引了世界各国观察者的格外关注。他们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详细考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牵制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在14年艰苦卓绝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战斗在最前线,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吸引了世界各国观察者的格外关注。他们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详细考察,留下了大量战地采访、纪实报告、日记、回忆录等珍贵资料,不仅以他者视角证实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伟大贡献,而且准确预判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将在全国执政的局面。

率先高举武装抗日旗帜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毫不妥协地主张武装抗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当夜,中共满洲省委立即起草了《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次日公开发表,吹响了武装抗战的第一声号角。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向全国人民发出武装抗日的号召。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抗日立场与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赢得密切关注中国抗战局势的外国观察者高度赞赏。美国总统罗斯福派遣的战场观察员、美海军陆战队上尉埃文斯·卡尔逊感叹说:“我所见过的中共领导人无一例外保持着抗日的绝对立场,他们都表示只有日本从中国完全撤退才意味着抗日的结束。”即便是在与蒋介石和宋美龄的会谈中,卡尔逊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中国有能力坚持抗战,是源于我在中国北方看到的共产党人为民族、国家而战的事迹”。

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抵抗日本侵略需要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种力量联合起来,以博大的政治胸襟将“反蒋抗日”政策发展为“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积极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最终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为抗战胜利奠定坚实基础。美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指出:“他们的原则是联合所有一切愿意抗日的同胞——不管是谁。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他们头等关心的大事。”另一位美国记者贝尔记录了新四军开展统战教育的一个片段:“他们教育士兵们说,所有抗日的中国人都是兄弟,中国如果没有政治的统一,就无法得到胜利。”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武装群众,奠定胜利根基。兵民是胜利之本,针对抗战初期敌强我弱的现实情况,毛泽东明确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通过充分发动群众支持抗战,装备落后的抗日力量不断巩固发展,让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的方法,卡尔逊在实地考察后描述道,“县里的每一个村有一个动员委员会、一个自卫队和诸如农民、商人、手工艺人、妇女和儿童不同的团体”。日军华北方面军认为,“至少有五十万完全没有武器的民众团体对共产军的军事行动提供直接、间接支持,搅乱我方治安工作,要评价共产军的战力,不能忽视这一事实”。

中国共产党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钳制大量日军。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连连失利,华北、华东、华南等大片国土沦陷。八路军、新四军义无反顾地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将后方变成前线,先后建立晋察冀、晋西南、山东、苏南、皖南、豫东等抗日根据地,累计作战10万余次,有力地钳制和消耗了大量日军。关于敌后战场的作用,曾在中国工作过的英国学者林迈可指出,“正是游击战争牵制了较大部分的日本军队。一九四四年三月,至少有二十二个师(团)即日本在华兵力的百分之六十四在正规战线后面对共军作战。即使日军在河南发动进攻之后,这个比例仍达百分之四十七”。1941年,前往苏北抗日根据地考察的德国记者汉斯·希伯在其著作中写道,“如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最得民心的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坚强领导和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在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抗日立场、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辉煌的战绩,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爱戴。在延安和抗日根据地考察一年多的美军观察组成员戴维斯对此指出:“共产党政府和军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得到民众积极、广泛支持的政府和军队,他们得到这一支持是因为该政府和军队是真正的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曾在新四军中服务的奥地利医生罗生特说:“新四军的出色的游击战术,首先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支援,这些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可以经常破坏日本人的交通线。”对于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日军第十一军老兵德津准一在回忆录中这样形容,“如果说人民是水,共产党及其军队就是鱼,在无穷无尽的水中游动的鱼。像这样的鱼水关系,正是人民战线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领导的抗日斗争使中国人民看到未来的希望所在。很多外国观察者,特别是在中国实地考察过的外国记者都认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出色表现,大大提升了其在全国的威望,将会成为中国“唯一的主导力量”。美国合众社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访问延安后感慨地说:“我已经实实在在地深信,延安是中国未来的缩影,在下一个十年里将证明这一点。”美国记者派西福拉斯在《1945年的延安》中写道:“如果预言说:在本年年底以前,延安会成为中国军事和政治力量的中心,也不算太轻率。”由蒋介石亲自批准到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在深入考察后得出“救中国,非共产党之力量不可”的结论。

来源:文汇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