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网友上传的视频一看,董宇辉正朝着观众鞠躬挥手,正打算离开时,现场却有观众向其扔东西。
人红是非多,大主播也不容易。
董宇辉下播后险被砸,冲上热搜第一
这年头,网红主播还真成了“高危职业”。
3月27日,有网友称,在与辉同行云南行期间,董宇辉差点被一个观众扔的东西砸到。
打开网友上传的视频一看,董宇辉正朝着观众鞠躬挥手,正打算离开时,现场却有观众向其扔东西。
幸运的是,一边的主播眼疾手快,及时挡住了物品,该行为并未造成董宇辉受伤。
图源:三言科技
这件事被曝光后,也很快冲上热搜第一,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图源:微博
相关话题下,有的人认为这太危险了。就算砸东西的人讨厌董宇辉,也太过分了,有些人还对此强烈抨击。
毕竟从视频来看,该观众投掷的物品直接朝着董宇辉的头部飞去,如果不是身边主播及时发现并阻挡,说不定真会打到他的脑袋,有受伤的可能。
图源:微博
但也有人说,这只是粉丝急着送礼物,所以才直接丢过去,差点打到人也是无心之举。
还有人表示,自己就在活动现场,虽然没有看清具体丢的是什么东西,但看起来很轻,应该只是零食或者玩偶之类的,情况没有网上说得那么夸张。
不过对于该物品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毛绒玩偶,有人说是茶叶、茶包,暂时还没有定论。
图源:微博
但不少网友都认为,无论原因如何,都不应该提倡这种行为。还有网友表示,哪怕初衷是好的,也不应该用这种方式。
图源:微博
同时,也有许多网友对董宇辉表示关切,希望他能够注意安全,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目前,此事的具体细节还未揭露。不过,董宇辉在参加直播带货活动时,遭受这种“无妄之灾”或者“乌龙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
2022年10月底,当时的董宇辉还没有离开东方甄选。东方甄选直播团队在山东做直播活动,董宇辉站在粉丝中间。
突然,一名陌生女子手持矿泉水朝着董宇辉泼去。不仅董宇辉从正面被水泼了个正着,在场其他被泼到水的人也很多,头上、手机、眼镜都有水。
工作人员反应也很快,赶紧将董宇辉抱到怀里护住头部,并报警处理。泼水者则辩称是自己无心之举。
图源:红星新闻
而董宇辉对此的回应显得十分宽容大度。表示:“派出所最后来了人,我说批评处理然后就让走吧,不要过度为难她,希望把影响降到最低。”
并公开回应网友称,自己没事,已返程北京,山东之行短暂且美好。
这次云南之行同样如此。事实上,这件事只是与辉同行云南行的一个小插曲。
3月26日,“与辉同行阅山河云南行”主题直播活动走进建水,直播间人气迅速达到10万+。
与辉同行直播间截图
董宇辉独特的“文化主播”路线,也再一次与这座底蕴深厚的美丽古城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给直播间的消费者们带来了好产品、好文化的双重享受。
董宇辉最近有点不顺
话又说回来,最近,董宇辉遇到的麻烦可真不少。
先是有网友反映,与辉同行直播间曾带货的一款“大岸浪花大号虾仁”,生产商为此次被央视“3·15”晚会点名的生产企业之一——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而该公司生产的冷冻虾仁已被晚会曝出磷酸盐超标。
虽然与辉同行反应迅速,第一时间下架了全部虾仁相关的商品,并展开了对此类商品的再次审核。
同时还表示,无论后期调查的结果如何,与辉同行都会对购买过此类商品的消费者先行“退一赔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情绪。
但是仍有网友对董宇辉及其团队的选品能力产生了质疑。
之后,董宇辉又被“老熟人”王海打假。
3月20日,抖音账号@王海测评发布了一个视频,称董宇辉带货的一款元蕾小磨黑芝麻香油产品有问题,经检测三项成分不合格,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不过,目前王海本人的账号已被多平台禁止关注,小红书甚至直接被禁言。
在搞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与辉同行和商家也没有出来正式回应的情况下,还是有许多的消费者选择先相信董宇辉。
总而言之,大主播既是流量的宠儿,也是舆论的活靶。
或许也是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前不久,董宇辉还在“珍知酌见”栏目中,与新浪财经CEO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抒发自己的想法。
对话信息量很大,“董宇辉称要向李佳琦学习”“董宇辉称离职与俞敏洪心照不宣”“董宇辉不后悔拒绝2亿年薪”“董宇辉回应不享受直播为啥要干”等话题相继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当提到李佳琦时,董宇辉表示,“他其实在讲产品上我印象特别深。我印象第一次在互联网上看到他,就是在讲那个口红的颜色描述,他可以把一个口红讲的让大家很喜欢,很期待,说明他确实在讲解产品上是有很大的优点。”
图源:新浪科技微博
从董宇辉的话中可以推测,未来他可能要向李佳琦多学习“讲品能力”。
大主播时代逐渐落幕
网红经济像烟花,在短暂的绚烂后,总要归于平淡。
相对来说,董宇辉已经是直播电商行业一位做到了“长红”的选手。
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日益规范化,市场理性也逐渐回归。大主播时代的黄昏,似乎也在到来。而这是多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各大平台都在不断加强对违规主播的管控,并逐渐推动去头部化进程。
以抖音电商为例。市场消息称,抖音电商2024年GMV高达3.5万亿,其中来自货架场景的GMV占比已经超过40%,店播GMV在大盘占比中已经超过30%。
剩下约30% 的GMV,才主要来自达人直播。而在达人直播中,头部达人和中小达人的贡献又约为三七开。
具体来说,如果以百万粉丝数为分界线,那么百万粉丝以上的达人直播对GMV大盘的贡献只占9%左右,中小达人则约占21%。
图源:36氪未来消费
另一方面,宏观环境也在不断推动对主播们的规范化引导。
例如,3月19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正式发布《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主播职业能力划分要求》,明确以月均开播超30小时,或直播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作为“职业主播”认定标准,并建立阶梯式培养体系。
该标准由抖音、腾讯、快手、无忧传媒等企业共同起草,是国内首个网络表演主播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标志着直播行业的进一步规范化。
当然,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
带货主播们的频繁翻车,已经严重损害了许多消费者的信任。
当灯光再次亮起,他们越来越青睐正能量的网红和具有专业能力的带货主播,越来越期待专业者的躬身服务,而非只是直播间里一句句殷切的“家人们”。
在小编看来,流量的聚光灯下,本就不该有永恒的神。
大主播模式只是电商初期的兴奋剂,但绝非长久之计。直播带货也不应该是流量造神后的变现渠道,而是让好产品找到需要它的人。
随着直播带货从“流量狂欢”回归“价值本质”,主播们想要脱颖而出,就要不断加强专业能力,做好选品、解说和售后服务。
只有那些愿意沉下心打磨产品、善待用户的主播,才能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来源:电商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