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望城区哲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基地,嫩绿的秧苗在温控大棚里整齐列队,种粮大户姚鹏飞轻抚着健壮的秧苗喜上眉梢:“今年不仅全部换上了优质稻种,你看这秧盘里的苗子齐整壮实,比去年强了不止一点。”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祝林灿 通讯员 钱娟
仲春时节,广袤田畴处处涌动着春耕热潮。
在望城区哲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能化育秧基地,嫩绿的秧苗在温控大棚里整齐列队,种粮大户姚鹏飞轻抚着健壮的秧苗喜上眉梢:“今年不仅全部换上了优质稻种,你看这秧盘里的苗子齐整壮实,比去年强了不止一点。”
这位“新农人”向记者展示着手机里的农技指导群:“现在每天都能收到专家发来的技术提醒,遇到问题还能直接连线专家。”据他介绍,合作社目前已顺利完成2000亩早稻育秧,“良种配良法,丰收的底气更足了。”
这一喜人变化,正是我市农业部门以科技赋能粮食生产的生动写照。去年早稻集中育秧期间,我市部分区域曾遭遇恶苗病等病害侵袭,给粮食生产带来挑战。今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打出科技兴农组合拳。
科技赋能的触角正延伸到每个生产环节。目前,通过构建市、县、乡三级种粮大户微信群,已建立起农技指导和病虫害预警直通机制,累计发布了《农技指导》9期、《病虫情报》4期,实现防治技术“一小时直达田间”;打开“长沙农业农村”视频号,“农农开讲”系列短视频将浸种催芽、苗床管理等关键技术拆解成“一看就会”的操作指南。
同时,邀请由柏连阳院士领衔的长沙市粮食生产“四高”试验示范院士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农技指导,从种子浸种、药剂拌种到秧田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给予详细指导,确保技术要点深入人心。创新建立“1名专家+3名市级农技员+N名区县农技员”包片负责制,对集中育秧基地实施全程跟踪服务。3月以来,市县两级农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超150人次。
各区县分乡镇组织种粮大户开展“定制式”专题培训,针对恶苗病等秧苗期病害预防、壮秧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现场示范。市农业部门组织专家团队开设“春耕不迷茫 专家当导航”视频直播,在线为农户解答“秧苗不壮实”“秧苗细得像豆芽”等育秧问题。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湖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综合(长沙)试验站站长王少希介绍:“通过采取严格浸种消毒、药剂拌种、基质苗床全面消毒等多种措施,今年全市早稻秧苗发病率较去年大幅下降,一、二类苗占比达95%,为早稻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到“体系作战”,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的活力正在星城大地涌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农业部门将继续强化全链条技术服务,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更多长沙智慧。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