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3月28日)晚上,承载着青训使命的“新绿”也破圈而出,第一届“角逐未来”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体育馆举行。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宣布赛事开幕。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青少年篮球队伍及千余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长三角地区青少年
今天(3月28日)晚上,承载着青训使命的“新绿”也破圈而出,第一届“角逐未来”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开幕式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体育馆举行。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宣布赛事开幕。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青少年篮球队伍及千余名观众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长三角地区青少年体育盛事启幕。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平揭晓赛事定制奖杯“梦之杯”。上海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彬致欢迎词。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副司长姜庆国致辞。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江苏省体育局副局长肖爱华、安徽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弢、浙江省体育局训练处负责人共同发布首届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赛历。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与黄浦区副区长袁园共同为赛事合作伙伴颁发纪念牌。
开幕仪式上,歌手平安唱响歌曲《越战越勇》,致敬每一位来参加比赛的青少年运动员,歌声寄托着运动员们从此刻出发,走向世界赛场的美好愿景。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16支U17精英队伍,近300名怀揣篮球梦想、技艺精湛的青少年运动员,迈着整齐而坚定的步伐,依次列队入场,展现了长三角的青春风采。运动员、裁判员和教练员代表分别进行了庄严宣誓,表达了干净参赛、公平执裁的决心。赛事揭幕战由东道主上海久事男篮对阵浙江体职院男篮。
全新赛事呈现五大新亮点。
构建青少年体育联动新机制。作为长三角体育部门首次联合创办的青少年篮球联赛,赛事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赛事联办的协作体系,共筑区域协同办赛新机制,共探区域人才培养新路径,共拓区域体育协作新平台,推动构建赛事联办、人才联培、资源联动的“三联”协同发展格局。未来,三省一市还将建立轮值牵头机制,并计划将“角逐未来”品牌延伸至足球、排球项目,构建青少年三大球联赛体系。
打造青少年体育赛事新品牌。本次赛事的主题为“角逐未来”,角逐的“角”字既代表了青少年在赛场上奋勇争先的运动状态,又暗合长三角聚角成势,共创未来的谋篇布局。根据长三角文化特色元素,融合篮球运动特点,赛事设计了长三角青少年篮球联赛视觉系统和专属赛事标识。赛事LOGO以蓝黄为主色,巧妙融合长江的流动曲线、江南水乡的灵秀风貌和青春篮球的激情跃动,凝练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动态视觉符号。代表沪苏浙皖四地的原创卡通形象贴近时代潮流风向,通过青春化表达增强赛事趣味性。结合沪苏浙皖四地的地域和文化特色,推出专属球衣和主题配色,展现长三角地区的独特魅力。
培育青少年体育人才新力量。本次赛事集聚了长三角U17最高水平队伍。参赛队伍中既有来自上海久事、浙江广厦等职业俱乐部的青年队队员,也有来自江苏省体校、安徽省马鞍山体校等传统体校选手,还有来自上海市徐汇区南模中学、黄浦区向明中学的普通学校学生运动员,参赛队员中有近60名是即将登上粤港澳全运会(小年龄组别)赛场的运动员。
搭建青少年体育交流新平台。除常规赛事外,赛事期间还举办了以“凝心聚力,共谋长三角青少年三大球发展”为主题的长三角青少年体育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同时,还将举办2025年长三角青少年篮球对话分享会,加强篮球专业交流互动,推动建立长效交流机制。
释放青少年体育经济新活力。赛事期间将进一步深化赛事商旅文体展联动,创新推出“跟着联赛去旅行”活动,函邀参赛运动员家长赴赛地观赛、设计制作宣传墙、打造体育消费市集、设置互动体验区等,通过赛事聚人气、促消费。
目前,各省市均选派了U17精英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积极备战参赛。上海市选派了上海久事(男篮)、上海徐汇南模中学(男篮)、上海市体校(女篮)、上海黄浦向明中学(女篮)4支队伍,67名运动员参赛,充分体现了上海体校、学校、俱乐部三种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省选派了江苏省体校(男、女篮)、江苏常州体校(男篮),江苏苏州体校(女篮)4支队伍,72名运动员参赛,是本次比赛报名规模最大的省市。浙江省选派了浙江广厦俱乐部(男篮)、浙江体职院(男、女篮)、浙江金华体校(女篮)4支队伍,70名运动员参赛,是全运会小年龄段运动员占比最多的省市。安徽省以地市组队参赛方式,选派安徽合肥(男篮)、安徽蚌埠(男篮),安徽阜阳(女篮)和安徽马鞍山体校(女篮)4支队伍,70名运动员参赛。
赛事揭幕战后,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篮球少年们将继续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以篮球之名共赴“角逐未来”的青春之约。
本次联赛由长三角三省一市体育部门联合主办,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中国篮球协会、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共同指导,标志着长三角青少年体育协同发展迈出坚实一步。随后赛事将接续在浙江杭州(4月)、江苏常州(6月)、安徽合肥(9月)展开,最终于10月在上海上演四强争冠战,角逐长三角青少年篮球的最高荣誉——“梦之杯”。
来源:五星体育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