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感谢法官,是你们用法律的武器帮我们拿回了劳动所得。”近日,安顺经开区幺铺镇人民法庭的法官们收到了20名群众的一致感谢,这背后,藏着一个“漫漫讨薪路,调节送温情”的感人故事。
“感谢法官,是你们用法律的武器帮我们拿回了劳动所得。”近日,安顺经开区幺铺镇人民法庭的法官们收到了20名群众的一致感谢,这背后,藏着一个“漫漫讨薪路,调节送温情”的感人故事。
时间回溯到初春的一个清晨,在安顺经开区幺铺镇高铁安置房区一家超市门口,一群衣着朴素的工人攥着皱巴巴的欠条,眉头紧锁。
收银员胡某的欠条上,白纸黑字写着“2024年12月31日前付清”,可日历早已过了承诺的期限。搬运工潘某蹲在墙角、无声叹息。他们曾是这家超市工作的收银员、搬运工、清洁工……辛苦劳作却分文未得。为讨回自己的血汗钱,他们便向幺铺镇劳动保障所寻求帮助。该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深知此事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立即与幺铺人民法庭取得联系,决定联动调解这起劳务合同纠纷。
面对20名群众的集体诉求,幺铺人民法庭庭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安排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员采取“背靠背”调解策略:对超市员工开出“定心丸”——“法庭一定会帮大家解决问题”;给老板算起“法律账”——“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构罪可判有期徒刑”;向围观群众讲解维权知识,告知他们要合法维权。
经过4小时不懈努力,其中9名超市员工与超市老板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分别在2025年1月27日前、2025年2月15日前分两期偿还9人工资31004元,逾期未足额履行支付义务,超市员工将有权就剩余全部款项向法院申请执行。
后续,幺铺人民法庭向第一批调解成功的超市员工出具具有执行效力的调解书,盖着鲜红的法院院章的“调解书”,给予劳动者更加暖心的司法温度。
时隔半月,幺铺人民法庭再次被挤得水泄不通。原来,首批成功调解的消息在超市员工群体中口口相传,又有11名超市员工带着欠条赶来。有了“前车之鉴”,第二次调解顺利展开,超市老板也十分配合调解工作。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耐心与努力,这11人也与超市老板达成了调解协议,这次调解金额共计33688.5元,“调解书”便成为他们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利器。
此次调解行动,先后成功化解20名群众劳务合同纠纷,以法律之尺校准公平,让群众真切感受法治力量。同样,也给所有用人单位敲响警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支付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容不得丝毫懈怠和侥幸,任何妄图违反法律、拖欠工资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涉案法官表示,人民法院定当积极履职,严格遵循法律,切实维护群众权益,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彰显基层治理效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苑庆磊
编辑 龙海若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