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地请来“田保姆”、直播成为“新农活”、连片产业轻松管……春风入乡野,农忙正当时,平坝区沃野平川,现代化农业生产如火如荼,勾勒出春天里的美丽画卷。
种地请来“田保姆”、直播成为“新农活”、连片产业轻松管……春风入乡野,农忙正当时,平坝区沃野平川,现代化农业生产如火如荼,勾勒出春天里的美丽画卷。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平坝区推广农业机械化,加速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借力直播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巧用大数据开辟智慧农业新赛道,新设备、新理念、新业态在这里开花结果,向“新”而行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活力迸发,现代农业样板区正在形成。
农机“耕”新 种田省心
清晨,平坝区夏云镇张家庄村,暖阳和煦。“轰轰轰!”安顺市平坝区杨文全农机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发动旋耕机,开进田地里,纵横驰骋翻耕土地。
“机械耕地就是快,才一天时间,两台旋耕机耕作,180亩土地就耕犁了一半,我们种地当起‘甩手掌柜’。”站在田坎边,看着来回穿梭的旋耕机,种植大户刘安勇说,从翻耕、起垄、病虫害防治都请合作社,机械化省时省力。
今年,他流转180亩土地,种植烤烟。天气转暖,刘安勇打电话给合作社,下了农机耕种订单,第二天,合作社安排两台旋耕机和农机手进行作业。
“一台旋耕机一天可翻耕四五十亩土地,他家土地今天就可翻耕完毕,过两天就开沟起垄。”该合作社副理事长杨文友说,现在机械化耕种越来越受老百姓欢迎,“田保姆”吃得香。
安顺市平坝区杨文全农机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全程服务,去年服务面积达10万亩次。
目前,该合作社已翻耕土地1万余亩,接到订单3000亩,大型旋耕机、植保无人机等分头调派,开足马力作业,满足群众耕种需求。
农机驰骋按下春耕“加速键”,奏响春天的乐章。近年来,平坝区强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耕种效率全面提升,机械化率稳步提高。
2024年,平坝区投入农机具1.64万余台,共开展机耕作业面积55.9197万亩,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服务37.66余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为64%左右。
直播带货 产品畅销
平坝大米、高山云雾茶、秘制马烧腊、现榨菜籽油、油炸折耳根......近日,在白云镇平元村昊禹·稻花香里景区,一场以“助力黔货出山”为主题的农产品助农直播展销活动举办,10多家企业携数十款产品亮相。
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携多位拥有百万粉丝的垂直领域达人,以现场推介、试吃等方式,直播销售平坝区农特产品,全场带动平坝大米、菜籽油等销量突破1.4万单,销售额57万元。
安顺市万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直播示范基地,3个直播间设备齐全,下午5点,主播和工作人员准备就绪,开始到直播带货。
“每天五六百单,旺季达2000多单。”该基地运营总经理汪朝勇说,我们除了带货自身生产的豆腐乳、红酸汤、辣椒酱等产品外,还销售与直播基地合作的农产品、水果生鲜、日化类等产品,联动安顺市12家企业在一起,供应更多优质的农特产品。
触网“云”销售,该公司将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今年力争直播带货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
一根网线,一头牵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把田间地头、车间仓库的点点滴滴分享出去,消费者直观观看农产品生产状况,从而信赖、下单。
从传统经销到数字营销,如今的平坝区,“直播+”火热兴起,加速农业产业换道升级。
智慧农业 铸就样板
走进安顺市平坝区白云镇平元村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千亩油菜绿意盎然,精彩绽放。
“我们采用稻油轮作方式,油菜收割后种植水稻,并依托大数据技术,用科技种地,让良田沃土种粮丰产丰收。” 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勇说。
2015年,贵州昊禹米业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流转上千亩良田打造种植基地。几年前,该公司与联通公司合作共建数字农业系统,在田间安装60多个摄像头,搭配气象检测、环境传感器、作物长势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生产基地情况,迈向数字农业新时代。
“土地缺什么营养,哪个地块需要病虫害防治,系统实时提醒。”杨勇说,现在,手机上一键管理整个基地,科技支撑,种植效率更高。
科技赋能,良田种出好粮食。该公司种植的红米、富硒米等深受消费者青睐,畅销贵阳、安顺、黔西南州等地市场。
位于天龙镇的贵州爱上大肥牛牧业有限公司,搭建大肥牛产业大数据中心和大肥牛养牛小助手小程序等,建立大肥牛肉牛交易平台,采集、分析、处理肉牛养殖相关数据,使肉牛养殖更加科学、高效、便捷。
数字赋能,平坝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刻改变,优质大米种植、蔬菜、畜牧业等逐渐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为建设现代农业样板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小友
部分图片由平坝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潘佳本
三审 刘皓
来源:天眼新闻